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不想来颗棉花糖(No.73)
01
“延迟满足”不是“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英文中它叫做“delayed gratification”,直译为“推迟的满足感”,是人的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就是等到合适的时间再做合适的事。比如等到新款玩具打折再入手,孩子一样很高兴。
今天想讲的不是如何获得这种自我控制能力,而是一提到“延迟满足”,大家就会想到的斯坦福大学“棉花糖实验”。
这个实验给一群孩子每人一颗棉花糖,然后告诉孩子,马上吃了,只有一颗,如果能等15分钟,就有两颗。实验人员追踪愿意等的孩子,发现这些孩子长大后成就更大,也更健康,据此得出结论:“延迟满足感”能力强的孩子,长大后更易成功。
实验靠谱,结论励志,从1966年开始,“棉花糖实验”就被大量引用,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的影子,然而,这个实验的结论在今年5月份,还是被推翻了。
原来,从2002年开始,有家叫做“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的机构,在美国招募超过900个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引入宗教、父母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孩子自身能力等变量,一路跟踪到孩子们成为青少年。
这些孩子在4岁半时,也重做了“棉花糖实验”,但研究发现,引入多变量以后,原来的实验结论不成立了,能不能抵住诱惑,只能说明孩子当时的自控力水平,和未来成功与否,没有必然因果关系。
02
当年的实验者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做实验时,只选择了90个孩子,可能为了方便,这些孩子都来自斯坦福大学幼儿园,也就是说,他们拥有类似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而社会、文化、个人素质等因素,都遗憾的被忽略掉了。
米歇尔教授2018年已经过世,不知他看到这个研究结论,会作何感想。
Walter Mischel我当然佩服这个时间跨度超过30年的心理学实验,我只是在反思,为何看到“童年自控力强的孩子,未来更容易成功”这个结论,我就彻底相信了呢?
我不是一直自诩应该拥有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变好,为什么到了“自控力”这里,就觉得只要有了它,就可以预测孩子的未来呢?
《有效学习》的作者乌尔里希去采访一位叫做戈德斯通的心理学家,闲聊一会后,戈德斯通说,看你长得挺聪明的样子,我可以测测你吗?
乌尔里希有点紧张,但还是答应了,于是戈德斯通说“请听题”:
一个老国王,打算把他治下的5个小国,分给7个女儿,可以每个小国分给任何一个女儿,也可以多个小国给同一个女儿,问,统共有几种分法?
乌尔里希画了画图,又问了几个问题,但还是觉得有点难,没能当场证明自己是个聪明人。
戈尔斯通公布了答案,5个物品(小国),每个都有7种(女儿)分配方案,那么一共就有7×7×7×7×7=75种方案。
乌尔里希后来总结,这只是个中学数学问题,但他没能理解问题的性质。他被老国王、国王的5个小国、7个女儿这些东西干扰了,没想到“简单重复抽样、可选结果、备选事件”这些数学概念。
戈德斯通总结,人们通常会被问题的表面细节分散注意力,这就是“认知的最大障碍”。
树上骑个猴
03
仔细想想,“棉花糖实验”之所以让我相信,斯坦福教授、权威专家、实验严谨的印象,都在左右我的认知。恐怕我的大脑也没勇气质疑,取样范围大不大?控制变量是否全面?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我的大脑也会犯懒,人家专家都这样说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咱只需要照做。
可怕的是,如果哪天我把这个实验用在女儿身上,万一她马上吃掉棉花糖,我会不会就此在心中嘀咕:这小家伙今后不太容易成功啊?
单位同事最近家有喜事,老婆给他生了个儿子。朋友私下赞叹,看看,他们办公室风水就是不一样,经常生男孩,你看XX办公室,都是女儿。二胎想要个男孩,得调去他们办公室才行。
请问,已经有1个女孩,再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50%。生男孩呢?也是50%。
没有孩子,要两个孩子,同性的概率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一下:男男,男女,女男,女女。都是男孩概率25%,都是女孩也是25%,所以同性概率,25%+25%,还是50%。
没有孩子,非要两个女儿,50%×50%=25%,这才是最难达到的情况。
所以,生男生女,又和风水有半毛钱关系呢?
04
把简单的相关性,错误的认为是因果关系,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归因谬误”。
比如有研究发现,每天坚持喝红酒的人,比不喝红酒的人健康,于是得出结论,喝红酒有助于健康。但为什么不是每天喝红酒的人,经济状况比较好,或者很在意健康,经常锻炼、作息规律还热爱吃蔬菜,导致他很健康呢?
太想得到原因,就会盲目归因。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会身心健康,一帆风顺,但每个孩子又都是独立个体,他们不能像物理世界的苹果一样,无论谁抛向空中,都会遵循一定规律落到地上,继而非要发现什么必须遵循的育儿规律。
棉花糖实验被推翻,不能证明专家的话都不可信,心理学就是个不靠谱的学科,-只能证明盲从,才是真的不靠谱。*
我天然地不喜欢一些心理分析,非要把某个人现在的性格缺陷,归因于童年的不幸。你现在哪里不对,是因为你妈当年哪里不对......
拜托,都是成年人了,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的现状负责吗?把责任推给当年的父母,现在就可以无所作为了?
如果我们能理解当年育儿观念落后,有客观因素限制,父母不是故意的,是否会就此接纳,从此把注意力放在改变自己的当下?
影响我们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棉花糖实验的波折,让我也有点释然,因为我总是担心自己某方面的无知,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现在来看,育儿观念,恐怕并没有什么“必须”“一定”要遵循的条条框框,时刻警醒大脑犯懒以及认知障碍,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所需条件,只要不涉及安全、道德等原则性问题,大方向保持不出错,孩子是会茁壮成长的。
不要低估了孩子,也低估了自己。爹地已经尽力,剩下的看你的了。
想吃棉花糖?我觉得你长得挺可爱,就再给你一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