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尝试学会理解、接纳与表达
碎碎念:尝试学会理解、接纳与表达
闲暇的时光,又再次把自己“丢”到了阅读当中。或许应该随手带个便利贴,然后这样就可以随时抓住灵感。启动阅读模式,好像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而表达,则要有意识、自觉地把想法在头脑里组织梳理一番、生成观点,要耗费更大的能量。
“ 除了陪伴与接纳之外,我觉得看见与理解生命(包括他者与自己的)也是一种可贵的温柔。”看见和理解,不是将自己的固有价值和观点强加到他人身上,而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的那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行为举止,理解个中缘由。但事实可能是,在没有被真正理解之前,就被判定那是错的,那是来自外界的声音,倘若你沉默,久而久之,外界的声音便掩盖了你心里的声音。冲破这些外在的枷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于是更加愿意封闭起来,“两耳不闻窗外事”,没有外界的声音,世界清净了许多,使心静如水。当能够发现自己的痛苦,一下子担子就轻了许多,直面现实,接受它,或许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不懂得如何去交流,那就通过写一行行字,去倾听自己。
当生命的碎片被一点点地拼凑起来,便会逐渐清晰可见,可触摸、可言说,于是便可放下过去那若隐若现的包袱,整顿心灵,再次鼓起勇气,在人生路上继续前行,欣赏沿途的风景。
自接触心理学以来,一直都对心理学有一种想要去继续探索的兴趣,因为想要去理解个人的心理、人生发展议题才会更多地去学习心理学,但直到阅读了《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这本书时,才更加察觉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太少了。我对“成长”这个话题感兴趣,因为学习过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因而会对个人成长比较感兴趣和敏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用联系的视角去看待成长议题。我会将心理学与个人成长联系起来。在之前的选修课当中,我选了中外影视作品赏析这门课程,我很喜欢这门课程,但是当时我的思维、心智没有像现在一样打开,那时的我是从人文角度来赏析电影,或许我的骨子里流淌的多是“文学”的血液,只能说语文这个学科的学习在我的精神上留下了太多的印记。而通过阅读《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中洪瑞斌写的《向大海进军:以李安的生命叙说反思成年男性的转化之道》这一篇心理传记学实例研究的文献,我才发现电影、人文、社会、心理是可以联系在一起的。旨趣之一,是希望运用心理学、人文社会的认识、对电影或者音乐人物及其作品的认识,去分析他们的人生生涯的规律,从而能够认识人生、认识自己,我最终的目的是这个,不论是心理学知识,还是社会学等等学科的知识,它们都是一种工具,运用他它们能够帮助我完成分析和明白人生或人的心理的工作,这种分析和顿悟让我感到快乐,当然有时候“不知是福”。从今年开始,越发感受到音乐是可以和社会紧密联系的,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感,可以是抚慰心灵,可以对现实社会的批评,我喜欢这种可以呈现出社会议题的音乐作品,这也是我会喜欢吴青峰、苏打绿的原因,最近在了解beyond的音乐,经典都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了解到薛凯琪、华晨宇的歌曲当中也有一些这样的元素。《明日之子》综艺节目邀请了李宇春、华晨宇和吴青峰作为导师,我觉得这个组合真的太棒了,这使我第一次尝试去同时认识这三位明星,在我看来,他们三位都是十分地有个性、独特,并做着自己理解中的音乐,还有欣赏华晨宇的尚雯婕也是很独特,在我看来,他们几个都是标新立异、勇于与主流社会作斗争的人物,这背后隐含的,不就是主流社会、主流体制与个人独特性及其独特性延伸出来的人生事业之间的冲突和碰撞吗?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有“心理传记学”这一心理学流派的存在,让我知道可以运用它来较为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知识,从人文角度去剖析人生历程。
《读书人站起来》当中,作者谈到自己对近代知识分子进行研究,其中运用的方法主要是个案研究,从人物心理的角度去分析。这两本书使我意识到,心理学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分析个体心理、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同时心理学也可以和文学(如人物传记)、历史研究、艺术作品分析等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