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三)
(接上文《【文言文翻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二)》)
复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行菩萨 道时。所发大愿及彼佛土功德庄严。我若一劫若一 劫余说不能尽。然彼佛土一向清净无有女人。亦无 恶趣及苦音声。琉璃为地。金绳界道。城阙宫阁轩窗罗网皆七宝成。亦如⻄方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等无差别。于其国中有二菩萨摩诃萨。一名日光遍照。二 名月光遍照。是彼无量无数菩萨众之上首。次补佛 处,悉能持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正法宝藏。是故 曼殊室利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愿生彼佛世界。
又对曼殊室利说:“这位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修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所发起的宏大心愿以及他的佛土都功德庄严,(这些功德庄严)我如果说一劫之久或比一劫更久也都不能说尽。他的佛土从来清净没有女人身,也没有恶趣以及痛苦的声言声音,用琉璃作大地,用黄金做成的绳子作为道路的界限,城墙阙宇、宫殿阁楼、轩窗罗网都是用七宝做成的,也如同西边的极乐世界,功德和庄严相当,没有差别。在这个国土中有两位菩萨摩诃萨,一位名为日光遍照菩萨,另一位名为月光遍照菩萨。(他们二位)是那儿不可计量无数多的菩萨们的最尊,仅次于那儿佛土的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他们二位)都能受持这位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正法宝藏。所以说,曼殊室利,各个有正念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等,应该要发愿生往这处佛世界。”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师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有 诸众生。不识善恶唯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 愚痴无智阙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乞者来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 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 有情从此命终。生饿⻤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间曾得 暂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故。今在恶趣。暂得忆念彼 如来名。即于念时从彼处没还生人中。得宿命念畏 恶趣苦不乐欲乐。好行惠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 无贪惜。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 况余财物。
那个时候世尊又告诉曼殊室利童子说:“曼殊室利,有许多众生,不能分辨善恶,只怀着贪婪吝啬的心,不知道布施以及施舍果报,愚钝呆痴没有智慧,缺乏信根,多数聚集财富宝物并勤奋地加以看守保护,见到行乞的人过来他们的心里就不欢喜:假设是不为自己获得利益而去行善布施的时候,就如同割掉身上的肉一般深刻地生起疼痛怜惜;又有不可计量的吝啬且贪得的有情识的众生,积累聚集资产财宝,在他们自己身上尚且不去受用(这些钱财),更何况能够和父母双亲、妻子儿女、奴才婢女,以及前来行乞的人使用。这些有情识的众生,从他们自己生命终结开始,(将)转生在饿鬼或畜生界。由于(他们)往昔在人间曾经能够暂时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的缘故,现在在恶趣中,暂时能够回忆念起这位世尊如来的名号,于是马上从那个世界地方消失,重新回归到尚且还生活着的人间身体内:(他们)得到宿命的念头(后),害怕恶趣的痛苦,不再以欲望和廉价的快乐作为幸福,喜好行善布施,随喜赞叹布施的人,对一切的所有物都没有贪婪吝惜,渐渐地尚且能够用头脑、眼睛、双手、双脚、献血、捐躯、贡献身体的器官来布施有需求的人,何况剩下的财富宝物。”
复次曼殊室利。若诸有情。虽于如来受诸学处。而破尸罗。有虽不破尸罗而破轨则。有于尸罗 轨则虽得不坏然毁正⻅。有虽不毁正⻅而弃多闻于 佛所说契经深义不能解了。有虽多闻而增上慢。由 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谤正法为魔伴党。如 是愚人自行邪⻅。复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大险坑。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趣流转无穷。若得闻此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便舍恶行修诸善法。不堕恶趣。设有不能舍诸恶行修行善法。堕恶趣者。以彼 如来本愿威力。令其现前暂闻名号。从彼命终还生 人趣。得正⻅精进善调意乐。便能舍家趣于非家如 来法中。受持学处无有毁犯。正⻅多闻解甚深义。 离增上慢不谤正法。不为魔伴。渐次修行诸菩萨行速得圆满。
又对曼殊室利:“如果各个有情识的众生,虽然在如来(处)受持各个研习修学的佛法,却破坏了善戒;有的虽然没有破坏善戒,但破坏了清规;有的精进持戒,那么虽然得到了不坏,但正见受到了毁坏;有的虽然正见不受到毁坏,但对佛经的渊博多闻却忘弃了,对于佛所说的契经中的甚深奥义不能够理解了然;有的虽然对佛经有广博的学识领悟,但是以自己证得增上之法等而起傲慢心。因为“增上慢”覆盖蒙蔽心智的缘故,(于是)标榜自己是对的而他人是错的,嫌疑诽谤正法,和魔道结伴同流、沆瀣一气。这种愚痴的人自己走向邪恶邪见,还让不可计量的千万有情识的众生堕落到极度危险的坑害中。这些有情识的众生,本来应该在地狱转生,成为畜生、鬼道,流连返转没有出头之日,如果能够听闻这位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舍弃恶行,修行各种善法,不再堕落到恶趣当中。假如有不能舍弃各种恶行去修行善法,堕落到恶趣里的人,通过这位世尊如来本愿的威严神力,让他们先前在现在暂时听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从他们生命终结时重新返生人道,获得正见,精进修行,常常能让心灵获得幸福欢喜,于是能够舍弃天伦的小乐,在无所住的如来的法中,潜心修行,研习精进,没有毁坏或触犯,持立正见,广博学识,能够理解非常深奥的奥义,远离“增上慢”,不诽谤正法,不和魔道朋比为奸,渐渐地修行各个菩萨行,速速获得圆满。
(下一篇:【文言文翻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