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王阳明3——小兔子乖乖(43)
王阳明的心学的三大理论核心分别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是阳明⼼学的逻辑起点,是其哲学的理论基础,也是他的宇宙观。
心,是什么呢?从心学角度理解,心就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吾⼼便是天理”,是说我⼼与万物⼀体,万物就在我⼼中,⽽⼼的存在也离不开万物。“心即理”的意思就是“吾性自足”,“吾心自足”,“吾理自足”,理在心上,“心外无理”。
在理解这部分的时候,我想起了荣格的人格理论。在荣格看来,人格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部分组成。意识在第一层,是我们能够觉知到的部分。个体潜意识在第二层,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个体性质的梦等。集体潜意识在最底层,包括世世代代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不同个体潜意识,他不是个体后天习得,而是先天遗传的,他在每一代中只增加极少的变异。
心即理,心外无物,结合人格理论去理解的话,会感觉到更有立体感。无论意识、潜意识,还是集体潜意识,都是个体人格的一部分,附着于每个人。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个体人格发展中,他表现为个体化的过程。心和理,也是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有些当下可以看到,有些当下看不到。
人文的东西,只能描述。所以,简单地说,心即理,可以看作是对人格理论高度概括的一部分,人格理论也可以看作是对心即理的具体化和延伸。
通过个体化发展,个体的精神由一种混沌未分的统一状态向着充分化,平衡和统一的人格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就与“知行合一”“致良知”联系上了。
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可以说是心学的方法论。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不复制了,网上有很多。我只说说自己的体验和理解。
知行合一里面蕴含着一个非常关键的词:真诚。写到这里,我去查了一下王德峰教授关于知行合一的视频,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生命情感真诚向往的东西就是你的知,因为你心向往之行动即开始了。如果你不行动,那个知的内容不能充分展开。于是行带来了知的自我完成。”
在学习心理咨询这么长时间以来,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在很多时候,认知上早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具体到行为上,却依然在重复。而在有些时候,可能某个瞬间,某句话,某个感受一出现,一下子通了,行为上的调整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这可能就是真知和假知的区别吧。心理学上,这部分应该与认知行为疗法密切相关,知行合一,也是这个疗法所追求的之一吧。
致良知,与心理学上的自我觉察和同理是相通的。关于这部分,我也想引用王德峰教授的讲述,因为确实是看了他的那个视频,我才有了些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过,刚才找了一下,没找到那个视频。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下我理解的他的意思哈。怎样做到致良知呢?他举了个例子,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个良知。首先,我们先要知道哪些是我们不欲的,为什么不欲,那么,我们站在别人的位置上去感受,如果我是对方,我也不想要,所以,干嘛要施加给对方呢?
单单这一个良知,就觉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挺难的。我反思一下自己,其实也有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到去换位思考,而是任凭自己的想法占据上风,一股脑地抛给对方。当对方不接时,又会恼羞成怒。当然,能够看到和承认这一点,也是自己的进步。看到黑暗,也看到光明嘛。
总觉得,心学里的学问深得很,继续体会和理解。真诚地期待,未来它能够带给我更多的启发,让我看到我生命里真正的“心向往之”,然后自然追随。
好像感觉有点不对劲,寄托于它物,是不是又把一些东西过度理想化了?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