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梅
立冬后的第三日,天气一如春天般和煦,那本该阴冷的气息没了踪影,蓝蓝的天空一碧如洗。上苍似乎知道梅老师今日栽植梅树,生怕远来的梅树受到低温的损害,天气便分外的晴好。
这几棵来自竹山文峰乡太和梅花谷的梅树,此时静静地躺在汽车的车厢。梅洁老师满怀怜惜的看着它们,好像看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那般,脸上满是慈爱和欣喜。等到另外几棵八月桂到来后,我们便向梅老师的祖屋出发。
郧阳二桥如卧波的巨龙,把天马崖和郧阳城区南北相连,天堑变通途。暖阳下的郧阳新城,此刻正被满江碧绿的汉水所包围。梅老师深情的望着宽阔的江面,指着二桥下被水淹没的地方,叹息着说,她的故园、她的少女梦,全部和郧阳城的老屋埋葬在汉水深处。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梅老师把这些画面深深地镌刻在脑海的深处,不曾敢忘。以至于在离开故乡近三十年后再回故乡时,这个深情的女人情难自禁,用文字把她的悲苦、她的情绪全部宣泄在《山苍苍,水茫茫》这部旷世之作里。从此,郧阳这个古老的城市,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世人开始了解这座调水源头的贫困之城……
此时的汉水,早已没有昔日的奔腾咆哮之状,静若处子般的一汪碧绿让人艳羡。波澜壮阔的江面,让主城区对面的天马崖更显陡峭险峻。沿江修建的宽阔公路,牵系着归乡人的情思,望一望哟,便不再想挪步!
转入209国道,再前行十公里左右,在一个山顶的三岔路口,这里就是梅洁老师母亲的故乡,一个叫刺架岭的村庄。梅老师望着这个盛载着年少梦想的地方,不无感叹。曾经的无路可走,翻山越岭的五、六个小时的村落,现在是宽阔的柏油路,从县城回来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这个曾经贫困的村落,还有记忆中的那一脉蓝色山梁,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让她这个“归来乡人不识君”的暮年人心生欣喜。
村支书沈先生热情的把我们迎进了他经营的农家乐。好客、健谈是这位在此当了二十余年村书记给我的第一印象。他介绍着他的村庄,畅谈着带民致富的理想,那一副村强民富的蓝图让人多了几分期待。他介绍了梅家祖屋的修建过程以及将来的愿景,那将是一片被绿树鲜花所环绕的书香门第。梅老师亦憧憬着她的梅家祖屋以后的风景,“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如此闲情逸致、景物并重,那将会是怎样一幅美不胜收的景象。
在用午饭这会儿,几位梅洁老师的粉丝也慕名赶来了这里,梅老师热情的招待他们一起用餐。午饭过后稍作休整,我们一行在村书记的带领下,在冬日的暖阳下,在和熙的微风里,浩浩荡荡的拉着风景树和有机肥,来到了梅家祖屋。
这是一块神奇的地方!从梅家祖屋座落的地方平望前去,两座互相依偎于蜿蜒沟壑的山峰恰成太极双鱼之势,动静相宜,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在太极之乡有如此神奇的鬼斧神工之地势,倒也映证了太极生万物之玄妙境地,我亦对此大开眼界。
在新建老屋的一侧,我们小心翼翼地把梅树、桂花树抬了下来,在有栽种经验师傅的帮助下,移栽在了宽阔的空地上。梅老师看着这几株梅树在此落地生根,顿时情绪高亢了起来,妙语连珠的话语引得众人齐声喝起彩来。太和梅花谷的梅树今到梅家祖屋,自此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安家开花。从此以后,梅姓与梅花在此祖屋完美契合,梅花便是梅家,梅家就是梅花。相依相偎,共度风雨,共度春秋,福寿绵长。
梅老师说,梅家祖屋建成后,她将会把她毕生创作的书稿和所获得的所有证书全部放进这栋老屋,以供后人学习。梅老师深情地望着即将竣工的祖屋和已经在此扎根的蜡梅树,目光中满是希冀。这是生命另一种的诞生或者延续,不管是梅树还是文学,必将在郧阳这块土地上影响数代人。数十年后,这几株梅树将孕育出更多的小梅,这里将是芳香一片的梅花的海洋。在冬日晴朗的午后,抑或雪花飞舞的日子,在这一片圣洁的梅花丛中,手捧诗书,或唐诗宋词,或中外名著,赏梅花之高洁、阅群书之深博。心旷神怡间,耳边再传来一曲高山流水,岂不美哉?!此情此景,那可真是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在这一方福地,我们今后必将常来常往,只为心中那一缕文学的梦想。在此梅家祖屋,浓郁的文学气息,让我们的文学梦找到了方向,寻着了翅膀,向更高更阔的天空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