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
整篇作品从《四季之美》出发,围绕课文内容,感受“四季情趣”的不同。学习作者独特的表达,对比阅读,体会景物描写的独特视角和独特韵味,逐步进行设计,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螺旋上升,能适时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四个景致的独特美,合理地运用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有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四季之多样美,发现时间之静谧美,感受景致之动态美,拓展作者之高雅美。
创设情境,引入四季之多样美 1.课件展示四季的风景图,并配以和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处于那样的意境中。 2.大自然中四时的风景各异。我们感受过,欣赏过,品味过,更体验季节的交替,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和大家分享你眼中的四季之美吧! 3.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眼中的四季之美。 小结:春天给人以生机,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喜悦;夏天给人以热情,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明丽;秋天给人以丰盈,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热烈;冬天给人以沉静,有过“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情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四季轮换,为我们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景。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一起去感受她笔下的四季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传递给我们的温度。 4.教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初读感悟,发现时间之静谧美 1.读课文,找出描写每个季节表示不同时间的词语。(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
2.再细读课文,仔细梳理出每个时间段里更细小的时间点。
春天——黎明:天空泛着鱼肚色、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夜晚: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 秋天——黄昏:夕阳写照西山、夕阳西沉、夜幕降临 冬天——早晨:落雪的早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早晨 3.这些表示时间的词有什么共同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初步的感知中,体会作者独特的视角。从学生自己的写作视角出发,对比发现,新颖的表达会让人耳目一新,可见选择观察的角度很重要。自主探究,感受景致之动态美 1.学生小声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眼中的四季之美的?边读边圈画,并写在做作业纸上。
1.学生小声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眼中的四季之美的?边读边圈画,并写在做作业纸上。天空 彩云
萤火虫 细雨
归鸦飞雁 风声虫鸣
落雪白霜 熊熊炭火
2.第一自然段,如果改为“东方那鱼肚色的天空,显出微微的红晕,还有一些红紫红紫的彩云”好不好?为什么?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看一幅静态的图片与一个动态的视频,在这动与静的对比中体会细节之美。再读文字,体会动词的使用之妙;时间变化之巧;颜色变化表现的景物之美。 3.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往往会通过声、光、色、影来呈现他要表达的主题。在第一自然段里,我们看见了“色”。接着请同学们找找藏在课文里的“声、光、影”。 4.学生细读,交流体会。 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熊熊的炭火——光 风声、虫鸣——声 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以及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的人——影 5.让我们在合作朗读中,细细体会表达与情感中的层层递进。 第一次合作朗读: 师:夏天最美是什么时候? 生:夏天最美是夜晚。 师:夏天的夜晚,美在—— 生:明亮的月夜固然美。(强调“明亮的月夜”) (学生接着朗读后面的句子,语气中分别强调“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 第二次合作读: 师:夏天最美是夜晚。 生:明亮的月夜固然美。 师:“明亮的月夜”这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美,一般人都喜欢月夜。很多人把对月夜的喜爱写进了他们的文字里。作家贾平凹在《月迹》一文中写道——我们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们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 夏天的夜晚还美在—— 生: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 师:暗夜中翩翩飞舞的萤火虫,是多少浪漫之人心中的温暖与光明。如此看来,这漆黑漆黑的暗夜,实在很美! 夏天的夜晚还美在—— 生: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师:在作者眼中,明亮的月夜,美;漆黑漆黑的暗夜,很美;蒙蒙细雨的夜晚,实在美。这夏夜里的美,在作者眼中是不同的,是有所偏好的。作者这种情感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 第三次合作朗读,注意强调加点的词语。 强调词语“……固然……也……即使……也……”,再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标红关键词语“……当然……就是……或是……也……”,读一读这段内容。 6.自己读一读秋季的描写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 PPT:夕阳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 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1)读一读,对比一下,有哪些不一样? (2)看看这一段话中写了哪些景物?同样是对飞鸟的静态描写,《鸟的天堂》里边也有。这种或温暖、或宁静的大的背景的衬托,这点点的飞鸟的动态之美,才更加得生动,整个画面才有意境。像这样的写法,这段话里还有,你能找到吗? (这几句话描写了哪些画面?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带给人怎样的感受?) PPT:夕阳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3)指名来读,一人一句,配以声音和画面,感受那大的背景下动态美是如此的生动。 (4)有句古诗说得很好,它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往往让人伤感,但是,清少纳言,她却不伤感,她仍然是那么温柔,她那么感动地凝望着这秋色,秋天,读——“秋天最美是黄昏”…… (5)仔细观察课件中的图片,然后选择一张你认为美好的景致,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特写镜头1:阳光照耀下,晶莹的水滴和七星瓢虫;特写镜头2:湛蓝的天空下,辽阔沙漠中的一行骆驼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自读实践中,感受文章写景的描写手法,充分挖掘本文在景物描写中的“例子”指导作用,倡导使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反复朗读中体会文字的表达之美,在感悟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写法,达到学以致用的能力。关注作者的表达,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引导学生走进文字,进行浸入式品读,感受体会独特之美,有效突出教学重点。
作业设计,提升生活多彩之趣 1.继续完成小练笔。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背诵课文。 3.推荐阅读清少纳言《枕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