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2021
最近的梅家坞,四处是茶香,无论经过哪家邻居的门口都能被翻炒中的茶叶滋出的茶香味儿而沁润。无论是经过谁家,只要是见到在炒茶并有炒完结的茶叶,便会伸出手两指夹一揪,顺回家。到家立马烧滚一壶梅家坞的山泉水现泡。
起初,只知道杯子得烫过、冲好的绿茶得稍微用盖闷一下,然后先闻一闻茶香,呷一口润润口腔,然后咽下去感受回甘……其实那只是外行喝茶。内行喝茶自有一套流程,而这套流程即为“茶道”。
而真正的茶道的流程必包含:温茶器、洗杯、置茶、洗茶、注水、浸泡、出茶……而这套流程如果在茶艺师的手上演示便是一种优美的茶艺欣赏。温壶、高冲、打圈式倒茶、沉壶……这需要在一双柔软温润的手中演示,才能将茶道展示得柔和而美丽……
“茶道”是一种君子文化,无论是吟诗赋歌还是畅谈风花雪月亦或修身养性,一壶茶便能助之于极致。
据说最早的茶叶的来源得益于公元前2700多年前神农氏的偶然发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想而知茶叶的神秘之处。也不知道神农氏那时候发现的是什么茶,据说是在神农架的巴东县一带。而巴东一带正是盛产高山绿茶的,因此大致可以断定神农氏那时候飘飘忽忽到他的在煮着的水中能解七十二毒的茶叶应该就是来自于巴东的高山的大株绿茶来着吧!
茶叶的品种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黄茶、黑茶,所谓黄茶和黑茶似乎没喝过。虽然普洱、老白茶、铁观音这些中国名茶入口也是非常的舒适,但是身为地道的杭州人,平时喝得最多的还是产自于本地的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位于中国著名的十大绿茶之首,和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子片、信阳毛峰等皆属于古代朝贡之佳品。据说西湖龙井的的朝贡量每年在600斤左右,而这600斤的茶叶梅家坞占200斤,可见被定位西湖龙井五大一级产区之一的梅家坞的茶之著名之处与之茶品、茶被的覆盖率和产量皆有关系。
西湖龙井可分为“狮、龙、云、虎、梅”这五大核心产区。“狮”指“狮峰”,即十八棵御茶所在地,“龙”即龙井村、翁家山,“云”指云栖竹径,“虎”是虎跑,“梅”就是咱们梅家坞啦。龙井茶配虎跑泉意为“西湖双绝”,龙井茶配梅家坞的山泉水亦可谓“梅家坞双绝”。
身住梅家坞,每天品茶、谈茶、听关于茶的知识和故事,渐渐地也能喝出这茶汤之中的奥妙所在。
所谓龙井茶一级产区除了和就近于西湖周边相关外,也和此地群山的土壤条件息息相关。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磷、钾等的含量合适正是促使西湖龙井的口感、香气、甜度等是二级三级产区无法匹敌的。不过喝过小姐妹家龙坞的西湖龙井,虽处二级产区,但口感也还是不错的。而老家富阳的高山茶亦属于西湖龙井的三级产区,甘甜度也是绝好的。
西湖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色泽嫩绿光润、香气淡雅清新、滋味鲜爽甘醇,90度左右的水冲泡后浮游于水面,一两分钟内一朵一朵从水面竖立着慢慢往下沉,渐渐躺于杯底。一泡茶香漫溢,二泡甘甜入喉,三泡味渐淡但余留回甘萦绕于喉头,久久停留……
这个以西湖龙井茶而闻名的季节,以茶会友,若是你有意来梅家坞,我便有心以“西湖龙井”款待……一杯茶,谈天说地。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所谓西湖龙井范围分布在西湖周边,一级产区上篇提到过,二级产区所在地为:龙坞、留下、转塘、周浦等地。除此之外的的龙井皆叫浙江龙井。以杭州西湖延展168公里范围内的茶株所产的绿茶皆可称为龙井茶。
只是除了上述一级、二级产区之外的地区,比如分布在钱塘江两岸的像富阳、萧山等地的绿茶就叫越州产区,茶名也称为“杭州龙井”;杭州以外的浙江省内区域的比如:绍兴柯桥、越城、新昌、嵊州、诸暨、上虞、磐安、天台、东阳等地产区的龙井茶,被命名为越“越州龙井”。
而钱塘和越州产区的龙井又被统称为浙江龙井。据说新昌的大佛龙井的口感也是非常的清香润口的。而我老家富阳安顶山的云雾茶其实应该叫“浙江龙井”的,非常不好意思的是被我置入了印有“西湖龙井”字样的茶叶罐里卖出去了。好在都和朋友们说清楚了这是富阳的云雾茶,非狮峰的、也非梅家坞的,要不就有假冒伪略的嫌疑。
其实茶叶这种需要去品尝的东西,也是各自所爱的。有的人就是爱喝那一口浓茶、有的人就是好清甜淡雅,各取所需,各有所爱吧!但原则上好的茶,口感必须没有ba涩味,至于香气还得和炒制流程相关吧。
西湖龙井的茶株品种繁多,目前最大范围种植的莫过于龙井43号茶株,龙井43号是从最早种植于狮峰山和周边地区的群体种之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品种,它的芽头短而壮,像极了雀类的舌头,因此又被称为“雀舌玉叶”。又因相对高产和茶香、口感皆是上上品,因此被普广种植。
西湖龙井茶的茶株的品种还有“平阳特种”、“乌牛早”、“迎霜”“浙农117”“浙农139”等,各有各自的优势特点,比如耐储存、早产、外形佳等等。目前市场上在售的龙井茶应该也是各种品种都有的,但要区分估计还得高手出场。因为所有的这些不同品种的茶株只要是种植在西湖区范围之内的都著称“西湖龙井”。
要说这绿色的精灵是如何而来的,应该是与西湖一带得天独厚的气候、山水、土壤等条件息息相关吧。西湖区范围内的群山的土壤很大一部分为沙质土壤,而气候舒适,雨水充足。在梅家坞经历过春夏秋冬,感受过和煦的春风、凉爽的夏夜、天高云淡的秋日、白雪皑皑的冬天。四季不一样的风景,每一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与市区不同的特点。而茶树不管外界如何变幻,始终都像是个不老之神在一年四季中长青着。无论如何日晒雨淋、风霜雨打依然毫发无伤,顾自己一味地绿意盎然。
记得2020年在梅家坞的第一个冬天的某一日,天空中飘着飞絮般的大雪,阳光从乌云中直射出一束金色的光芒直泻在茶园里,光芒随着乌云的移动而在茶园里移动着并投影在茶树上。飞舞的雪花像棉絮般被移动着的金色光芒照射着,像一块移动着的电影幕布,而幕前的主角是如那棉絮般的雪花和从远处山顶倾泻而下的茶园。漂漂洒洒的雪花在光影移动的瞬间降落在茶树的叶子上……这样震撼的景致在一两分钟内稍纵即逝,看得你目瞪口呆,根本就想不到得视频下来。实际上那些光移走得很快,也根本来不及捕捉。我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天地之灵气、赋日月之精华吧!正是这样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哺育了这绿色的精灵们的根系老株,铸就了梅家坞的绿茶的特有的清香和清甜口感吧。
不过品尝过不同邻居家中的茶,似乎口感也不尽相同。可能在同一区域内也是有此山和彼山的区别,更有阳山和阴山的相异吧。但是炒制的手艺和流程一定是茶叶香气的一个决定性的条件。
小时候家中院子里有几颗茶树,母亲会在茶叶长势最好的那几天掐了嫩芽来待炒。所谓的炒制没有什么讲究,无非就是起土灶火,用些许稻草起火,农村的土灶炒茶叶全程置入适量的稻草取火应该是比较关键的。至于手法不手法就全凭感觉。记忆中那时候家里的茶叶炒出来不是像现在的龙井那么有扁平的形状,而是细细的针状模样。倒是“收灰”这步是一样的,置入石灰缸中,过年时客人来时泡上一杯,我们这些小孩旁边闻闻还是挺香的。
现在龙井茶的炒制过程比较严谨,一般一级产区二级产区会机器炒至六成,其余四成全手工翻炒。见过房东叔叔每天就坚如磐石般地坐那边翻炒茶叶,手掌起泡了还是继续翻炒,说是手掌的皮肤也会随着炒制的时间而变老的。头茶的那几天手必起泡,晚上用针挑破即可,而等到过了一周左右,手掌自然被那滚烫的锅子烫老了皮。因此后面手掌就基本已经拥有了防烫屏障。
亲眼所见过那满手掌的水泡,因此对还在传承这样手工炒制的茶农们有一种非常敬佩的心情。而喝那一小撮茶叶时也必报以敬畏之心。
也确实手工的那四成翻炒让西湖龙井拥有了独特的清香,这种清香是全程机器炒制的龙井茶所不具有的。我想也许这就是一级二级产区的西湖龙井茶的灵魂所在吧。
正宗的西湖龙井的炒制过程分为以下几步:鲜叶摊放、青锅、回潮、二青叶分筛、辉锅、干茶叶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这个过程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辉锅”了,而所谓的西湖龙井茶炒制的十大手法“抖、搭、拓、摔、捺、抓、推、磨、压、扣”需要领悟力极高的人才能看明白。
站在房东叔叔旁边看炒茶,似懂非懂的揣摩着,也似懂非懂的看明白了几招。其中奥妙岂是几日就能体会得到的。
天机良缘,非常荣幸在这样的年龄能够住在梅家坞如此更甚于天堂的茶园边。拥有了细细体会的心境,也因想写成此篇而去查阅了一些关于西湖龙井的资料。不完善之处以待之后在这里的长住而慢慢去学习和感受。
希望有一日关于西湖龙井能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