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来了

2017-01-09  本文已影响25人  renkel

第一次在[简书]发表文章,就献给了[小程序]。

不敢说自己目前对[小程序]有非常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只能说是对自己在阅读过的文章中做一个记录和总结吧。

一、小程序

今天是2017年1月9日,凌晨00:24分,[微信公开课]发布了一篇文章[一月九日,一年之约],表示[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

很快,各大媒体、自媒体和公众号都开始铺天盖地报导、分析小程序。有使用指南,有小程序推荐。

二、 我与小程序

我自己在凌晨的时候就开始更新了微信版本,并进行了试用。

之前,在12月31日的时候,有看过小程序示例。

12月27日,在朋友圈分享过[小程序设计指南]。

三、小程序的各方解读

{我是一名搬运工}

(一) 小程序想要什么-可能吧

1、What:什么是小程序?

小程序希望用即用即走的方式激活线下的弱连接场景。

小程序希望用即用即走的方式激活线下的弱连接场景。

2、 定位

接棒服务号,连接更多服务和场景。

连接新场景。

既替代服务号,又连接新场景。

3、 连接一切

连接人与人

连接人与服务

连接人与商业

连接人与物品

4、 人为的线上导流限制

无法分享朋友圈,无法通过长按二维码进入。

只能通过:

1. 线下扫码

2. 搜索

3. 朋友分享

微信在逼迫开发者尝试线下的导流渠道。

5、 为什么是线下

为了解决商业问题,获得更多的用户时间。

在线上,我们很难吧用户装进一个[小房间];但在线下,用户的时间可以被某个线下场景独占,比如等公交时,被公交站独占。

6、 想要做最短服务路径

重新定义服务路径的长度。

即用即走,触手可及,但是好的产品用户自然会回来使用。

用户的时间很宝贵,如何让用户第一次使用就感受产品的好。答案是建立最短路径。

7、场景化的最短路径

1. 缩短线下场景的服务路径

2. 缩短社群化场景的转化路径

3. 缩短协作场景的沟通路径

8、 小程序生态的3个阶段

小程序是一个生态。

这个生态希望连接更多线下场景。

生态里出现的产品,分为3个阶段:

1. 摸索与搬迁阶段

2. 工具阶段

3. 场景化阶段

9、通过小程序看趋势

通过微信小程序看创业的趋势。

待更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