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男”“剩女”是如何剩下来的

2020-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极昼之光明

身边“剩男”和“剩女”越来越多,要问他们是怎么剩下来的,年轻时候也有过脱单的机会,为何至今还单着?当时无外乎这么想的:长相、个头、家庭条件、收入、学历等都要差不多吧。

看着每一项都不是要求很高,比如只要求1/3以上——怎么就是找不着呢?按概率论简单算一算,如果每个要求都只按剩下1/3的选择,最终只剩下4‰的选择。

一个人在适龄阶段能够足够深入了解的人,包括同性在内,也不超过150个,按这个数字推,我们得活过三辈子才能遇上那么1个人,能真正满足条件。如果对方也在挑,机率就更小。

那些“没剩下”、顺利步入婚姻家庭的人,他们是怎么想的呢?他们在这方面的思考模式大抵是这样的:

对方只要满足最重要的一条就够了。

如何选择,根基在于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盯住那些重要的,而不是不重要的。

具体在择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呢?李笑来在书中说过,在婚姻上,他一开始就认真考虑过“择偶标准”这件事,长相、身材、学历……等等,他都列出来,通过反复想“什么更重要”,他终于找到了择偶中“最重要”的因素:对方讲不讲道理。他认为这是择偶中唯一最重要的因素,若满足这一条,其他都不成问题。

他后来遇到了一位不仅各方面还不错,还“能讲道理”的女生,果断地一“刀”,获得了终生幸福。

关于婚姻观,很认可李笑来的择偶标准,双方都要是讲道理的人,实际上也就是三观相符的人,不久前还专门发过微头条谈及过。

今天在这里是想说他关于更大的一个范畴——选择的重要理念。

说到长达几十年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选择。

我们无时不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早上一醒,穿什么衣服出门,早餐吃什么……但真正重要的选择也就那么几个——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毕业选择什么工作,婚配时选择和谁结婚,如果要创业选择什么行当,等有闲钱了选择什么项目投资,也许还有别的,但数量不多。

用大智慧处理好这几件大事,其他的事都可以难得糊涂一下。

如何能做出高质量的选择呢?

一是要多角度多维度锤炼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自带的操作系统,最核心最底层的是一些概念和关联,弄清“什么”是什么,才能比较孰优孰劣,确定什么是最重要的。

比如,我们一直以为个人拥有的财富只有时间和金钱,还有一个最为宝贵的财富是被我们忽视的注意力。我们免费看电视、刷手机,都是被廉价收割了注意力。明白了注意力>时间>金钱这样一种关联,我们会做出很多不一样的选择。

投资时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本,能使用多长时间,而在于资本背后的智慧,明白了智慧>时限>金额,我们在投资时也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二是添加必要的条件

选择需要增加条件,“奥卡姆剃刀法则”有一个解释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用到选择上,就是只考虑且不遗漏那些最为必要的条件。

“剩男”“剩女”之所以会“剩下”,很可能是因为把太多没必要(或者“没那么必要”)的条件放了进来,进而导致选项全部过滤。就像有的人说,TA的择偶条件之一是对方不戴眼镜,这个无关紧要的条件可能会把80%的异性排除在外。

三是养成作记录训练选择能力的好习惯

选择能力不是天生的,只能通过后天习得与锻炼的能力。平常训练的方法也很简单:

1.面对任何选择,拿出纸和笔,罗列筛选条件;

2.为每个条件的重要性打分(1-5分),重新排序;

3.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和0(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

4.第二天再花30分钟重新考虑、打分。越重要的选择,越重复更多次。

做好记录,时常反思、总结。只要有记录,就方便改进和提炼,时间久了,受益无穷。

这个方法也有些像教练技术中说到平衡轮记录方法,曾用这个方法帮助办公室同事作过购房选择,从现在看,当时的选择还是很理性的。

张雪峰曾说过“选择比努力要重要千百倍”。高质量的选择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或者还可以说选择决定了命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