哲思海狮子读书会读书

90后酷说《老子》27 ▏一个健全的社会,根本不需要“见义勇为”

2018-09-15  本文已影响68人  紫侠狼

题引:

众所周知: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见义勇为反人性的。

也正因为见义勇为者太少,我们的社会上才会大力提倡见义勇为。

那么请问:

“见义勇为”真的值得提倡吗?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

㊣善数,不用筹策;

(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筹;)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善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翻译。


【第一句】

㊣善行,无辙迹;

1、

庄子曾经讲过一句名言:

“绝迹易,无行地难。”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

:一个人想抹掉足迹很容易,但是想不在地上行走,很难很难。

比如说:

一个小偷,他可以偷东西不被当事人发觉;

一个劫匪,他可以杀人越货不被警察抓住;

没错,他们作案时或许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抹掉一切蛛丝马迹。

但是,他们永远无法从心里抹掉自己“作案”的那个场景。

2、

其实,这句话可以引申为:

你做一件事情时:

想要让别人看不见,容易;

想要让自己不知道,很难。

所以,老子所谓的“善行无辙迹”可以分成两种情况来讨论:

第一种情况是:

当你做某件事情时,别人看不出来你在做;

第二种情况是:

当你做某件事情时,自己都看不出来你在做。

3、

我们先来讨论第一种情况,比如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这么一件事:

几年前的一天早上,我坐公交。

人不是太多,但刚好满座。

正要发车时,颤颤巍巍地走上来一位老大爷。

这时候,车上的乘客们:

有的低头玩手机;

有的侧脸呆望窗外;

有的闭目养神。

总之,都有意无意地假装没看见。

而我的路程又比较远,大概要坐40分钟。

所以:

“让座”还是“不让座”?

这两个想法正在我的脑壳里激烈地交锋。

忽然,坐我前面的一位中年男子站起身,默默地朝后门走去。

我当时舒了一口气,心想:

幸好有一个快要到站的人。

大爷投完币,眼睛一扫自然而然地就坐在了我前面的空位上。

然后车上的人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吵。

在一片前拥后挤的氛围中,我终于到站了。

可是等我走到后门正要下车的时候,蓦然发现:

那个中年男子依然还在原地站着。

那一刻我才明白:

其实,这位中年男子是在偷偷地让座。

但是,我和老大爷以及车上所有的乘客们竟然都毫不知情。

如果不是他一开始坐在我前面,我也未必能够认出他。

所以当公交车远去时,我不由自主地目送了好一会。

或许,是想弥补一下先前欠他的尊敬吧。

3、

现在,我们回到老子的这一句话:

“善行无辙迹。”

显而易见,这位中年男子就是一个善于让座且不留痕迹的人。

他这种不求回报的付出:

既给老大爷留下了座位,也给老大爷留下了自尊。

而我们生活中之所以总是“有辙迹”,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善于“行事”

日本作家岛田洋七在他的著名小说《佐贺的超级阿嬷》里讲述了这么一个情节:

有一个卖豆腐的老板,看起来和蔼可亲。

但总是把每天碰坏了的一些碎豆腐,满脸嫌弃地贱卖给岩永明广的外婆。

童年的岩永明广十分恼怒:

他认为卖豆腐的老板是一个典型的市侩小人。

直到有一天,外婆语重心长地跟他说

“真正的善良是让人察觉不到的。”

岩永明广才恍然大悟,原来老板是故意把豆腐捏碎的。

为什么?

因为老板知道他们一家八口穷困潦倒,如果天天贱卖给外婆的都是好豆腐,会伤了外婆的自尊。

没错,这是一种高级的善良。

这部小说里的豆腐店老板虽然没读过《道德经》,但是他的行为绝对可以算的上是“善行无辙迹”的标本之举。

4、

幸好,社会总在进步,我们的观念也在更新。

比如曾经的浙江大学,虽然一直都保留着资助贫困生的传统。

但是以前他们在给贫困生发放助学金的时候:

总是把贫困全部聚集在一个房间里,然后依次发放,逐个交接。

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初高中的一些学校,更是如此。

殊不知,这种做法往往会激起贫困生之间的相互尴尬。

他们回到教室后,甚至还会引来周围同学们的议论纷纷。

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贫困生的自尊。

所以从2012年开始,浙江大学校方决定改变资助方式:

直接由学校把助学金通过银行,打到学生的银行卡账户上。

如此便一举两得,皆大欢喜,从而抹掉了一些不必要的惹人围观的“辙迹”。

所以当你做一件事情时,尤其是一件好事,最好不要让人知道你在做。

也就是说:

虽然你做了,看起来却没做。

耶稣曾经教导过信徒们的时候,就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施舍要行在暗处,左手行善,不要让右手知道。”

——《马太福音·第六章·第三节》

用老子的话说,这就叫“善行无辙迹”。

5、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第二种情况:

当你做某件事情时,自己都看不出来你在做。

春秋时期,有一个“子路受牛”的故事流传很广:

话说孔子七十二门徒之一的子路,有一天出门远游,救了一个人落水的人。

溺水者的父亲亲自登门感谢,并且牵来一头牛相送。

我们要知道:

子路的家境十分贫寒,《二十四孝》里第五则有一个“负米养亲”的典故,主角就是他。

他自己每天吃野菜喝清汤,但是为了父母营养健康,常常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侍奉。

所以,子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最后接受了溺水者的报酬。

6、

当然,他也因此承受了舆论的压力。

毕竟做为孔子的高徒,突然从“见义勇为”变成了“见利勇为”。

确实无法满足十里八乡的高尚期待,自然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心理落差。

出人意料的是,孔子却对子路的“受牛”之举大加叹赏。

孔子满怀欣喜地说:

“子路之后,鲁国人一定会见溺必救。”

孔子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人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见义勇为反人性的。

也正因为见义勇为者太少,我们的社会才大力提倡见义勇为。

不过,现代的政府总算是学聪明了。

不只中国如此,全世界皆然。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政府都会给那些见义勇为者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以资鼓励。

这从本质上而言:

其实就是将“见义勇为”转化成“见利勇为”,将“反人性”改造成“顺人性”。

只有“见利勇为”才符合人的本性,才能够持续性地发扬和传承。

7、

那么,二者之间唯一的不同点是:

见义勇为的人,都知道自己在见义勇为。

哪怕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他们的事迹,但他们自己永远心如明镜。

然而,当人们开始“见利勇为”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为他们都是冲着“名利”去的,所以他们会把“勇为”当作一种“等价交换”。

那么相应的,他们的心里就不会留下一丁点“见义”的痕迹。

只会觉得一切稀松平常,自然而然,就好像花钱买早餐一样。

也就是说:

见义勇为的高度实在太高,一般人踮起脚尖也够不到;

见利勇为的难度就并不难,一般人稍微用点心就做得到。

换而言之:

一个真正健康的社会,根本不存在也不需要见义勇为

所以老子说:

“善行无辙迹”。


【第二句】

㊣善言,无瑕谪;

1、

善言,即是善于说话。

善于说话,其实是一种高超的艺术。

据科学家们的研究:

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有99%是完全一样的,只有1%不一样。

也就是说:

这1%的基因直接决定了人与动物的分界线。

那么,我们人类身上究竟有哪1%的基因是黑猩猩所不具备的呢?

答案你应该想到了,没错:

是语言的基因。

人类的语言究竟有什么魅力呢?我们不妨从《韩非子·说林篇》记载的三个真实案例中去体验一下。

2、

先说第一个:

春秋时期,伍子胥在楚国被人陷害,只好出逃。

终于逃到楚国的边境时,不料被一个守边的官吏抓住了。

守边官欣喜若狂,准备押送他出见楚王。

但是,伍子胥却凭着自己一条三寸不烂之舌,硬生生地说服了守边官放他出境。

那么请问:

假如你是伍子胥,需要用什么样的言辞才能成功地自救呢?

3、

第二个故事:

商纣王修建了一座酒池肉林,常常宴饮作乐,通宵达旦。

有一天,商纣王突然问左右的官员:

“现在是什么时晨了?”

文武百官都醉汹汹地摇着头说:“不清楚。”

然后商纣王就派了一个人去问太师箕子箕子可不是一般的小人物。

他是纣王的叔父,是大商王朝的顶梁柱,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贤臣之一。

那么请问:

如果你是箕子,会如何回答商纣王的问题呢?

4、

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

不过,后来韩国赵国发生了一些误会和矛盾,甚至于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

魏国的国君魏文侯韩赵两国都十分交好所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恰好有一天,韩君和赵君先后派使者前来出使魏国。

韩国的使者说:“希望借兵去攻打赵国。”

赵君的使者说:“希望借兵去攻打韩国。”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你是魏文侯,需要怎么处理才能使得韩赵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呢?

5、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生无非是三种状态:

接受,混同,拒绝。

这里我们可以事先透露一下:

伍子胥使用的心法是“接受”,箕子使用的心法是“混同”,魏文侯使用的心法是“拒绝”。

但是,我在这里有必要重新厘定一下我的定义。

最高级的接受,是接而不受。

最高级的混同,是混而不同。

最高级的拒绝,是拒而不绝。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分析。

6、

首先,伍子胥是如何“接而不受”的呢?

他先“接”下了“边境官会把他押送给楚王”这一个事实,但他并没有被动地去承受其后果。

相反,他在此事实的基础上,巧妙地使用了一个心理学的伎俩:

“损失厌恶。”

什么是损失厌恶呢?

举个例子:

玩一个游戏,抛硬币赌输赢。

对于你,正面为赢,反面为输。

如果赢,你可以获得100元;

如果输,你将会失去100元。

那么请问,你是否愿意赌一把?

大量的实验证明,大部分的人是不愿意玩这个游戏的。

为什么?

因为因为对于多数人来说:

损失100元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100元的快乐。

那么究竟多少收益,才能弥补普通人失去100元的痛苦呢?

经过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的实验验证,结果是:

200元。

也就是说:

面对同一件东西,失去的痛苦程度是得到的快乐程度的两倍以上。

7、

谈到这里,你应该会想到伍子胥的答案了。

没错,伍子胥骗这个守边官吏说:

“楚王之所以抓我,是因为我身上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

现在宝珠已丢,你若抓我回去,我只好说是你私吞了。”

守边官想了想,最后乖乖地放走了伍子胥

为什么?

因为守边官送回伍子胥的受益,无非就是金银赏赐或者加官升职。

但是,如果伍子胥一口咬定自己私吞宝珠,那可是欺君的死罪。

所以,守边官心里的“损失厌恶”感一瞬间就战胜了“得到快乐”感。

于是,他的本能促使他必须放弃这一个赌博游戏。

可见,伍子胥的“善言”,确实是直击人性的弱点,毫无“瑕谪”可寻。

8、

其次,我们再来谈谈箕子。

当商纣王派人问他“今宵几何”的时候,箕子仰天长叹:

“举国不知而我独知,岂不是太危险了吗?”

于是箕子决定“混而不同”,他对传话的使者说:

“我也喝醉了,不清楚。”

没错,箕子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巧妙地绕过了一个人性的陷阱。

这个陷阱就是:

你不能表现得比领袖更聪明。

为什么?

因为箕子一旦表现得比商纣王更聪明,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他获得了高于纣王的声望。

而在人类社会中:

一个人的声望恰恰应该跟他的地位成正比,这是一种千百万年来人类通过竞争和博弈制造出来的均衡态势。

在动物界也同样如此:

声望最高的那个动物,往往是种群的第一领袖。

9、

2017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宾·汉森凯文西·穆勒合写了一本书叫:

《头脑里的大象》。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

日常生活中隐藏的动机。

没错,他们在此书中就探索了不少表面现象背后的隐藏心理机制。

比如说,非洲中南部生活着一种鸟叫:

鸫鹛鸟。

鸫鹛鸟这个种群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它们很少打架。

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们经过观察发现:

原来是因为鸫鹛鸟内部竞争领袖的方式与众不同。

一般的鸟类和动物之间的竞争,总是通过“暴力“来抢夺地位。

鸫鹛鸟之间虽然也会争权夺位,但是它们的方法比较高级,手段也比较文明。

它们互相比试的不是蛮力,而是——为其他鸟服务的权力。

所以如果只是表面上看,那么鸫鹛鸟个个都像是“活雷锋”

比如每当夜晚鸟群要休息的时候,就会有一排鸫鹛鸟举起手来,主动要求站岗放哨

这时候,鸟群的大首领就会从中钦点一只。

然后再“拍一拍它的翅膀”,把任务交给它。

没错,在鸫鹛鸟群里为大家服务是一种荣耀。

但是我们要注意:

如果是二首领想要主动为大家服务,大首领是绝不会给它机会的。

为什么?

因为在鸫鹛鸟群里众鸟服务是已经发展成了一套积攒声望的政治系统。

这一套社会运作的系统,跟中国古代的尧舜禅让机制倒是颇有些类似之处。

你的贡献越大,声望就越高;

你的声望越高,地位自然就应该越高。

所以,大首领是不愿意让二首领继续积攒声望的,否则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10、

比如隋炀帝杨广的太子杨暕就没弄明白这一点,所以犯了一些很低级的错误。

据史书记载:

有一天父子两人同出打猎,隋炀帝一无所获,太子杨暕却满载而归。

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

在众目睽睽之下,杨暕还将捕获的猎物特意进献给父亲杨广赏看。

使得杨广当天威风扫地,颜面尽失。

此后,杨广对他越来越猜忌,越来越疏远。

甚至于后来杨广对他不信任到什么程度呢?

公元618年御林军首领宇文化及叛乱的时候,杨广的第一反应不是逃跑。

竟然是问:“是不是太子杨暕谋反了?”

——《隋书·列传·第二十四》

可见,不懂人性,不懂“混而不同”,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11、

鸫鹛鸟的故事告诉我们:

人,本质上都是动物。

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

虽然人类的文明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物种,但是基因的惯性依然存在,动物的本能并无改进。

而商朝的箕子,无疑是一位深谙人性的大师。

他怀揣着深不可测的洞察力,一眼便看穿了政治运行的本质逻辑。

所以才用“昏醉不知”这个挡箭牌,挡住了纣王派人射出的“猜忌之箭”。

整个谈话过程如行云流水,无懈可击。

用老子的话说,这不就是“善言无瑕谪”吗?

10、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谈魏文侯

当韩国的使者前来“借兵伐赵”的时候,他十分客气地说:

“我跟赵国是兄弟之邦,恕难从命。”

当赵国的使者前来“借兵伐韩”的时候,他也十分客气地说:

“我跟韩君是生死之交,爱莫能助。”

魏文侯这种“拒而不绝”的态度,气得韩赵两国的使者都拂袖而去。

但是,魏文侯必须这么做?

为什么?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魏文侯接受了韩赵任意一国的请求。

那么势必会引发战争,劳民伤财。

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如果魏文侯只是单纯的拒绝说:“无兵可借。”

那么,韩赵两国之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可能会发生战争。

因为韩君与赵君知道:

他们之间的战争,魏国不会从中支持任何一方。

所以他们就可以有仇报仇,单挑独斗。

这,也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12、

所以,魏文侯最后选择了“拒而不绝”。

虽然表面上得罪了两国的使者,其实在冥冥中反而加强了三国彼此的关系。

为什么?因为魏文侯的态度制造出了一种新的博弈平衡态:

首先,韩赵两国必然都不敢出兵攻打对方,因为他们知道魏文侯会跟另一方联手。

其次,韩赵两国必然都不敢分别对魏国用兵,因为他们知道魏文侯有另一方盟友。

第三,魏文侯也不会韩赵两国的任何一国用兵,因为他会担心另一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四,魏文侯更不会同时攻打韩赵两国,因为那是自取灭亡。

也就是说,魏文侯用一句话:

让韩赵魏三国谁都不敢轻举妄动,从而保持了长久的和平。

13、

最后,魏文侯可能又使用了一点小伎俩。

韩君后来知道了魏文侯对赵国“拒而不绝”的那番话。

赵君后来也知道了魏文侯对韩国“拒而不绝”的那番话。

于是,韩君和赵君都惭愧难当。

最后,他们二人相约前来魏国,专门拜会魏文侯,以表谢意。

从此三人歃血为盟,韩赵两国亦重归于好。

如果用老子的话说:

魏文侯这种“拒而不绝”的语言艺术不就是“善言无瑕谪”吗?


【第三句】

㊣善数,不用筹策;

1、

,是一个形声字。

是古人削出来的一根一根的竹木片子,专门用来计数。

2、

,等于是把一根一根的竹木片串起来,串成一册。

所以古人说的“简策”,就等于是现代的“书”

3、

我们不妨先想一想: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才会用筹策来算数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

在你自己亲自去数的情况下。

我们不要忘了:

《道德经》本质上是一部写给统治者的劝诫书。

所以老子的意思其实是:

作为一个善于管理的最高领导,根本不会去亲自点数国库的钱财和粮食。

4、

举个例子:

汉文帝曾经问右丞相周勃说:

“全国一年判决多少案件?”

周勃慌忙拜谢,说:“臣不清楚。”

文帝又问:“那全国一年的钱谷收入和支出又是多少?”

周勃汗流浃背,只好说:“臣也不清楚。”

汉文帝有些失望,转头问左丞相陈平。

陈平回答了三个字:“有主管。”

文帝说:“主管者是谁?”

陈平说:“陛下如果问刑事案,就找廷尉。如果问钱谷,就找治粟内史。”

文帝很好奇,于是追问道:“既然各有主管,那我管什么?”

陈平说:“陛下管左右丞相就可以了。”

————《史记·陈丞相世家》

显而易见,陈平就是一个“善算”的人。

所以真正的善算者,从来不会自己亲自去算,而是让别人替自己算。

这就叫:

“善算者不用筹策。”


【第四句】【第五句】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1、

关楗,是指关门的木闩

横的叫关,竖的叫楗。

2、

我们先来听一则“刘备遇刺”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不是《三国演义》里的虚构情节,而是记载于《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第二》的真实情节:

在公元191年,刘备因为抵御袁绍有功,被升为平原县县令。

平原郡里有一个叫刘平的人素来就轻视刘备,突然发现刘备居然当上了自家的县令。

于是心中愤愤不平,专门找了一名剑客去刺杀刘备。

没想到,刘备一向礼贤下士。

凡是登门拜访者无不与之同席而坐,同桌而食。

这名剑客去了以后,竟然收到了刘备的盛情款待。

剑客深受感动,于是将实情告诉刘备后离开了。

在结尾,连一向以曹操为正统的《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不禁感叹道:

其得人心如此!

3、

那么,刘备感动刺客的故事是不是正好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呢?

没错:

最好的防御,是不让刺客对你产生刺杀的念头。

你或许会说:

刘备只是感动了一个刺客而已,无法保证不会再有其他的刺客来呀?

似乎听起来有些道理,仔细一想,其实不然。

两个原因:

第一,以剑客的胆识,既然无法交差,必定会隐姓埋名,甚至暗中保护刘备。

第二,以刘备的聪明,必定会对此事缄口不言,秘而不宣。

这样一来,就将难题抛给了那个幕后主使者刘平

刘平会想:

刺客没有回来复命,刘备又完全不动声色。

一定是刺杀任务失败了,刘备早已杀人灭口,说不定正在暗中追查主谋呢。

于是,刘平寝食难安,惶惶不可终日,甚至可能会远避他乡。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

刘备反而更安全了。

4、

你或许又会问:

你这么推测是不是太戏剧化了?在现实中可能会这么发展吗?

问得好!那我们不妨用事实来说话。

在南宋时期,有一位抗金名将叫张浚。

他跟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公元1127年10月,扈从统制苗傅、威州刺史刘正彦等人密谋发动兵变。

逼迫宋高宗退位,史称“苗刘之乱”。

张浚起兵勤王,赶去支援。

一天晚上,他正在卧室看书。

忽然有一名刺客从房梁蹿下,手持利刃。

张浚气定神闲,看书如故。

问道:“莫非是苗傅、刘正彦派你来杀我的?”

刺客回答说:“是。”

张浚:“既然如此,人头送你,去交差吧。”

刺客:“我也是读书之人,深知您是忠义之将,怎么可能加害呢?”

张浚:“那你来干什么?”

刺客:“我怕您防卫不严,特来提醒一下而已。”

张浚激动地握住刺客的手,嘘寒问暖。

并且希望刺客留下来为自己效力,刺客推辞说:

“家有老母,不便远游。”

然后飞身上屋,消失于黑暗之中。

第二天,张浚从大牢里提出一名死囚犯。

并且发布命令说:

“这是昨天抓到的刺客,现在斩首示众。”

——内容综合选材于《宋史 张浚传》以及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篇·卷三》。

那么,张浚为什么要将假消息昭告天下呢?

其实他是为了告诉那些想来刺杀他的刺客们:

“放弃吧!你们不可能成功。”

当然,后来自然就没有刺客敢来找他的麻烦了。

他最终和韩世忠、刘光世等人一起平定了这次叛乱。

5、

显而易见,张浚的这种做法,更甚于刘备。

他主动地将那些刺客们刺杀他的念头扼杀在了萌芽之中,从而将他们挡在了千里之外。

没错:

最好的防盗门,是不让小偷不对你产生偷盗之心。

这就叫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6、

现在,我们将整个事件翻转过来再看,会发现:

当我们站在第三者的旁观角度去描述:

刘备和张俊之所以能收服刺客,当然是因为““善闭”。

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刘备张浚的主观视角去诉说呢?

他俩的所作所为不正是“善结”吗?善于在刺客的观念里“打结”。

虽然他俩的手里并没有绳索,却在那些刺客们的心里打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死结。

使得刺客们不敢再动妄念,从而无法解开并释放出“刺杀”的念头。

用老子的话说,这不就是“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吗?

二十七章上半部分【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