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晨间日记
2024-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秋韵儿
2024.4.26.周五,晴
昨天,先生的jun校同学携夫人来玩,现在都退休了,可以走四方旅游会友,随意而行。同窗几年,友情绵延几十年,很难得。先生今天开车带他们到了红色旅游地韶山、乌石参观拜谒。这是外地来湘必去之地。作为六十年代生人,特别又在BU队奉献过多年,对伟人的尊敬之心是永远不会变的。
今天去上班,抽阅病历,发现还是有很多缺点。是不是我太严苛,太固执?也许在旁人眼里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还要我搞,我就还是这么搞。潘界宏1天前
晚上看了几个傅佩荣老师的视频,他在一个视频里说:“学儒家,处世——真诚,绝不应付任何人;学道家,自处——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转头就忘。”很有启发。
真诚待人是我的信念。我本真诚,别人说我好,是他心情好,说我不好,是他心情坏,我没有必要因为他人的好坏而烦忧,没必要为了应付别人,而让自己心情受累。好坏转头就忘。
今天和南周散文班一位文友聊天,看了他的视频号和文章,发现他的摄影作品都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拍摄,他的文章讲述的都是照片后面的故事,记录渐行渐远的传统农耕文化(农村手艺人、传统手工艺、圩场、酒馆、茶馆、农人农事等)。照片纪实、文字质朴,情感真诚,很有艺术价值。他也还快退休了,业余时间就是摄影写作。他的作品一定能结集出版。看了他的文章,就想起黄纪孝先生的乡存之书系列。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六七十年代的人,骨子里对农村的一切还是割舍不下的。毕竟我们青春前期的时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因为高考,我们走出农村,但生养我们的父母,和那片土地,还有我们的兄弟姐妹们他们还是在农村,我们在城乡之间来回奔波,经历了传统农耕时代到新农村建设的巨变,这里有阵痛、有伤感,有欣悦,有遗憾,有担忧。乡土文学创作者若能沉下去,还真有素材可写。
做系列创作是今天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