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书评
这是一位美国作家Gabrielle Zevin(1977–)的第八本小说,这是一本以书为中心,设置与书有关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书,读之,触动颇深。
此书何以呈现出一种让人爱不释手,手不释卷,欲罢不能的魔力?
何以让一位势利刻薄的卖书人蜕变为一位慈爱的父亲?
何以让一位退休警长蜕变为一位卖书人?
首先,我想或许是章节设置的巧妙。作家打破常规,借用13个书名为章节小标题,将主人公写下的书评作为情节发展暗示。
其次,我想或许是人物的设置。艾丽丝岛上的唯一卖书人A.J.费克里,图书销售代表阿米莉娅·洛曼,A.J.前妻妮可异常爱书,认为“没有书店的小镇算不上个小镇”,和A.J.一起开了书店,A.J.前妻姐夫丹尼尔·帕里什是一位小有才气的作家,但只有处女作《苹果树上的孩子们》受欢迎。其妻伊斯梅偷走A.J.的珍本《帖木儿》,给丹尼尔的情人玛丽安·华莱士(被丹尼尔仅有的一点才华所迷惑,误入歧途),然而玛丽安将2岁的小女儿玛雅放在书店(便条上,玛丽安希望女儿能在书的世界里长大),独自跳海身亡。警长兰比亚斯以前不爱读书,后受卖书人A.J.引导,慢慢爱上阅读,产生与妮可相同的思想–“没有书店的小镇算不得个小镇”,后在丹尼尔和A.J.离世之后,与伊斯梅一起经营书店。
第三,环境的设置。主人公生活的艾丽斯岛似乎是一座孤岛,与外面世界来往不便。这或许象征着爱书人少之又少,深处孤岛,被不爱书人的海洋所包围。交通不便,象征着爱书人这条路并非一马平川。尽管如此,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亿万年前,我们就紧紧相依,从未分离。
第四,情节的设置。第一部先以《帖木儿》被盗,引出玛雅的奇迹般降临,玛丽安·华莱士投海自尽。然后以A.J.与阿米莉娅的婚礼为导火线,引出伊斯梅与丹尼尔的深度对话,车祸后,品行不佳的罪魁祸首丹尼尔最终不幸身亡。第二部A.J.由一个势力刻薄的卖书人蜕变为一位慈爱的父亲,他鼓励着玛雅进行文学创作,给予想象其生母之死的短篇小说《海滩一日》以高度评价。接着,警长兰比亚斯与伊斯梅走到一起,兰比亚斯发现了伊斯梅的秘密,当得知A.J.身患绝症–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引导伊斯梅自首归还,拍卖《帖木儿》,筹得七万两千美元,刚好支付手术费用。但是术后,A.J.的世界逐渐远离阅读和言语,最后还是撒手人寰。兰比亚斯与伊斯梅商量,接手小岛书店,成为新一代的文明传播者。小说首尾呼应,开篇写阿米莉娅去小岛书店向A.J.推销文学图书,结尾写新的图书销售代表雅各布向兰比亚斯推销犯罪图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感人的主题。书,让人类变得更美好。因为玛丽安遗言称希望玛雅生活在书的世界里,所以势利的卖书人A.J.收养了玛雅,并慢慢地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父爱,竭力培养玛雅成才,鼓励玛雅进行短篇小说创作。因为对爱书人的怜惜,A.J.走出萎靡颓废,赢得了聪明可爱的爱书人,甚至是写书人女儿。因为双方对《迟暮花开》的喜爱,A.J.赢得了人生精神伴侣,从此人生路不再孤单。因为兰比亚斯常到书店看望玛雅,受A.J.的引导,也爱上读书,并主持了“警长精选读书会”,号召警察读书,蜕变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爱书人。兰比亚斯把伊斯梅看作一本关心人的书,感动了伊斯梅,赢得爱情。此时,作为爱书人的兰比亚斯还成功引导了迷途的伊斯梅回归正道。这就是书的力量! 书,关联了主人公的爱情、亲情和友情。我们离不开书,离不开精神生活,离不开灵魂旅行。
最后的最后,忆及A.J.母亲带来电子阅读器作为圣诞节礼物那一章,影射时代的发展对纸质书籍的冲击,作家借A.J.之口流露出自己对此极度不满。还影射了现代的“低头族”不分好坏,看一堆垃圾书,大众口味的书籍肯定一路畅销,势必会对优秀文化的传播极其不利,导致文化文明逐渐沦丧。该现象确实亟待引起文化当局的重视和思考。
书,乃人类之精神食粮,乃人类进步之阶梯。茶余饭后,不妨捧一本书,嗅其芳,悟其理,品其智,考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