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日课》思维锻炼笔记-05-你会跟谁结婚
概念------------
案例------------
问题------------
我的文字------------
作者得到------------
小例子及结论----------
正文
咱们日课去年有篇文章叫《你会跟谁结婚?》,提到经济学家的数据显示,现在美国的婚姻中“强强联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高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结婚,高学历者和高学历者结婚。
经济学家很无奈,我们也无语了。在那篇文章的留言区,我们搞了个行为艺术,只放出了一位读者的留言 ——
我们表达了态度,但是问题还没解决。婚姻大事,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今天咱们来更深入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要说的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昨天的一篇专栏,标题是《你属于哪个浪漫体制?》( What Romantic Regime Are You In? ) 。
布鲁克斯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咱们读者可能也比较熟悉,《社群动物》、《品格之路》这些书就是他写的。可是自从特朗普当选总统以后,他就好像疯了一样,几乎写的所有文章都是骂特朗普的,简直没法看。
昨天,也就是3月7号,我看他终于写了一篇正经文章,也就是这篇谈婚姻的,而且写得很不错。
首先是有一个从小在俄罗斯长大、16岁移民到美国的女作家,叫波利娜·阿伦森(Polina Aronson),对美国人的爱情婚姻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阿伦森说,俄罗斯人认为爱情是个上天注定的东西,爱情来了你就无法抗拒,人们为了爱情愿意做出牺牲,甚至可以承担痛苦,总之是所有事情都应该为爱让路。
但美国人可不是这样。阿伦森发现美国人特别讲究“选择”。美国人寻找恋爱和结婚对象,会特别理性地权衡比较 —— 对方能不能满足我的各种需要?我在这段关系中能不能舒服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就好像自己是在挑选一件适合自己的商品一样。
阿伦森就对美国人这个婚姻观持批评的态度。她还说,美国人过分强调自我了,有很强的边界意识,特别不愿意依赖对方。阿伦森说美国人这种“自立自强”,是不是太夸张了,人在婚姻中难道不就应该互相依赖吗?
那么布鲁克斯对此有感而发,他把俄罗斯人的婚姻理念称为“命运体制”,把美国人的婚姻理念称为“选择体制”。
说到这里我真是很想补充一句。其实除了这两种体制之外,某些中国家长们的婚姻理念也是一种体制,也许应该叫“指标体制” —— 这些家长给子女挑选对象,都是按照一系列量化的硬指标来的:工资多少、学历多高、身高多少、年龄多大。美国人虽然讲理性,但至少没有那么直白,而中国家长则直接把人指标化了。
当然,大多数中国人也不是这个态度,咱们还是少谈中国体制。那么俄罗斯体制和美国体制,哪个体制好呢?
布鲁克斯说,都不好。“命运体制”太过草率了,但是“选择体制”也太现实。美国人真的把婚姻市场当成了“市场”,挑选适合自己的,同时也被别人挑选 —— 如此理性,可是结果并不理想。很多人挑花了眼干脆不结婚了,在30岁以下生了孩子的女性中,超过一半都是未婚妈妈。
布鲁克斯说,你去考察那些携手走过大半辈子、婚姻幸福的老夫妇,你会发现他们的婚姻既不属于“命运体制”,也不属于“选择体制”,而是属于“ 契约体制 ”。
在契约体制下,婚姻是一个承诺。为了实现这个承诺,双方都需要改变自己。
你不需要在婚姻市场里翻来覆去精心挑选另一半。契约体制认为婚姻有一定的偶然性,你可能偶然遇到一个特别心动的人,说结婚就结婚了。但是请注意,相爱和婚姻这一步,并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第二步,也就是双方如何把这个婚姻关系维持下去。
布鲁克斯说,你们两个人得建立“我们”这个概念。从此之后,在生活中的优先级,你们两个人的* 关系 *是排在第一位的,排第二位的是对方的需求,而你自己的需求只能排第三位。
契约体制认为双方结婚以后,不应该过分强调个人独立性,而应该互相依靠。
那么这个“契约”的意思,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一旦当婚姻出现危机的时候,双方要知道不能轻易退出。解决危机的办法是再深入一步去挖掘双方的关系。
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呢?我生活得自由自在何必非得结婚,受这个契约的束缚呢?就比如说我,结婚以后在家里的地位越来越低,有了两个孩子,目前排名第四。我图什么呢?
布鲁克斯说,婚姻并不仅仅是两个人在一起,还有更高的目的,就像我们经常提到的那个“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最显然的更高目的是孩子,照顾孩子需要两个人的努力。
但是还有一个比孩子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我们要通过婚姻关系,去增加自己的“可爱度”,也就是loveliness. “Lovely”这个词咱们以前讲亚当·斯密的时候说过,在这里并不是小孩那种聪明可爱,而是“值得被爱”的意思。
说白了,就是一个结了婚的人,会慢慢变得不那么自私了。他学着去爱别人,自己也就变得更加值得被爱,他就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归根结底,契约体制的出发点,就是爱比自私更有价值。做事永远都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那种生活其实没什么意思,搞不好还是个自我窒息的过程。学会爱别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我的评论
我上周正好看到一个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的王智波和李长洪,去年发表的一篇经济学论文,叫《好男人都结婚了吗?—我国男性工资婚姻溢价形成机制》。这篇文章使用统计方法,把各种可能的相关因素 —— 比如说年龄之类 —— 都排除在外,发现处在婚姻状态的男性,比没有处在婚姻状态的男性,工资高了6.8%。
那你可能会说,肯定是挣钱多的人才能找到老婆 —— 而这个研究恰恰就是说不是这样。事实上,结婚三年以内的男性并没有这个工资溢价,是三年以后,处于婚姻状态的时间越长,男性的工资越高。研究者甚至发现,这个溢价不能用“结婚以后有人照顾自己”解释,也不能用“男人结婚以后责任感更强”解释。
真正左右这个溢价的,是他妻子的素质。研究者的结论是一位高收入和高学历的妻子,对丈夫有个“相夫效应” —— 说白了就是男人跟她结婚以后,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了,所以才获得了更高的收入。所以不是好男人都结婚了,而是结了婚才变成好男人。
这是经济学家搞的统计研究,只能使用可观测的变量,所以谈的都是收入、学历这些“硬指标”。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这个研究说的其实就是布鲁克斯说的那个“婚姻的更高的目的”。
|由此得到
我看这个“契约体制”并不仅仅是一种婚姻观,对任何严肃的事业如此 —— 得有点“commitment”,也就是讲讲承诺和献身。整天问自己喜欢什么,永远都在做选择,没有长性,这种生活其实并不愉快。自己亲手创造一个更好的关系,一个更好的事业,乃至一个更好的自己,这种成就才最值得追求。
我的感想
三种体制婚姻体制:命运制、选择制、契约制分别归属三种不同的价值观。
命运制所呈现的价值观,是“宿命论”。宿命论的假设是:人类没有自由意志;即,一个人一生当中经历的所有选择、所有过程都是提前设定好的, 都有固定的命数。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甚至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生观。荧幕上诸多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其基础价值观都是宿命论。
但这显然是不好的,理由很简单——任何消极的人生观,最终都只能产生同样消极、甚至悲惨的生活。
第二种,自由制所呈现的价值观是“人文主义”;它的假设是:“自由之上”。民国时期流行的一句从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一书中翻译过的来的经典名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就是这一观念最好的写照。
当然,这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凄美的、非理性的极端自由主义观念;并不适用于和平社会。但我们可以由此得到“自由至上”的本质,就是“绝对自私”。也就话说,如果一个人说他是“自由主义者”,并强调他的理念神圣不可侵犯。那么你就可以把他的话翻译成:他是一个极端自私的人,且不会为任何理由放弃自己的自私。在这种前提下建立的婚姻,显然不会幸福。
最后一个婚姻制度——契约论,之所以是三种制度中最好的一种,是因为它所信奉的价值观是“情爱至上”——对家人的感情、爱护胜过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当然是相当理想的一种婚姻状态。试想,所有人都能把对方的感受、需求、想法、情绪放在第一位,爱他人胜过爱自己——这不就是我们梦想的美好世界吗?
说到这儿,我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本书《异类》,开篇第一章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坐落意大利福贾省的一个小城罗塞托小镇。这里的居民用香肠、腊肠、火腿和鸡蛋来制作比萨,做菜时喜欢用猪油;当地人身体热量的41%来自脂肪;喜欢吸烟, 且当地人没有运动的习惯……
总之,这里的人们生活放纵,与我们崇尚的健康生活理念格格不入。但奇怪的是,这个镇子上,居然没有一例65岁以下的心脏病人。这让作为一名拥有丰富经验的内科大夫沃尔夫相当吃惊——要知道,20世纪50年代,心脏病可是65岁以下男性病患的头号杀手。
为了破解这一谜题,沃尔夫从环境、基因、饮食等多个方面展开调研。最终得出结论令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罗塞托人的长寿,取决于他们生活在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和谐社会。这里的居民拥有同样的信仰,教会在安抚伤痛和团结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里的富人不浮夸,穷人不卑贱;整个社会都愿意帮助陷入困境的人……总之,罗塞托小城,就是意大利版的“世外桃源”。
中医有句话:“气顺百病消”。在这种罕见的和谐社会环境下生活的人们,会比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更加健康,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得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当人们感到内心是满足的、平和的、充满正能量的,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幸福”。
可我们并非身处罗塞托小城啊,要怎样才能罗塞托人那样获得幸福呢?答案就是“学会如何去爱”。
只有我们真正学会珍惜身边的人,把家人、朋友的感受、需求当做自己的感受、需求加以对待,我们才能获得别人同等的对待;继而实现穷尽一生所追求理想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