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 轮胎的故事 爆胎 系列

海淀的故事(五十八)菜库胡同-大门董家

2023-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淀老头儿

海淀的故事(五十八)菜库胡同-大门董家

小留流第168篇

庭前背后言长短,恩来无意反为仇,

只见桃园三结义,哪个相交到白头

   上回聊过了洩水湖韩家大院儿,您猜怎么着?在洩水湖的北面还有一片老宅子,名曰“菜库”。据说清朝初期,这里曾作为皇家御膳房储备山珍海味、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的地方,因为离畅春园很近,这便成了皇家库房,一来二去菜库的名字也就叫开了。

   到了雍正,乾隆年间,皇家搬圆明园去了,菜库也闲置了,而菜库的名字却留下来了。来,咱们看看菜库在哪?

   呵,60年代的海淀小镇图上又看到熟悉的洩水湖,也看到了北边儿的菜库。嘿,果真畅春园离菜库不远,怨不得成了皇家仓库呢。

   您知道,即便后来的菜库也了不得,洩水湖的韩老说过“大董、小董一陶韩”这大董、小董说的是菜库的大门董家和小门董家。他们本是哥俩儿,分家后各得一片宅院儿,哥哥的门楼儿大,所以叫大门董家。

   来,咱们看看菜库的分布:

   这是70年代菜库航拍图,这一看菜库真大,去哪都方便,东西南北都能进出菜库,您看东边挨着香厂子胡同,北面是老虎洞,西侧挨着果子市儿和驴市口儿。

   南面就是洩水湖,菜库胡同的南口儿就在那,您猜怎么着?后来的废品收购站建在了南口边儿上,走,赶紧看看去:

   天哝,再一次看到了废品收购站。虽然这是90年代收购站的样子,但这这条街的整体格局没变。

   看这个年代的图片,有个辨别年代的小方法,可以从房子的颜色和房顶的的样式来区分它们的年代,比如50年代前,小镇上房子一水儿的灰砖灰瓦。唉,您兹要看见红色的砖头,大片儿的方瓦那一准儿是后来的事情,没看收购站就是红色的砖头儿。

   甭管什么颜色的砖头吧,反正90年代收购站还在,瞧见没有,收购站墙角的电杆子下面有条路,那就是菜库胡同南口儿,进去可到菜库,香厂子和老虎洞。

   老邻居一定记得,从这一进口儿就是慢上坡儿,胡同不宽一路弯曲着向北,大约七八十米的样子,路开始宽了,当您走到那抬眼一看啊。

   嘿,真的挺宽,因为这是个路口儿,不过继续往前又窄了,走过去七拐八拐能到香厂子,再拐俩弯儿还可到槐树街儿,北去能到老虎洞。

   看眼前这大条石的台阶儿和小院儿,据住在这里的一位老邻居-胖哥说:这大条石小院里,住着西大街红艺照相馆的摄影师-老刘头,人缘儿可好了,待人和善,常施善举,退休也早,一般人退休不是遛弯儿就是遛鸟儿,而他找到了新的营生“补路修桥”。

   怎么呢?海淀小镇的街道胡同不但曲里拐弯也总有坑洼,人家老刘头自筹资金置办了家伙事儿,购置了修路的水泥沥青什么的,每天就像上班一样,走街串巷见到坑洼就补上,一干就是许多年,还上过报纸多次得到飘扬呢,您瞧瞧,伟大的老刘头儿。

   得嘞,还说眼前这挺宽的路口儿吧,咱先回头看一眼:

   这一转身啊,嘿,脚下就是宽,我们刚才可是从那窄的地方过来的,瞧这路是不有点上坡儿。这路边还有好多大石头,因为小镇胡同、路口什么的不但多还窄,于是常搁些石头当护墙石,没瞧远处把角那立着一块儿。

   眼下有一堆呢,因为这儿有个向西的路口儿。

   明白了,这是向西的菜库胡同,出去是驴市口儿和西大街。还等什么,进去看看吧,好嘛,还没几步儿就瞧见路边有个大门儿,也是个大院子,特别老大的一片儿。

   据洩水湖的韩老讲,这里就是当初的小门董家,自打哥俩分家后弟弟就住这个院儿,由于没找到小门董家的图片,咱就不多说了。我们继续向西看看吧,

   走了大约30来米的样子,嘿,又有一个向北的路口儿,从这可以去老虎洞。

   得,我们还是先看西边有什么吧?

   好家伙,这向西的菜库胡同真豁亮,虽然这已是2000年的菜库胡同,但这胡同几百年来变化不大,只是远处的西大街盖起了图书城,白色的高楼是昊海楼。

   看眼前那个大门楼儿,就是门前停着一辆汽车那个,那曾经可是海淀的一大户,据说曾是官宦世家-酒杨家的宅院。1921年卖给了经营羊肉生意的回民马兴魁,马掌柜入住以后,这大门楼儿建的是磨砖对缝,两扇朱红大门,门下五级台阶儿,不过眼下路面垫高了已经看不到台阶儿了。门前上马石一对儿,檐檩下镶嵌门簪四个,饰有沥粉描金伊斯兰教经文。

   据说马兴魁-马掌柜人品上佳,主动出资打了一眼深水井,连通了地下水脉,好嘛,这口井水量大水质好,俗称井窝子。菜库周边百姓都来这里挑水,马家的确功德无量,人送爱称井窝子马。马家大院儿特别开阔,有房二十四间,前院儿、后院儿和西跨院的南北羊圈,就这院子在小镇算是上好的院落。

   时光流转到1964年秋的一天,我们几个小屁孩儿咕颠、咕颠跑到清华园看火车,好嘛,几个三岁的孩子走那么老远,那时间能短的了吗!这下麻烦了,小镇一下子丢了四个孩子,顿时炸了锅,家长能不急吗。

   您就瞧吧,几家子人像无头苍蝇是的满世界乱飞乱找,我大姐骑着自行车走大街串小巷,一个胡同一个胡同的串,没辙了,最后跑派出所报了案,您猜当时海淀派出所在哪?

   嘿嘿,就在眼前这个大院儿里,直到1966年,又搬到洩水湖的韩家大院儿。

   得嘞,还是说菜库吧,看过了向西的菜库胡同,这回咱看看向北的胡同,进去没多远儿又见一座大门楼儿坐西朝东,您猜怎么着?这儿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门董家。

   唉,前两天大门董家的后人-金山兄,光临了我的小店儿,我们聊的很是投机,了解了董家更多的前世今生和过往。这是金山兄展示的董家大门楼图片,门前的抱鼓石还有特写呢。

   瞧瞧,磨砖对缝的门楼儿,斑驳的朱漆大门,天呀,大条石台阶也埋进土里一半儿了。细看好嘛,居然有四个门档,想来是四品以上的爵位。金山兄证实是二品,那更了不得了。

   关于大门董家的历史渊源还是听金山兄聊吧,今天说两句算是抛砖引玉吧,据金山兄讲“文董世家”是我七世祖顶着这个“文”字,四世祖时改为“董”。

   这“親民至善”是当年“同治爷”赐给我祖宗的。您知道亲民未必至善,就是说不是每个当官的都能做到亲民至善。而海淀董家对待下人、帮工什么的特别好,冬舍棉,夏舍单,不冷不热舍钱粮,故而得到了皇上赐的“親民至善”。

   您还别说,董家在海淀口碑的确很好,为人厚道,遇灾年还开设粥场,比如说燕京大学的粥场开在黄庄双旗杆老爷庙,董家粥场开在现在当代商城那个地方,您瞧瞧。

   得嘞,让我们看看2000年的这座大门楼儿。

   时光走到了2000年,嘿,果真看到大门董家的大门楼儿,据说胡同两边大片的房子曾经都是董家的,有二百八十六间之多,您瞧瞧。

   唉吆我的天呀!快看,拆迁队上房了,咱赶紧的吧,不然都塌了。

   您猜怎么着?刚才咱们聊过的菜库老邻居胖哥,打小就住在这个院儿里,胖哥说:这条胡同有一百二十米,到北头儿曾经有个穿堂门儿,出门是老虎洞,瞧那根电杆子就是老虎洞,更远的楼房是北京大学的宿舍楼。

   瞧瞧,说的这么热闹,赶紧过去看看吧。

   好嘛,连蹦带跳的跑过了大门,回头一看啊,满地的碎砖头儿,拆的也太快了,房顶都塌了。

   不行,还得走回去看一眼大门楼儿,不然什么都看不见了。

   嘿,看见大门了,居然还看到了院子。据胖哥说:几岁的时候,他是绕世界跑,这院儿老大了,一个院儿套一个院儿,区委机关和武装部单位也在这院儿里。

   特别神奇的是一进门的大院儿,嘿,四个角各有一颗老槐树,其中一颗还挂个大钟,同志们上下班时哐、哐、哐的敲钟。

   胖哥还说:早先大门前有个影壁。

   胖哥提供的珍贵照片,小伙伴和姊妹在影壁前合影。胖哥说:这院子不但大,尤其二道门,不知叫垂花门儿还是什么,反正雕梁画栋特漂亮,门前还有一对儿石狮子,更神奇的是狮子头上各趴一小狮子。

   话说1966年的一天,几岁的胖哥正拽着石狮子打摽悠呢,忽听大门外人喊马嘶,紧跟着呼啦超涌进一大群人,呵,拎棍子的,拿铁锹的,嘴里高喊着,要砸烂一个旧世界。。。

   胖哥一看,可了不得了,一伙人拿着家伙奔他来了。您想啊,胖哥哪见过这阵仗,吓得赶紧往一边儿躲。好家伙,说时迟那时快,一哥们拎着长把大锤,抡圆了砸了过来,吓得胖哥赶紧一闭眼,耳轮中就听哐当一声巨响,把一个小狮子砸飞了,紧跟着同志们乒乒乓乓一通的砸。。。

   末末了,有人爬上了雕花门扔绳子的、栓套儿的,更多的站成一溜儿像拔河一样,大家喊着号子,一、二、三,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漫天的尘土飞扬,雕花门不见了。。。

                                                           2023年5月8日星期一 海淀老头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