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份简单淳朴唤醒最初的感动
本来今天想写一写这两天在台湾吃到的食物,但是想着后面几天还会接着吃,就想决定干脆过两天吃完再来写总结。
两次来台湾给我最大的感受还是“本真”。不管是城市建设、衣食住行还是风土人情,时隔两年,看到的没什么太大的变化——都是一副平凡质朴的样子,某种程度上来说,好像八九十年代的大陆,只是要现代化很多。
我两年前来到台湾的第一站是高雄,下了捷运站后找不到订好的青旅,就随便找了个小店的阿姨问路,阿姨好像也没有听说过这种年轻人很爱居住的“旅馆”,就帮我问旁边店铺的老板,问清楚了以后还亲自带我去。当时就给了我不小的震撼。要知道,在上海的路边跟人搭话问路很多都会被当成推销……
鹿港的道路那时候在台湾吃东西,大多都是没有特别计划的,问问青旅的老板、便利店的店员、楼下聊天的阿伯,每一个人都会很亲切地把附近便宜又好吃的餐馆推荐给我。
走在台湾的街道上,路两边密密麻麻的店铺外都竖着五颜六色的侧招,让人目不暇接,人来人往中,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生活气息。
图片来源网络夜市更是如此。国内的大都市市容整治得相当严格,上海的很多夜市都被取缔了。台湾却是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夜市,而且不止一个,每一个都很好吃。什么大肠包小肠、蚵仔煎、猪血膏、炸鸡、牛排面……
夜市除了吃的,还有卖各种衣服和文创小物,化妆品,还有魔术之类的街头表演,市井的人间烟火可见一斑。
台中一中夜市当地人一般热情质朴,态度亲和,每一个店员都笑眯眯的,配上嗲嗲的台湾腔,我一个女生,听着都觉得苏苏软软,不好意思拒绝。除了服务态度,店员的专业度也普遍较高,如果要买礼品送人,店员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你推荐最适合的产品,很详细地告诉你老年人适合什么,哪一种年轻人爱买,而且不会强买强卖,购物的过程非常愉快。沿路走过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店,耳边传来的都是“请”“您”“谢谢”“不客气”之类的礼貌用语,这些简单的词我们小学就学过,可就全国范围而言,服务业从业人员真正在用的,还是少数。
第一次来台湾之前看了《晓说》台湾的部分,其实简单归纳台湾人的性格特点,“温良恭俭让”五个字足以。关爱身边的家人朋友,以礼待人,知足常乐。这种质朴,让已经在大城市快节奏下变得麻木的我们深受感动。
路边餐厅墙上的一封感谢信,措辞很传统都说最近来台的大陆游客骤减,小文青们的旅游软文也没那么热门了,但我依然觉得还是值得来台湾感受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也许可以唤起你内心已被遗忘很久的那份柔软纯真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