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精神,是如何影响我们写作的?
近日,在与一位前辈交流的过程中,令我对“码字”这项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似乎认知系统中某个部分开始亮起来,虽然光度微弱,但绝对有渐好之势,真真应了那句话“听君一席话,省我十本书”,所以成长路上能遇到一位好老师,真的是一笔莫大的财富,不过这样的机会似乎可遇不可求。幸运的是,能在“顺流”阶段,遇上这样一位“导师”,虽然并未“深知”,但他的些许指点,却能令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去实践,去思考,从而感悟出更深远的含义。
针对“码字”本身,我更多的是从自身的能力与兴趣出发,去写一些想写的东西,有时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有时是对某一件事情,某一本书或某一部电影的评论,有时亦会是些许感悟,是的,这些都可以有,正因为有了它们,才能充分发挥“文字”本身的记录与载体的功能。但仔细想想,又缺了些什么,而这缺乏的东西,正好是最产生价值的部分,亦是最能吸引受众的点,经过这位前辈的指点,我了解到,这一部分便是“研究”。
一篇文章的背后体现的是观点与洞见,是规律和逻辑,更是阅历与见识。所以写文章是一个带动思考的过程,两者有着“正相关”的联系,写的越多,思考的触角就延伸的越远;思考的越多,写的就更有广度。但文章的价值有时更在于“精”,也就是所谓的“深度”,这需要在“写”的背后以大量的材料积累与研究做支撑,通过长久的关注某一个领域的内容(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十年),经过知识积累,方法实践,经验反思等一系列的过程,最终以文字为载体来梳理这个领域的精华与感悟,这样形成的文章便是这个领域中实实在在的“干货”,话说“鸡汤煲久了,还是需要煮点“鸡肉”的。”
往往以“研究”为基石的文章中,写只占了三分,研究、思考与整理占了七分,所以“写作”也是有一套系统化的方法的。其中“研究”当属重中之重,那么该如何研究呢?虽然我意识到了研究的重要性,但菜鸟如我,还未能用亲身经历在文章里嘚瑟,但幸运的是,这位前辈有提到一个观念----"格物"。虽然听了N多年的“格物致知”,但一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带着“没文化,真可怕”的心情,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还好“度娘”永远不会辜负我“摆渡”的期望,在“百度百科”中,出现了如下的词义:
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穷究”之意。
对比古代大家对于“格物”的认识,比较赞同宋代理学家程颐的观点: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其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规律的一些合理观点。所以“格物”也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课题。
前辈口中的“格物”则是一种“研究”的指导理念,更着重于“精神”层面,即勤奋钻研的精神,就如“写文章”来讲,这种“格物”在于对文章主题内容的研究,包括“主题”的历史和现在,“主题”的国内外舆论、主题与其他事物的关联,乃至文章写作中的特定表达(如:标题党),从而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写文章如此,做人做事更是如此,坦白来讲,自己确实不具备这种刨根问底的“研究精神”,就像前辈当时问我之前有没有“研究”的事物时,我费尽心思在大脑中检索经历,但最终脑页面中显示的是“此内容不存在”,实为惭愧!
但朋友中具有“研究精神”的人却比比皆是,比如,F就是有名的Evernote达人,打开他的印象笔记页面,看到的是条理明晰的项目名称、分门别类的资料汇集,他的工作与生活内容都在印象笔记中体现,不仅清晰明了而且还能实现系统的“个人管理”,通过交流,得知他看了很多关于“个人知识管理”方面的书籍,印象笔记便是一个实践的工具,通过“认知+实践”,他成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并还会定期举办活动,将他的经验分享出来,在“输入输出”中,实现了他的“研究价值”。
还有最近显现出“研究潜质”的L,他是公司一个项目的产品经理,因为这个项目想融资扩大,老板需要他那边做出一套“某某项目的商业研究报告”,从而去吸引投资人,开始时他是不淡定的,因为没有经验,也没有数据支撑,这样一份篇幅庞大的“商业论文”是很难完成的,但焦头烂额的他,克服了对这事的恐惧,一步一步的去“研究”,3个月之后,终于交出了像样的作品,这份报告里面有数据、表格,有产品、技术、市场等方案、还有投资估算、财务评价等等,可谓是很全面了。看到这份报告之后,我确实很惊讶,因为这不亚于一个专业的项目咨询公司的工作。在对他刮目相看的同时,更加认定一点“很多专业都是纸老虎,我们可以凭借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由此可见,“研究”是一件多么重要的品质,背后体现了一个人的“专注、坚持与沉淀”。“文章写作”依靠“研究”可以挖掘思想的深度;“工作技能”依靠“研究”可以形成系统的经验;“专业领域”依靠“研究”可以打破限制,这是一个可以跨领域迁移的“精神元素”,在任何平地上都能起楼。所以,谈话快结束时,前辈还建议我聚焦一个“研究”的领域,花上几年的时间去探索其中的“门道”,这个领域可以是某种“技能”也可以是某个工具的应用,通过足够时间的积累,自然能迎来“融会贯通”的积极状态,我打心底感谢这场未曾预期的交谈,虽然碍于理解能力有限,未能全盘通透,却令思考的触角延伸到了一个新的领域,令人能强烈的感知到这触角背后的巨大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