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这两个字!
许多家长都抱怨自己的孩子
□ 有点声响就分神
□ 做事常常丢三落四
□ 写作业磨磨蹭蹭,边写边玩
□ 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 不注意细节,会做的题,却因为粗心大意丢分
□ 上课不专心听讲、小动作多、常常东张西望或发呆
细心观察周围的 “学霸”,你就会发现,他们并不见得比我们的孩子更聪明、更努力, 但是为什么他们学什么都快?学什么都能学好?
原因就在于,“学霸”,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好的思维,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因为习惯和思维将会陪伴孩子一生。
因此,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讲,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01
小学阶段,孩子接受正规、系统的学习,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学习习惯包含内容众多,在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基本学习习惯,其次是拓展性学习习惯,个性化学习习惯没有硬性要求。
基本学习习惯:指孩子为了适应学习生活而必备的、基本的学习习惯,更多偏重行为规范,包括:学会倾听,敢于提问,认真书写,独立、认真完成作业,善于思考,自主学习。
拓展性学习习惯:指孩子为了适应拓展性、探究性学习而需要具备的学习习惯,包括:与人合作,搜集材料,动手操作。
个性化学习习惯:指孩子自身带有明显个人特色的学习习惯。例如,通过梳理知识关系、建立结构图来记忆知识等习惯。
02
具体的有以下内容:先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 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其师,信其道。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 自学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 专心上课的习惯
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老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这过程中,尽量多理解记忆一些东西。
✪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 善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 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断吸取群芳精华,经过反复加工,酿造知识精华。
✪ 独立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老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
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 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上的内涵与外延。
同时还要培养自己能从作业,考试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的能力。
✪ 练后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五个层次
第一,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第四,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也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使零碎的知识,分散的记忆得到一个串联,从而使孩子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避免前后知识的脱离与割裂。
每天尽量把当天的东西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总的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要把有什么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拿张纸记下,经常看看,看会了、记住了才扔掉。有价值的就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 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若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同学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体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
03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三个步骤
明确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意义并了解哪些学习习惯是好习惯、哪些学习习惯是不良习惯以后,就应该自觉地培养好习惯,克服坏习惯,让好习惯伴随终生,让坏习惯尽快与你告别。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耐心发动,逐渐加速。
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
第二步: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中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走近游戏厅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
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许多同学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
培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便踩出来了!
第四步:多与老师沟通,配合学校教育
与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的表现,了解孩子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配合学校教育。就像低年级孩子崇拜“权威”,无条件信任老师,服从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此时,良好的学习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巩固。
同时,家长要向老师多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这有助于老师判断孩子学习习惯的掌握情况,便于老师安排后续工作。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和谐顺畅的家校关系,老师家长配合的越好,孩子的教育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