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大夫到亿万富豪,冯唐:避开2个坑,换工作没你想得那么难
和一位靠稿费吃饭的朋友聊天。
我说:“最近好难,根本写不出像样的文章。”
他说:“知足吧,好歹你没有脑子一抽,辞职做了全职。”
其实,谁又不曾有过“一走了之”的冲动?
然而,如果辞职有用的话,怎么还会有人,宁可被老板骂、被新人欺,仍忍气吞声地坚守岗位呢?
难道他们不知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道理吗?
大家好,我是职心眼儿,今天我们聊一聊:让“转行”稳赚不赔的秘诀。
1996年,一个25岁的小伙子,拿到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顺利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妇产科医生。
可没过多久,他就后悔了!
小伙子主攻的是妇科肿瘤方向,几年来,眼睁睁看着60多位患者去世了一大半,自己除了安慰,给不了他们任何实质性帮助。
直面死亡的经历让他很受触动,而那种“束手无策”的无力感,更是让他痛苦不堪。
最终,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做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从头再来!
那一夜,他大醉了一场:喝了吐,吐了喝……然后,第二天起床,开始备考!
最终,他以托福满分,GMAT 750的成绩,到埃墨里大学读了MBA。
毕业后又入职麦肯锡,在外企当高管,回国创业,期间还抽空写了16本书,登上了作家富豪榜……没错,这个小伙子,就是那个“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冯唐。
蜻蜓首席制作人郭亮曾这样评价他:
一个伪装成情色作家的管理专家,一个受过麦肯锡十年训练的曾国藩死粉,一个妇科医学博士出身的投资界男神。
在外人看来,冯唐智力超群,干啥啥成,但在《冯唐成事心法》一书中,他坦言说自己“是个心很虚的人,经常没有自信”,之所以能多次转行成功,全凭2个心法。
如果你刚好想换个工作,换一种活法,又苦于没有稳妥方法的话,不如就跟牛人冯唐学习下,避开2个误区,便能稳扎稳打地走向成功,花最少的力气,赚到更多的钱!
第一件事:不为钱转行。
你可能会说,别听冯唐说得冠冕堂皇,他弃医从商还不是因为大夫赚得少?
的确,谁换工作都是想“越换越高”。
但,医生可是越老越值钱的职业啊!冯唐不可能不知道,可他仍然选择了裸辞,为什么?
哈佛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伊瓦拉博士曾有过一个比喻——
一个女人抱着石头游泳,越游越吃力。
岸上的人都劝她赶紧扔掉石头,而她却固执地一定要带上这块大石头。
结果,直到沉入水中的那一刻,她还在喊:“我不能扔,这石头是我的!”
同样的,如果你始终把“薪水高低”当成“转行”的评价标准,就跟“抱着石头游泳的女人”没什么差别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扔掉石头即可,而你却要死死抱住,绝不松手。
结果自然是失败。
“可我总不能越跳越差吧?那样旁人会怎么看我?”
冯唐说:真正决定我们要做什么工作,或者要不要转行的,不是你的现状,更不是你期待的薪金水平,而是由“你眼中的自己”决定的。
换句话说,你不能因为“要和别人比”而转行,而是真正地认真思考下:我到底要成为怎样的人。
比如,冯唐曾说,他的理想就是要出名,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
所以,当他发现自己对患者的病痛无能为力时,辞职是必然的选择。
后来,他进入商界,当高管、创业、做投资人、写书,都与“出名”的定位非常一致。
你的人生,该怎么走,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一旦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底层价值观后,一个会计很可能会转行给孩子做玩具;文学教授也可能成为股票经纪人……毕竟,这才是他们最有热情,最能持续投入的工作,取得成绩只是早晚的事。
所以,现在请你不要再想“我能做什么,什么样的工作能多赚钱”了,而是用心地去【发现自己】。想清楚后,你的最佳转行时机,就到了!
第二件事:不要规划未来。
很多人在决定要“转行”后,总会找来亲戚朋友询问,上网做各种测评,甚至花钱请职业咨询师……其目的无非是要找到“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事情” 。
然而,冯唐却说,这种做法根本没用!
你擅长什么,你喜欢什么,都是基于“过去的你”而得出的结论。
而至于转行后,你做什么能成功,是未来的事情。
过去,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未来,则有无限可能!
用过去框定未来,你很可能会再次陷入“职业陷阱”,更不用说在新岗位上有所建树了。
那该怎么办呢?
斯坦福大学的马库斯教授曾提出一个“可能的自我”概念,用来给“转行”定位,非常实用:你可以通过尝试多个“可能的自我”,来塑造真正的自己。
就像冯唐,他想做个“有价值的人”。
可怎么能“有价值”呢?谁也说不准。
于是他从零开始尝试,先通过考试迈出国门,一脚迈进商界。
毕业后又通过校招进入了麦肯锡。
麦肯锡公司有多牛,就不用我多说了。《科学》杂志曾戏称:如果上帝决定重新创造世界,他会聘用麦肯锡。
然而,公司虽然牛,但每半年一次的考评,每两年至少淘汰50%员工的规定,也相当残酷。
“半路出家”的冯唐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尽快尝试出自己的出路。
他当时最大的客户,是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生产商,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中集集团的集装箱产量,已经占到全球份额的一半以上。
服务这种“大客户”,冯唐并没有停留在“边边角角”的优化上,而是大刀阔斧地给对方制定了新产业方向,建议其开展多元化业务。同时,压缩集装箱收入比例到40%以下。
没过多久,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集装箱行业周期性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大量生产线停产,整个航运业都受挫严重。
这时再看冯唐的多元化战略建议,不仅增强了中集集团抵御风险的能力,更是帮它成功渡过了这场危机。
9年后,冯唐就做到了麦肯锡中国的董事合伙人。
2009年,冯唐又跳槽到华润集团。
3年后,他带领华润进入世界五百强的前200名。
2年后,他组建的华润医疗,成为国内最大的医疗集团。参与股改并收购5家公立医院,5家新医院在筹划建设中,总资产接近100亿。
……
转行后的冯唐,真的是越来越顺,越来越有价值!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一次次的大胆尝试。
自己的未来,不需要别人来定义,也不需要“过去的自己”来定义!
唯一有发言权的,恰恰是未来的你!
所以,现在请你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列出所有你觉得自己未来可能的样子。
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去尝试、去试错。
最终,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做到极致,还愁不能成功吗?
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学冯唐的“裸辞尝试”。
毕竟,转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果一开始就破釜沉舟,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你不妨采用一个“小范围低成本”的尝试方法——在工作之余,做一份喜欢的兼职,从而看看自己到底能不能做。或者,参加一些感兴趣的职业培训。
这样一来,你基本就能判断出新的机会的可能性,为以后真正的转行,打下基础与铺垫。
03 写在最后
所谓“转行”,专属于那些对未来还有期待,对自己还未放弃的人们。
然而,在梦想与实现梦想之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首先,你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成为怎样的人;
然后,你还要【行动起来】不断地尝试、失败、再尝试……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另外,你还要做好【吃苦】的准备。
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就说冯唐大神——
自从进入麦肯锡,每周都要至少工作80个小时。
工作不到10年,光国航里程就接近100万公里,相当于环绕地球连飞25圈。
开电话会议,他能把手机电池打干,隐约闻到左脸被烤熟的人肉味道……
同样的,心眼儿虽然没有专职做自媒体,但也是从一个稳定的职业赛道切换到了互联网上。
从此便 “不能慢,不能停”,虽然辛苦,但也治好了长久以来“焦虑”老毛病。
还担心什么中年危机啊,现在的每一天都是危机,干就对了!
所以,你是否有换工作的打算呢?
或者,你有哪些转行的经验,能跟心眼儿分享呢?
欢迎留言,我们讨论区里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