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读书自以为诗

林甫及《山园小梅》赏析

2023-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空谷道人

钱塘林逋字君复,“和靖先生”诗名姝。

祖上福建迁奉化,亦有一支居西湖。

世代为官高学养,书香门第而奉儒。

林逋少孤通百家,性格恬淡而好古。

漫游江淮书画绝,四十之后而独处。

隐居西湖孤山上,梅妻鹤子而结庐。

不是终生不曾娶,而是妻亡情专注。

二十余年不入市,泛舟与僧常接触。

丞相、郡守敬其人,也来唱和深注目。

范仲淹与梅尧臣,还有皇帝赐米粟。

梅妻鹤子是后来,先前定有伤痛处。

清代嘉庆林则徐,主政杭州重修墓。

古迹发现一块碑,记载“和靖”最清楚。

推测文字曾娶妻,具体情况难描述。

确有后裔收兄子,“林宥”甲科官显著。

隐居终生诗画字,随就随弃不留住。

有人窃记三百首,孤峭浃澹奇句出。

诗境清冷幽静远,不慕荣利与世禄。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金谷年年”“花落处”,“乱生春色谁为主”。

“又是离歌”“王孙去”,“南北东西”“长亭暮”。

读诗如同见其人,云闲鹤野山不孤。

杰作当世动京城,《山园小梅》传千古。

写花原本是写人,人与梅花不可分。

“众芳摇落独暄妍”,梅花脱俗不偶群。

百花凋谢缘畏冷,迎寒傲雪梅精神。

“占尽风情向小园”,拟人手法寄意深。

小园风光处处美,处处美景梅迎春。

取于古意不同象,如此艳丽颇可亲。

“疏影横斜水清浅”,形态姿色看得真。

离开枝朵写形影,水清如镜无波纹。

以虚写实相衬映,偷得梅花水中存。

视觉嗅觉融合妙,“暗香浮动月黄昏”。

“黄昏”月好朦胧色,香气迷离亦可闻。

恍恍惚惚无触觉,缈缈茫茫入腹深。

背景阔大花被染,天高地迥觉温馨。

“霜禽欲下先偷眼”,着一“偷”字鸟如人。

喜花爱花更敬花,梅花洁如白鹤身。

不敢直视景仰惧,顾盼神飞慎接临。

引出联想是推断,“粉蝶如知合断魂”。

春寒料峭本无蝶,凭空假设亦有根。

文学形象贵创造,情作笔墨画面新。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狎”字展玩欣赏好,和谐相处不拘谨。

“微吟”情态是中和,作者不是狂放人。

别于世俗是“不须”,载歌载酒众王孙。

梅花亦可称君子,冰清玉润通我魂。

灵犀敷彩挥毫墨,和靖下笔字字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