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读书笔记P1

2017-10-09  本文已影响0人  翻书梦呓

序章:逻辑准备

哲学就是提出你的观点,并且不断的找出论据坚固你的观点。论述你的观点同时说服不同意你观点的人。因此,在表述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你需要为你的观点提供理由,要用各种例子和周到的考虑来支持你的理论,以表明你的哲学要比其他哲学更有说服力。所以好的哲学表述的关键是逻辑正确的论证。

论证分为两大类:演绎和归纳

①演绎

在演绎论证中,结论的真是由其他几条陈述的真来保证的。结论是由几条一开始大家就认定为真的陈述推导出来的。举一个最出名的三段论为例子:

所有哲学家都是智慧的。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

结论:苏格拉底是智慧的。

那么如何分辨一个论证是否正确呢?书中提供了两种方法,我称之为“结论的有效无效判断”,“论据的真与假判断”。

结论的有效无效判断:由论据推理出的结论如果没有逻辑之间的联系,那么就是无效的。(如果苏格拉底是人,且所有羊都吃卷心菜,那么苏格拉底是羊。)

论据的真与假判断:如果论据无法令人信服,那么可以判断为假的。(例如3+2=8作为论据就是假的)

那么以此推断出好的演绎论证应当具备如下两条特质:

1.他是有效论证。

2.他的前提为真。

②归纳

归纳论证最常见的形式是由若干个别事例出发进行概括。比如,我们观察了一些前齿锐利的动物都食肉,于是就下结论说所有前齿锐利的动物都食肉。(但只要以后出现一例反例,得出的结论就错了)。

所以我们收集的样本要确保他们尽可能不同(类似随机抽样调查)。

那么如何判断归纳的正确与否呢?根据证据对结论的支持度,所举事例的质量和概括的可信度的不同,归纳论证可分为“强的”和“弱的”两种。

第一章:哲学问题

哲学是对注入生命、我们知道什么、我们应当怎么样做或者应当相信什么这样一些重大问题的探究。很多时候这样的问题大部分时间里都被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从未质疑过、明确的表达过该怎么做。例如我们明确的知道杀人是不对的,但为什么如此?他总能成立吗?战争时如何?未出生前怎样?对一个生命已经无可挽回且忍受着极大痛苦的人来说怎么样?无论你的做出怎么样的回答,你的回答都反映出一张信念与思想之网,你很可能在对这些观念进行初次反思之前从未理清过它。当你初次思考这些从未讨论过的问题时,得出的答案很可能是令人尴尬的、愚笨的。这就是哲学问题背后的要旨:它交给我们怎样去思考,澄清和论证我们所相信的东西,让我们亲自思考理清,然后用一种令人信服的方式把它们呈现给其他可能持不同意见的人,并且对反对意见进行思考以及辩驳。

开篇作者放了几个问题,希望我们先进行回答后再进行后面的阅读。我把问题都列一下,也会做出回答,其实有几个问题要论证起来的话都能写篇文章了,这里就言简意赅地回答一下吧。这些问题很有意思,我希望有朋友看到又对我的答案有反对意见的可以和我讨论,毕竟只有不断的辩论才能让自己更坚信自己的观点。

1.有没有某种你愿意为之付出生命的东西?如果有,它是什么?

答:有,自己心中的原则。比如之前聊城于欢案,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不管法律怎么判决。人辱我家人,我必杀之。人活着总要有些底线,别人对你和你对别人不要超过底线,不然我愿意用生命守护我的底线。

2.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如果还能活几天呢?二十年呢?

答:1.和亲人们告别 2.干一件最想干的事情,可笑的是我不知道我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 3.让自己每天都活得开心一点,但不会娶妻生子了。

3.有人说过:人的生命就像牛或者昆虫的生命一样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吃饭、睡觉、活过一段时间、生殖,别的动物也是如此,生命没有任何最终的目的。你会如何来回答他?人的生活拥有哪些在牛或者昆虫那里无法找到的目的?你的生活目标是什么?

答:生命的终结是死亡,这一点人和动物是一样的。但是,人在生命的过程中可以做很多动物做不到的事情,我认为这就是人类生命的意义。你可以在这段过程中干你想干的事情。我的生活目标是实现财富自由,给家人一个优渥的生活条件。在财富自由之后,我可以在法律道德的允许范围内干我想干的任何事情。

4.你信仰上帝(类比其他神)吗?为什么?上帝是怎么样的(也就是说,你所信仰的是什么)?你怎样向一个不信上帝的人证明你所相信的是真的,即上帝是存在的?

如果你不信上帝,为什么不信呢?什么会使你改变看法?

答:不信,没见识过神迹。见证神迹。

5.下面哪种东西最“真实”----你所坐的椅子,构成椅子的分子,还是你坐在上面时的感觉?

答:所坐的椅子,他有颜色触感形状,自然是感官上最真实的。

6.假定你是心理学家实验室里的一只动物,但你拥有思想和感觉的所有能力,也就是说有一个与现在完全相同的“心灵”。你无意中听到科学家跟一位助手说:“别担心,它只是一头不会说话的动物,既没有思想,又没有感觉,只是在按照它的本能在活动罢了。”你怎样证明你的确具有思想和感觉,有一个“心灵”?

现在假定有一位心理学理论家(比如哈佛大学的B.F.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奠基者])这样说,一般说来,没有所谓“心灵”这种东西,人只是“行动”罢了(也就是说,根据从环境中接受到的刺激去移动身体和发出声音)。你将怎样证明你的确有一个心灵,你不仅仅是一个自动机或机器人,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感觉的存在?

答:1.明明很饿但是不吃饲料,科学家检查身体得很健康。证明自己能对抗身体本能行事,有心灵。 但是转念一想,科学家可能也会用其他曲解来解释这件事情,真的可以证明吗?

2.为了救人可以以身犯险,这明显是逆着身体的趋利避害性去行动的,是心灵指挥的。

7.假如你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每一个人都相信地球是静止不动的,而太阳、月亮和群星则围绕地球,沿着可以预测的轨道作着也许比较复杂的运动。你反驳说:“你们都错了,地球是绕太阳转的。”但没有人同意你的说法。他们都认为你疯了,因为人人都感到地球并没有运动,人人都看到太阳、月亮和群星在运动。到底谁是正确的?难道真的可能只有你懂得真理,而其他人都是错的?

答:当你的反复研究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其他人是错的。就不要质疑自己。

8.“生活不过是一场梦”,一首流行的老歌这样唱道。假如你觉得有这样一种想法是可能的或至少是可以设想的(比如在一堂哲学课上);你此刻仍然还在床上睡着觉,只不过是梦见自己在读一本哲学书。你该怎样向你证明这不是真的,你其实正醒着(捏自己并不管用,为什么)?

答:也许我们真的在一个人的梦里活着,但这个梦是如此的清晰,细致,我们都简直像活在一个真实世界中,且会一直进行下去。那它是不是梦又有什么区别呢?

9.把你当成小说中的人物描述一下自己。谈谈你的举止、习惯、个性以及特征用语。你最终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吗?喜欢(或不喜欢)他的哪些方面?

答:举止算得上是有教养,个性在人群中不会是最热络的那个,但绝不孤僻,属于中规中矩。喜欢打破人群僵持。我最终会成为一个正义的人。我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有做人的底线。不喜欢自己的优柔寡断。

10.你怎样向一位外星来客解释你是谁(什么)?

答:来自地球的人类物种的一员。

11.我们发明了一台机器,它是一个有着若干电极和一个生命维持系统的箱子,名叫“快乐箱”。只要你进入这个箱子,就会体验到一种特别快乐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将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它可以产生足够多的变化使你不会失去新鲜感。现在我们想邀请你去试试。只要你愿意这么做,你可以随时决定出不出来;但我们可能会对你说,人一旦进到箱中,还没有谁愿意出来过。过了十个小时左右,我们接通了生命维持系统,人们就在那里耗完他们的一生。当然,他们其他什么事都没做,所以过了若干年后,由于缺乏锻炼,他们的身体开始变得肥硕臃肿,摇摇晃晃,但他们似乎从未为此烦心过。现在轮到你做决定了:你愿意跨进快乐箱吗?为什么?

答:不愿意。看你人生中追求什么,我的人生,不止追求持续的享乐,也在于承担必要的责任。比如赡养父母,抚养子女,爱自己的配偶,责任不会带来快乐,但是我必须承担。如果你认为你的人生只需要一直享乐就行了,那便进去吧。

12.一个好人(一个不去作恶,只做分内之事的人)必定会快乐吗?换句话说,你相信生活最终是公平的吗?一个恶人——至少是最后——必定会受苦吗(如果不会,为什么每个人还要力图做一个好人)?

答:不作恶只是让自己内心不受良心的煎熬,但是快乐需要你做一些其他的努力才能获得。相信。恶人的良知必然会受到折磨。

13.你相信杀生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吗?

14.你是否曾经做过一个不牵涉别的任何人而完全只属于你自已的决定(也就是说,不是因为你的父母向你提出,不是因为你的朋友或电视、书籍、电影的影响,也不是因为迫不得已或过分受到某个人或某种情况的影响)?

答:性格(或者说是三观?不知道怎么找到一个恰当的措辞)形成是从小到大各方面的影响(有生活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你的朋友或电视、书籍、电影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你的性格都是长期被潜移默化影响下形成的,那我们所做的每个决定其实都是在被影响下做出的,

15.自由总是一件好事吗?

答:在道德和法律允许下的自由是一件好事。

16.你想要孩子吗?为什么?

答:想,我觉得孩子是我的一部分延续,孩子很可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