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变老,而是变成陈年

2020-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花间星事

闺蜜在附近办事,找我一起吃饭,聊到上星期的同学聚会。友人们已经开始步入“知天命”的年纪,陆续庆生。大家感慨到了50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想到前段时间有位姐姐刚开60岁的生日派对,粉色系主题,满满的少女心,玩得不亦乐乎。虽然人家还大10岁,却感觉像十八岁那样有活力。讨论下来,之所以感受不同,主要还是心态问题。

很喜欢松浦弥太郎先生在他《给40岁的崭新开始》里写的“不是变老,而是变陈年”这句话。2007年先生接任《生活手帖》总编辑后写下了这本人生感悟,里面分享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深受启发。他在41岁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旅程,身体力行用全新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一本60多年的老牌杂志。

这句话他说要写给70岁的自己。在别人眼中的老年,在他眼里不是衰老而是人生闪耀着光芒的年纪。日积月累的经验,磨砺将成就另一个辉煌的自己。“陈年佳酿”是对酒的最高赞誉,随着时光的流逝,香气越来越浓郁,滋味越来越醇厚。他希望自己的70岁就是这样的“陈年”好物。

虽然青春岁月是会有很美好的回忆,但每个人只有一次的中年和老年也会有许多精彩。任何阶段都值得好好享受,好好珍惜。说实话不是很喜欢自己以前的样子,很多缺点,还有多愁善感。所幸成长过程中总能遇到贵人,让我学到很多,改变很多。

一直喜欢交比自己年长的朋友。岁月让人变得睿智,从容,豁达,从别人身上总可以得到很多启发。今天还聊起闺蜜的爸爸,他平时话不是很多,有次去她家玩,却跟老先生聊了好几个小时。天文地理,博古通今,还有我们儿时的琐碎小事都成了有意思的话题,至今都记得那次聊天的快乐,一直要想找时间再去。

朋友跟我说最近临睡前在听蒋勋的《细说红楼梦》。在心目中他就是一位“陈年”的长者。这些年听他的各种课程,讲座,看他写的书,微博,最近公号里推出的很多小视频,收获很大。特别是看着老师慢慢变老,越来越自在的模样,总能让人心安。

经常在门口的书店看到一位读书的老妇人,现在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不多,书店里咖啡区的生意要比阅读区好太多,所以会对她特别留意。老人家样貌普通,就像门口学校接送孩子的邻家外婆。每次见她安静地坐着读厚厚的小说,总觉得那神情极美。能够把自己的闲暇时光放在书本里老人身上总是充满韵味。

近来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向前看”,无论什么样的境遇都会过去。做好手中的事,珍惜眼前的人,保重身体,就算没有来日方长,也不会辜负当下。努力在老去的路上变陈年。岁月这条长河里,一路都是风景,希望同船相伴的人,都能找到各自期待的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