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研读

08笔记《青少年心理学》第八章 认同@水仙

2019-04-04  本文已影响21人  AiH冬眠的水仙

阅读感悟:

1.本章是关于青少年发展方面非常重要又有点难以理解的内容。根据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青春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其他活动都是围绕这个内容来开展的。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如书上所说,如果让我来写一部关于我的认同发展的小说,我想这应该是个有点拖拉的故事,因为我感觉我的自我认同一直到大学后两年才开始觉醒,工作前两年才真正有意识探索和整合,到现在工作快30岁了才感觉有了一些眉目。由此个人有几点思考:自我认同与家庭教育理念和风格关系很大,父母强势或者家庭观念固执而传统家庭的孩子自我认同的觉醒可能会慢一些;自我认同的整合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过程,要给青少年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探索延续到成年期也不是坏事。

2.教育学生过程中的自我认同问题更是非常常见,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学习、我该怎么做这个决定、我想表达什么…很多学生纠结的问题背后都是自我认知不够清晰的反映。对于这些,中学教育中给学生更多机会表达和澄清自己的观念,提供一些认识自我的课程和途径应该是目前可操作的一些方式吧!

重点摘要:

1.青春期时发生的认同变化涉及个体自我感觉的第一次实质性重构,而且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智力水平完全可以分辨出这些变化。

2.研究者和理论家用三种方法来探求青少年的认同在青春期的变化:

第一种方法重点在自我概念的变化,自我概念是个体认为的自身特征和属性;

第二种方法关注的是青少年的自尊或自我形象,也就是他们对自己积极或消极的评价;

第三种方法的重点在于认同感的改变,认同感指对自己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感觉。

3.自我形象的最显著变化发生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刻,从小学进入初中这一阶段相对从初中进入高中,更有可能破坏青少年的自尊。

4.青春期早期自我形象波动源于多种因素:①自我中心主义让青少年极其在意对人对自己的看法②随着个体社会交往的增加,青少年开始意识到人们在交往互动的时候多是敷衍了事,说的并不一定是真实想法,这种模糊会让青少年对自己在别人心中的真实看法感动困惑和不适③同龄人在青春期早期越来越重要,这时的青少年会特别关心同龄人对他们的看法。他们会感动父母和同龄人在看法上的矛盾,这种矛盾会让他们对自己产生某种不确定感。

5.总的来说,青少年对外在形象的自尊对总体自尊最为重要,其次是对于同龄人关系的自尊,再往后就是在学习、运动或道德方面的自尊。有趣的是,虽然研究者发现外形自尊对总体自尊来说最重要,但青少年往往嘴上都说外形最不重要。外形自尊对于整体自尊的重要性在女孩中比男孩更加显著。

6.在青春期之前,儿童的认同就像许多没有缝在一起的碎布,但到了青春期末期,这些碎布会被织成对个人来说独一无二的拼布床单。(极好的比喻)

7.发展认同 的过程既是一个精神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青少年的认同是自身与社会之间相互认可的结果,即青少年形成一种认同,但同时社会也在塑造青少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