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风口已封口
如今的“共享”一词,经过2016、2017年的酝酿发展,尘埃落地成为商业模式中的一个新物种。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似乎所有东西都将要被共享,而共享领域的老大哥——共享单车,最近又到了一个关键的路口。
5月15日,哈罗单车公布的一份数据,让共享单车行业荡漾起新的涟漪。哈罗单车公布全国免押战略双满月“成绩单”:自3月13日全国信用免押骑行以来,截至5月13日,哈罗单车注册用户增长了70%,最多的一天新增了190万用户。目前哈罗单车已进入220个城市、200个景区。
而从2017年9月哈罗单车开始不同形式的免押至今,已累计为6000多万用户免除押金,免押总额达120亿元,哈罗单车还预计,到今年年底免押可辐射1.6亿用户,免除押金总额预计超过300亿元。
哈罗单车破冰而出
在摩拜和OFO两大巨头处处捉肘见襟的时候,哈罗单车却用2个月时间新增了70%用户,无疑证明了免除押金的威力,这应该是共享单车领域最后也是最大的杀手锏,而如今,这个杀手锏完全掌握在哈罗单车手中。
提起摩拜和OFO这对巨头,不得不让人唏嘘。从2016年的开始,共享单车行业的补贴大战、公关大战等等,一直被两位老大主导。没想到两家的处境一个比一个不如意,美团最终以35%美团股权、65%的现金收购摩拜单车;ofo创始人戴威甚至直接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融资。
而此时,哈罗单车逐渐以行业主导者的地位出现。从前一段时间免押金的发布会,再到5月15日哈罗单车亮瞎眼的成绩单。
其实哈罗单车为何能有今天的成就,原因大家都知道了,但是作为亲历者,我的感触很直接很深刻。2016年12月底,宏民参加哈罗单车的一次新闻发布会,写下《共享单车全国开花:哈罗单车要独霸二线城市》一文。不出意外应该是自媒体圈第一篇介绍哈罗单车“二三线城市策略”的文章。
说什么都不如再来看看哈罗单车发展过程:
2016年11月哈罗单车正式亮相苏州。
2016年11月5日,哈罗单车完成A轮神秘金额融资,资方有纪源资本等。
2016年11月16日,哈罗单车正式进入宁波。12月12日,进驻厦门。
2017年1月12日,哈罗单车宣布完成A+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磐谷创投跟投。
2017年6月,哈罗单车完成B+轮融资,威马汽车战略投资。
2017年10月25日,根据永安行官网公告,永安行参股公司低碳科技与钧正科技双方业务将进行合并。
2017年12月27日,哈罗单车宣布完成10亿元D2轮融资,由复星领投,GGV(美国纪源资本)跟投。
2018年3月13日,哈罗单车率先宣布“全国免押战略”,芝麻信用分650分以上者,可在全国免押金骑行哈罗单车。
古人云“乱世藏金,盛世置地”,在摩拜和ofo占据主导进行厮杀的时候,哈罗单车“雪藏”着,悄悄不断地开城作战,稳扎稳打,提高运营效率,据说哈罗单车运营数据极其漂亮,每辆单车创造的收益是摩拜和ofo的好几倍,现金流很健康。
而当别人打完了,哈罗单车出来了,实现全国信用免押金后的2个月新增70%的用户。2017年秋天,我和哈罗单车一个小伙伴闲聊,她很小心地说“我们2018年有个小目标,能挤进前三就好了”。而时至今日,哈罗单车问鼎第一似乎也轻而易举。
共享单车原本双巨头格局已被悄然打破。
哈罗单车的内功
记得2个月前,李成东写了一篇文章深扒了哈罗单车的运营内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杨磊逆袭:哈罗单车已反超ofo,超过摩拜也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情了》。
我简单罗列几条他们最新的运营进展:
在厦门进行试运营期间,哈罗单车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和支撑共享单车精细化运营的智能大数据平台——“哈勃系统”来实时监控和管理运营中的车辆,指导线下车辆运维工作,并对用户骑行记录和骑行轨迹进行大数据分析。
目前车辆延伸到3.5代,骑行更加舒适,其智能锁在网络环境、手机信号稳定的条件下,可实现0.99秒极速开锁,三代锁还搭载了智能语音系统。语音播放更为清晰,还可语音播报预警提示,比如,提醒用户“别摔倒”、“锁没锁好”等,在预约车辆后会向用户发出“我在这里、我在这里”的语音提示之类的人性化应用。
特别提一下,在哈罗单车有个部门叫做“开城作战部”,顾名思义就是开发推广哈罗单车到一个新的城市。
这个部门有一个朋友阿涛,哈罗单车比较弱小的时候,想约他喝茶聊天还很容易,如今想约他,至少要提前一个月了,因为他有一大半的时间都在全国各地“开城作战”。
哈罗单车开城作战部像装甲师团一样向全国推进,然后运营部门随后跟上,利用上述的精细化运营策略,牢牢抓住用户。
如此高精细化运营的结果就是,2017年初共享单车撕逼最激烈的时候,摩拜和OFO都在疯狂补贴甚至免费,而哈罗单车依然可以做到每天300万单。
这就是为什么,其他同行都在抵押融资、卖身、倒闭的时候,哈罗单车不仅现金流丰盈,投资人还追着投。
共享单车的收官之战
当“补贴大战”逐渐落下帷幕,市场、资本重归平静之时,共享单车的发展也要更换套路了。有个观点很有意思,如今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市场,用户总数已经趋于稳定和饱和,任何一个新的模式、新企业的崛起,很大情况下都不再是跑马圈地的模式,而是直接从别人手里抢用户。
比如美团,发展到如今这个体量,再想实现像过去一样高速的增长,除了跨界进入一个新领域,别无他法。所以美团最终的选择就是:直接从滴滴手里抢用户和市场。
同样共享单车的收官之战2018年估计能结束,但也刚刚开始。单纯的共享单车格局会形成哈罗、摩拜、ofo这样的三足鼎立局面,且基本稳定了。后面除了合并,应该不会再有新的大变量。
但是“共享单车+”,则会是下一阶段新的战端。
其实在摩拜不缺钱的时候,2017年9月,摩拜单车与首汽约车战略合作,实现在摩拜APP内打首汽约车。几乎在同一时间,哈罗单车联合与威马汽车实现“4+2”(四轮+两轮)战略合作;2018年1月份,哈罗单车和巴歌也开始“4+2”合作,用户可以从哈罗单车APP直接使用巴歌出行共享新能源汽车。
“共享单车+”,我认为这是共享单车下半场的真正玩法。道理很简单,用户出行的场景是一体化的,出门骑单车、坐地铁、上飞机、打网约车、住酒店、景区游玩、吃饭等等,这些几乎都是在同一个大的场景中发生的。
现在,就需要有一个APP来整合这些服务。终端、用户量、日活等基数最大的共享单车,无疑是最优的选择。
所以,宏民认为,未来的共享单车APP,会是一个出行综合服务平台,里面包含了单车+网约车+酒店+机票车票预订等。
如今的哈罗单车,在这方面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早在2017年6月份确立了立体化共享出行战略和大出行生态平台,如今可以放开手去实施。
在这种背景下,共享单车三足鼎立的局面肯定不会持续太久,哈罗单车加速弯道超车领跑行业呼之欲出。别看共享单车发展空间还很大,但是这个风口正在慢慢封口。
文/一篇网络创始人 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