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与探索(感悟智慧与意志之美)齐帆齐微课齐帆齐第8期写作特训营

看完《人世间》,才懂为什么小人物在那个年代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2022-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晓寒嫣语

最近一直在追《人世间》这部电视剧,了解到很多中国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新世纪以来的变化,不由感慨,小人物要想逆袭,还是得靠读书呀。

比如处于故事中心的周家就出了两个大学生:周秉义和周蓉;还有郝冬梅、吕川、唐向阳,下一代的周楠、冯玥,……他们都是通过读书考大学最终走出了跟父辈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不读书的呢,像上学只上到初中的郑娟,当了一辈子的家庭妇女,操劳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

有人可能会说,周秉昆也没读过大学,过得也还不错。但是,小说中写到他靠自学拿到了专科文凭。如果没有这个专科文凭,估计他的生活也会不一样。即使再好,也不过就是肖国庆和孙赶超的水平。

孙赶超、肖国庆、以及他们的妻子于虹、吴倩,基本就没读过什么书,都跟郑娟差不多,上到初中就停学了,因此一辈子在贫困线上挣扎,一辈子过得苦哈哈。

01 周秉义平时爱读书,后来考上北大历史系

周秉义是周家的老大,在文革前是高三的学生,他本来是要考大学的。父亲周志刚也对他寄予厚望。后来文革开始了,大学考不了了,他和同班郝冬梅就天天窝在周家那两间小破屋里偷偷看书,一边看,一边讨论。

后来,山上下乡运动开始后,周秉义和郝冬梅就报了名,第一批离开了城市。周秉义去了建设兵团,郝冬梅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只能去农场。

原著中这样写道:周秉义曾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且都有文艺细胞,还拉得一手好二胡,是校园诗人,“文革”前已有几首诗发表了。

因为周秉义学习好,看书多,考虑问题深入,所以成为兵团知青的第二年,就调到师部宣传股当上了宣传干事。

后来,周秉义在师部接待领导,帮颜副司令改过一篇讲稿得到颜司令的赏识,要调他到沈阳军区去给司令员当秘书。虽然周秉义为了自己的未婚妻郝冬梅拒绝了,但这个小伙子有见识的好名声却也传出去了。这都得益于周秉义爱读书、爱思考的脾性。

未婚妻郝冬梅是高干家庭出身的女儿,父亲的副省长,母亲金月姬也是资深老干部。虽然,在文革期间被打倒,但这不妨碍郝冬梅的好出身和好教养。

原著中讲道:一九七七年,高考刚一恢复,秉义就考上大学。没有任何悬念,报名,考试,顺顺当当地考上了,而且是北京大学历史系。

不可否认周秉义从小就是个优秀的孩子,不考大学可能也不会很差,也许。但是,如果不考大学,周秉义的官一定做不到副厅级,而且也不会得到岳母金老太太的垂青。

所以说读书是能改变命运的。正如周志刚所说的,人生是命里注定的。但人的命是可以改变的!一代改不了,那就只能靠下一代!下一代还不行,靠下下一代!以前是机会有限,轮来轮去,轮到普通老百姓人家可不就少了。如今不同了,考大学就是一个比较公平的机会!你告诉你那些朋友,只要有几分希望的都要争取考上……

不得不说,周志刚作为父亲的眼光:考大学就是比较公平的机会。只要有几分希望都要争取考上。

周家出了两个大学生,还都是北大的。周家的命运已经改变了。

查理芒格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02 周蓉考上北大中文系

姐姐周蓉曾是三中高一学生。三中也是市里的重点中学。她也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还是大美人,嗓子好,一身的文艺细胞。

看着女儿长成了大美人,周志刚无数次想象过,女儿将来会嫁个什么人。

邻居都说,周蓉应该去当演员,长得这么漂亮不当演员可惜了。但是周蓉却不止一次对周志刚和李素华表明自己的人生志向——考大学,毕业后争取留在大学,当大学老师;但凡有一丝可能,那就要争取成为教授。

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后,不能考大学了。周蓉就去贵州大山里寻找自己的爱情了。在贵州,嫁给了右派诗人冯化成,生了女儿冯玥,过了几年苦日子。

后来,周蓉和冯化成抱着女儿回家探亲,因为冯化成在火车上朗诵诗歌,导致两人被警察带走。周志刚的同事帮忙把冯玥送回周家。后来平反政策后,周蓉也不着急把冯玥带回家,而是开始认真复习考大学。她白天在山洞里带孩子读书,晚上点着煤油灯复习考大学。

苦心人,天不负。周蓉也如愿考上了北大。周家两个曾经学习拔尖的儿女,终于先后迎来了他们人生的大好春光。

四年大学毕业后,周蓉又考了北大的研究生。

后来,冯化成出轨,提出离婚。周蓉没哭没闹,平静地离了婚。

一肚子学问的周蓉根本不在乎离婚这个事。因为她从来也没依靠过哪个男人生活。她是北大的研究生,她怕什么?

后来周蓉回了家乡,在家乡的一所以省命名的大学里找到教师的职位,并且赶上大好时机,很快评上了副教授。

周蓉活得自信而洒脱。如果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她哪来的自信?!

有人说,改变命运的方法有很多,努力读书就是其中一种,而且是最重要的一种。

03吕川、唐向阳考上大学改变生活的轨迹

吕川也在酱油厂工作,也是酱油厂六小君子之一。也是共乐区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妈妈没工作,是家庭妇女;爸爸是鞋厂工人,和孙赶超是一个厂子,解放牌胶鞋就是他们那家鞋厂生产的。爸爸身体不好,已经提前退休。

吕川也考上了北京的名牌大学。

找工作时,周秉昆、孙赶超等朋友帮吕川谋划,是不是要去找一下曲老太太走一下门路。不料吕川说不必麻烦老太太了。自己毕竟上了四年大学,班里不乏高干儿女,有的与他已是莫逆之交,有他们提供门路足够了。

大家不由得对吕川刮目相看。

然后朋友们就开始讨论吕川究竟是进省委、市委机关好,还是入伍或加入公安系统好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讨论,争论不休。

看看,这都是上大学的好处。上了大学,视野、格局、甚至连社会关系都不一样了。

原著中,吕川最后官至中央纪委的领导干部。后来,有关周秉义被举报的案件,就是由吕川主持的。

唐向阳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爸爸曾是校长,妈妈是老师。所以,唐向阳从小就知道读书的用处。在酱油厂工作以后,他不怎么合群。他一有空就从书包里掏出课本躲在安静的角落看,不是几何就是物理化学,经常念念有词。

后来,唐向阳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在学校当了老师。后来,因为钱不够花,从商下海,加入了曾珊的“路路通”公司。曾珊开出了让唐向阳满意的年薪,聘请他做化工厂的总技师。

可以看出吕川和唐向阳都是读书考大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当然,后来唐向阳在路路通公司,爱上了自己的老板曾珊,后来在曾珊爱情的诱惑下,犯了一些错误。那是后话了。

04 周家老三周秉昆喜欢读书

读书分功利性读书和非功利性读书。前面说的读书考大学可以看做是一种功利性读书。

周秉昆在上山下乡年代,因为他是家里的老圪塔,又因为性格一根筋,头脑简单,家人一致同意让他留在母亲李素华身边,没有下乡。

但是,在哥哥和姐姐还有未来的嫂子读禁书的年代,他也有机会可以旁听,所以他的见识还是超越一起的穷哥们的。

周秉昆在遇到郑娟时,也是发现郑娟就是以前他看过的书上的女孩,所以,才铁了心要娶郑娟。

他之前看过一本高尔基的书,其中有一篇是《少女与死神》,讲一名少年就要死了,偎在牧羊女的怀里。说的是少女,但插图上她看上去更像少妇。她一边的肩裸露在衫口外边,连同整个乳房也完全裸露,色彩使它极像桃子,她本人也似乎是一只成熟得弹指可破的桃子的化身。

后来,周秉昆在家中看俄罗斯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狱中写的《怎么办》,也是把自己想象成罗普霍夫,同时将薇拉想象成郑娟,这种想象使周秉昆看得既平静又享受,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周秉昆和郑娟的夫妻之路充满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拦阻。要不是,周秉昆读过那么多的书,可以吸取到书中的营养,估计他都坚持不下来。一直到五年之后,历经妈妈植物人,最终郑炳坤才和郑娟扯了结婚证。

读书,泛义上的读书,也包括了周秉昆的这类读书学习。

罗兰说过: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

其实周秉昆的读书,就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读书。可以说,在周秉昆这里,读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重新发现生活,更准确地理解生活。所以,他才能坚持一辈子做一个好人。

结语

正是因为有了父辈的铺垫和铺路,周家第三代周楠、周聪、冯玥等相继读大学甚至出国深造,还有孙赶超的儿子孙胜,还有肖国庆的姑娘小霞读书考大学都成为生活的常态。

当然,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又面临一个转型期,现在中学生在初中已经实施分流,也许未来的又一个时期,考大学又该成为某些人的荣耀吧。

希望我们的孩子一定珍惜现在学习读书的机会。

而且不仅仅是考大学需要读书,平日生活里更需要读书。

因为真正读书的人,从来都不缺少自由的灵魂,他们的心灵无需设防,却永远不会被攻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