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
1
出差去沈阳,参与《弟子规》课程的摄影。这在之前的一篇文有提及过。如果有重复的地方,请大家暂且把它当作会议上发的详情页。
在课堂分享的环节,有一名姓李的学员,大约四十岁,平头,消瘦,一身黑色西装,站在舞台中央侃侃而谈:“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讲师是沈阳的,他也是。两人常常与同道者聚在一起,谈论传统文化,颇有兰亭雅集的意味。
只是《弟子规》以儒家文化为根基,而他的发言则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
一个追求仁义,讲求造作,崇尚有为;
一个以道为法则,致虚守静,无为而治。
儒与道,相异大于相同。甚至,孔子的“述”在老子那里也变了“非常道”。
道,是玄妙的,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明。
佛家讲到最高境界,也只是说:“不可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这时,弟子皆沉默不语。只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世尊只是以花示众,并未说破。迦叶参悟禅机,也只是微笑而已,不用语言解说。
2
实习那会,在长沙一家教材出版社当推销员。社长整天拉着我们这些实习生喝茶,顺便讲述他的往事。
他说,他刚离开高教出版社的时候,他的上级送给他四个字:上善若水。
他办公室正好挂了这样一幅字画。他问我们什么意思,我们纷纷摇头。
他像老师一样解惑道:水有三种特性,第一能够滋养万物,第二是本性柔弱,顺自然而不争,第三是蓄居流注于人人所厌恶的卑下的地方。有这三大特性,所以水是很接近于道了。
实习期满,我就离开了,再也没有听他滔滔不绝的高论了。
他口中的“不争”,的确是反反复复充溢在《道德经》中。
老子的理想国是“小国寡民”,不四处扩充土地。
老子“不尚贤”,名声都留给别人吧。
老子“不贵难得之货”,淡泊寡欲,纵使是粗茶淡饭,也乐在其中。
比之现代,多少物欲横流,多少辗转于沟壑?或许也正因为这样,才显得道的珍贵与不可轻易得到。
3
2011香港书展,朱天文与读者面对面进行交流。
有人问她:“你写给东西是给谁看?心里头有没有读者?”
她回答说:“我写散文,写剧本,非常清楚我要写给谁看。非常在意沟通,我总要让他们明白我在写什么。写小说的时候,大概只能管一件事情,其实就是老子的那句话: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那个象,那个物,如此没有秩序、如此混沌的,你千方百计把它叫出来,赋予一个形状与名字。
朱天文写了近三十年小说,这自然是她的经验之谈。
老子的道,模糊、无形,只好用“一”来代替。但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想要操弄(有为),则败矣。我们尽可能作的是,呈现真实。
艺术的最高境界,直抵真、善、美。
同样有人问米开朗琪罗:“你是如何雕刻大卫的?”
他回应道:“我没有刻它,大卫本来就在里面,我只不过是帮他走出来而已”。
两人相距五百年,隔了那么久远的岁月,但对于“道”的诠释,似乎没有任何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