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玩的骗局,千万别当真
我曾经在很长一段岁月里,对说话要负责这个概念深信不疑,这可能是因为我的家人从小就教育我,要学会负责,必须负责,负责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好人。
所以我小时候经常受骗,这里所说的骗,并非是什么反映人性险恶的骗局,就是那种小孩子之间,有点类似童言无忌的谎言,骗我做了本不该我做的事情,骗我错误的接受或是理解了某种观念的存在,他们撒谎,而我受骗,这仿佛在那段时间里成了如同家常便饭一般的生活体验,当然这段时间并未持续很久,因为我逐渐意识到,很多人,从小孩到成年人,从个人到事件,都存在着一种由不得对错,由不得是非的谎言,
这种谎言还有一个特别卑鄙的特点,就是谎言被拆穿的时候,说谎者反而会笑着告诉你,我说着玩呢,你当真干嘛?
这就会给人一种感觉,他说谎是合情合理的,
而你没上当受骗是不合理的,你戳穿他的谎言,更是不合理的。
现在的舆论风向,颠倒是非黑白并不算罕见,有些话说着玩,有些话是套着说着玩的外衣,去试探,去剖析,去诱导,总之一句话,
表面上说着玩别当真,其实是对当真的代价,
看的太清楚了。
比如情感关系之中,那些关于信任和承诺的问题,有时候就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承诺一件事,到最后因为各种理由做不到,“被承诺”的人生气了,发火了,可那个无法兑现承诺的人,却摆出一副开玩笑的语气去搪塞这件事的影响。
明明是惹人生气,到头来还要给人扣上一顶“你脾气不好”的帽子,
你说气不气人呢?
做错的人,把自己的错进行包装,包装成一种“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因对方做错而导致受到伤害,受到精神上乃至于人生发展上伤害的人,却被强行剥夺了哪怕生气的条件,这种拱火的行为不仅证明了那个做错事的人没有承担错误的能力,
也看出了这种人内心深处的卑鄙,因为一个不在乎自己伤害他人的人,往往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人。
我知道有些人喜欢开玩笑,但是真正热衷开玩笑的人,其实他们的情商是很高的,因为他们经常开玩笑,就会意识到什么玩笑是好笑的,是可以活跃气氛的,也会意识到什么玩笑是不能开的,开了不该开的玩笑,不仅不会活跃气氛,反而还会制造矛盾。
所以朋友们不妨观察一下身边的人,那些真正有幽默感的人,往往对交际上的表达方式格外慎重,而那些心里没数,做事不牢,总是用那些嘻嘻哈哈的做法来显得自己“很懂交际”的人,往往只会让周围的人更恶心他的存在:
有些试探是很愚蠢的,但试探者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试探早就暴露了自己的真实意图,与此同时他们也暴露了自己内心深处卑鄙的一面,而这一面所反映的卑鄙,
恐怕只是此人阴暗丑陋的一小部分。
说着玩的话,不当真不仅仅是因为不想被骗,而是因为说话的人,
其实根本不值得信任。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有着多副面孔,对外是一副,假装被骗是一副,真正内心的所思所想又是一副面孔。
多副面孔固然会让人有一种“活得很累”的感觉,但如果直来直去,肆意洒脱的活着,恐怕只会招致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为了生存,人们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多了,
而这些付出的代价之中,
让人看到的失望与荒唐,恐怕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