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大家都说“老师好”,她居然说"妈妈好"
1
铃声响起,三年级2班的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下起立,鞠躬,问好,在嘹亮的“老师好”的声音中,有一个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音还未落,大家就已经齐刷刷地看向那个女孩,因为她喊的是“妈妈好”。
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喊错了话,脸刷地就红了,无措多于尴尬地低下了头,恨不得可以钻到凳子底下。
心里想“完了,完了,这下完了”。
同学们都笑的停不下来,一秒两秒三秒。大家都在等待老师预期中的责备声。结果......
老师的笑声比话语声先出现,不是嘲笑的笑,而是微笑的笑,大声微笑的笑。老师笑的很开心,三秒后是边笑边说“对啊,叫妈妈很对啊。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那我是女老师,当然是一日为师终身为母啊,你们都是我的孩子,都可以叫我妈妈哦”。
听完这话,同学们认真地认同了,点点头,继续上课。
然后,
如释重负,又略有窃喜的情绪夹杂在一起,在她心里升起。因为,她觉得自己似乎从老师刚才的话音中听到了一丝丝的宠溺,放佛妈妈正在用温暖的右手摸摸自己的头。暖极了。
多年以后,她学了教育,知道老师当年的举动属于教育机智的体现,对比很多教学案例后,她越来越感谢老师,感谢那个“妈妈”。那个胖胖的教自己三年级数学的陶老师,她的一句话化解自己的尴尬,保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让她不会因为自己的小小错误而厌恶学校,反而使她更热爱上学,愿意跟老师亲近。
说到亲近,就不得不提那个帅帅的阳光烟鬼陈老师,她的初中一年级班主任。
2
每个女生上学的时候,都喜欢过一个长得干净、看着斯文,嘴角微扬、笑意温暖,说话温柔、声音动听的男老师吧。
他就是这样一个男老师,现实版的。
大学刚毕业,阳光朝气,而且对那时候的女孩们来说,还那么的博学,什么都会,什么都懂,比班上那些臭男生好了不知道千倍万倍。
只是,他身上还多了一个标签,“烟鬼”。
他抽烟,但身上没有难闻的烟味,也从不在她们面前抽,除非,
她们要求的。
那时他住在学校安排的一个很简单的宿舍,而隔壁恰好住了邻村的几个女同学。而她恰好跟她们玩的很好,所以
下晚自习后,她经常就会跑去她们宿舍,畅聊。当然了,少不了去隔壁请教问题了,于是,女孩们各种问题,他倒是也从未露出过厌烦的情绪,都一一回答,哪怕是被逼问“情史”。不过怎么逼问,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据他说是的,无解)。问的多了,聊的多了,有时候就会忘记他是老师,在言语上也就放松了警惕,说的随意了许多。在聊天的时候,他时不时还会被一群小女生弄得脸红了,想来也是特别的可爱呢。
是的啊,在那时候的她眼里,他是一个很可爱可敬的老师。那时候她甚至想把自己的姐姐啊,表姐啊介绍给他。而且她也知道,班里应该没有女同学不喜欢他吧。
那时候的喜欢,是多么的纯粹、敏感而美妙啊。
想来,他对她还是会更特别一点吧,毕竟,她是班长,是他的左右手。
班会班会,就是班主任开训导会的。
可,在他和她这不是。
他从不开班会的,时间完全交给她。
而她呢,也从用班会来不训话的,班会,那是用来进行文艺汇报的。
那可真的是每周一次的美好时光啊。
每次都根据节目把教室的座椅摆成不同的形状,什么U型,圆形,排排坐,节目都是同学自己报,需要合伙的就找人一起,排练也是找课余时间。现在看来,那时的节目还真的幼稚、简单、逼格不高,多是群魔乱舞,即兴创作,,但是相声、小品、歌舞、乐器表演(口琴,树叶)、口哨,甚至还有双簧呢,形式多样、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也算是有声有色了。
虽然不开会,但是流动红旗却没离开过他和她的班级。搞卫生时,瘦小的她拿着簸箕和扫把在前开路;开家长会时,杯子和瓜子她买好,水壶和热水她和同学带来,学生发言也交给她了,毕竟全校第一第二名都在班里了。
就这样,他们班有四个人被选中去读艺校,学唱戏。现在三个都留在了县文工团,她因为学习成绩好,就去读高中了。然后,读大学,读研究生。
但是,
这样的班会,这样的情谊,再无可能。
这样的记忆,这样的成长,不管多久,都依旧鲜活。
上大学时,一个女同学与她联系上了,从她口中,她知道了他的近况,早在几年前他就结婚了,娶的是班里的一位长得不错、初一过后就出去打工的女同学,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对,就是跟她联系的那个女同学。而且,“听说”还是这位女同学追的他。
再之后,女同学约她去家里玩,说陈老师还提起过她,但她最终还是没去。因为,她害怕......
有些人,之所以美好,因为,是记忆;
记忆,要想鲜活,只能,是记忆。
重要的一课但是,我们知道
这些痕迹早已渗透到你的心里
老师,您走进过我们的心灵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
不要怨我们未曾表达
因为
不联系不代表不追忆
不问候不代表不关心
只是
我们都太羞涩,太骄傲,太自卑,太懒惰,太遥远,太害怕
只敢
在路的这头
祝您
一切顺遂
祝所有老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