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胜天?

2017-03-13  本文已影响32人  李大伟_大不发音

现在是2016年7月18号,上海还没有出梅。发霉的东西比往常多。米柜里长着翅膀的、披着盔甲的小东西快比米都要多了。

不过今儿天气不错,微风拂面,吹散了雾霾,天空也能看出些蓝色(sai第三声)儿。

下班坐地铁回家,9号线除了人比较多之外,其他都挺好的,能掏出一本书出来看看,已经是很不错的状态了。

快到最后一站的时候,地铁驶出地面,静默的晚霞比书上的内容更迎合我的口味,合上书,放进包里,看着紫红色的晚霞,神游了一会儿。

在地铁站等到兔子,然后夫妻双双把家还。

天还没全黑,月亮银盘一般挂在东南方向上,让我想起了那句“今天的月亮真圆啊”,用来打破约会的尴尬气氛,至于效果怎么样?我也不清楚。

俩人聊着天很快就走到一个十字路口,这时候我迈不动步了,可对面并没有辣妹。

当时眼前的画面是这样的:

深蓝的天边涌起了一座云山,云山的表面像花菜。浓白色的云山出现在十字路口的正南方,在道路两旁的两幢高楼刚好形成一道边框,云山就在这道边框内不断的向上攀升。伴随云山不断攀升的是云山内部的闪电,时不时的闪电会让云山的某一座山峰突然变亮,也可能是整座云山的通体透亮。更震撼的是爬山虎般的闪电,附着在云山表面。我想此刻应该会有某电影外景摄制组在紧张的工作吧,要不然太可惜了。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粗略估计,当时已经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云山已经高到即将崩塌,闪电依然交错闪映在云山内外。

这时候看到一个忽明忽暗的点在云山山腰的位置缓慢移动,一架客机?!

也许这架客机可能离这座愤怒的带电云山还很远,但从我的视角看来,这架客机随时可能会被云山附近的闪电直接摧毁,并且不会产生太大的效果,也许只是一团火,一阵烟。而我想起当初第一次坐国际航班,看到巨大的飞机引擎时候的那种震撼。这样一架庞然大物,可以被如此巨大的自然力量轻松摧毁。

以上都是只是臆想,写了这么一大段,只为引出标题:

人定胜天?

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流行过相当长时间的口号,在知青下乡、文蛤时期达到顶峰。那时候很多运动的指导思想都是基于这个口号,比如说:围湖造田、焚山造田、大炼钢。

这其中“ 焚山造田 ”的运动,在阿城的小说《树王》里有详细的描写。小说里描写了一群城市青年去云南体验生活,后来决定烧山造天,还砍倒了当地人奉为山神的一颗千年古树。故事很简单,但是小说里描述的年轻人那种天不怕地不怕、想要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改变自然的状态确无比真实。当时全国一定还有很多其他地方也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大家都相信“ 人多力量大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办不到的事情。办成的事情是有的,比如说两弹一星。但是办砸的事情更不在少数。遵循规律来办的事情基本都会办好,但是想靠夸大的意志力去撑起一些不切实际的计划基本都会破产。

人在自然面前很渺小。

最近看过两部关于登山的电影,一部是《绝命海拔》,另一部是《喜马拉雅》。《绝》是欧美片,《喜》是韩国片,从观影角度看《喜》更能带动观影者的情绪,片中有爱情、友情、亲情的渲染,很容易让人的情绪起波澜。相反《绝》则有点反高潮,全片并没有情绪爆点,但如果组织一波登山爱好者去看的话,我更推荐《绝》,因为这部片子更接近真实,绝少夸大人意志力(并不是说人的意志力是无用的),因为在真实的自然面前,人的那点意志力真的不值一提。就像庄子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你和自然煽情没有任何意义。想要登顶珠穆拉玛峰,需要从尼泊尔出发,从第一座营地到达最高的第四营地,然后最终登顶,这其中除了登山队员每个人的努力之外,最关键的因素是山上的天气状况,如果想要顶着暴风雪登顶,结局?伊利丹的那句名言:“你们这是自寻死路!”。

所以《喜》里面黄政民演的登山队长,在队员说出“想要征服那座山”的时候,纠正了他,黄政民说“我们拿什么征服他?我们只是在得到他的允许后,在山顶停留片刻,然后立刻下山而已。”

我们不妨把视野再放开一些,看看地球之外的世界。

当运载火箭把宇航员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的时候,他们可以“上帝视角”看脚下的地球,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看着这颗蓝宝石版的星球。非常美妙的画面,但是就如同电影《星际穿越》那位老者说的那首诗歌一样,“不要温柔的走入这良夜”,脱离了地球大气层,宇宙飞船外的任何一项因素都是致命的,比如说真空、极寒、有害射线、无重力。所以大多数宇航员回到地球后,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精神方面的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精神方面的问题,程度深浅不同而已),想要验证?去搜搜看阿波罗号的那些宇航员的消息,或者也可以搜搜我们神州飞船的那几位宇航员的消息,建议用Google搜。

再讲一个伊卡洛斯的故事。

伊卡洛斯(Icarus ) 是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的儿子,与代达罗斯使用蜡和羽毛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他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遭太阳融化跌落水中丧生,被埋葬在一个海岛上。

但当伊卡洛斯的父亲替他粘好羽毛,让他拥有了一对可以飞翔的翅膀的时候,叮嘱过他:“不要因为可以飞了就肆意而为,不要飞的太高,因为飞的太高,太阳融掉翅膀羽毛根部的蜡,你会摔死。 ”

这个神话故事的男主人公名字被用在了《太阳浩劫》这部片子里,片中两艘飞船分别叫Icarus-1、 Icarus-2。

Icarus-2出发的时候, Icarus-1已经失去了联络,在什么地方失去联络的呢?在即将要到达目的地的地方。

他们的目的地是:太阳。设定的背景是太阳即将要熄灭了(内部核裂变的速度在降低,地球进入了大冰河时期),这两首飞船的目的是运载一颗巨大的核弹(集结了全球的力量制造出来的一颗超级当量的核弹)到达一个计算好的位置引爆,重新点燃太阳。片子最终的结果当然是成功了,但是本片最吸引我的点是Icarus-1的遭遇,他们的舰长在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带领全体成员自焚了,他们并不需要把全身浇上汽油,因为他们比水星更靠近太阳,是整个太阳系最靠近太阳的生物。他们只是把飞船防护罩的过滤阳光值从100%调到了0%,瞬间就碳化了。后来 Icarus-2发现了 Icarus-1,他们在 Icarus-1上面看到了这位自焚的疯子舰长留下的自述视频,他说了这一段话:

“我是平贝克,伊卡洛斯1号的舰长

我们放弃了任务,太阳濒临垂死边缘

我们现有的科技,我们所有的希望

我们的梦想,全都是痴人说梦

看到眼前的这一切,惊觉我们...

如沙尘般渺小,微不足道,我们终将归于尘土

全听天命,等着祂决定,几时要我们死

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去挑战上帝”

他说的上帝就是太阳。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已经是睁不开眼的状态,想象一下在水星轨道内看太阳,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压迫感。只能说这位自焚的舰长是被自身处在宇宙中的那种渺小、无力感所击垮,而并非他不够强大。

其实片中有多处细节表明,人处在宇宙中,精神是非常容易出问题的。所以每艘飞船上都安排了心理医生,来帮助船员客服心理问题,黑色幽默的是 Icarus-2的心理医生在飞船越来越靠近太阳的过程中,也慢慢迷恋上了被太阳的光芒拥抱的感觉,他自己的心理也产生了问题。

片中Icarus-2最终的任务是完成了,太阳重新被点燃。但是如果这是一项现实的任务,我相信几乎很难成功。

《火星救援》里马特戴蒙在火星那样的生活,绝对是非一般人可以坚持的。

不信?你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整个星球就我一个人,我能不能活下来?”。

你不必到火星,你也可以选择在地球,就像威尔史密斯在《我是传奇》中那样。

哦,对了,威尔史密斯还是带着Sam(一只德牧)一起生活的,如果把Sam带走,威尔史密斯能撑多久?

不需要那些丧尸来干掉他,就是那份孤独感,足以吞噬他了。

参见《魔兽》最后麦迪文流着泪说的那句话:“ 孤独的人太脆弱了 ”。

最后引用一段卡尔萨根关于《暗淡蓝点》的演讲词做结尾:

"我们成功地(从外太空)拍到这张照片,细心再看,你会看见一个小点。再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那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一切。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所有的猎人与强盗、英雄与懦夫、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国王与农夫、年轻的情侣、母亲与父亲、满怀希望的孩子、发明家和探险家、德高望重的教师、腐败的政客、超级明星、最高领袖、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住在这里——一粒悬浮在阳光中的微尘。

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想想所有那些帝王将相杀戮得血流成河,他们的辉煌与胜利,曾让他们成为光点上一个部分的转眼即逝的主宰;想想栖身于这个点上的某个角落的居民,对别的角落几乎没有区别的居民所犯的无穷无尽的残暴罪行,他们的误解何其多也,他们多么急于互相残杀,他们的仇恨何其强烈。

我们的心情,我们的妄自尊大,我们在宇宙中拥有某种特权地位的错觉,都受到这个苍白光点的挑战。在庞大的包容一切的暗黑宇宙中,我们的行星是一个孤独的斑点。由于我们的低微地位和广阔无垠的空间,没有任何暗示,从别的什么地方会有救星来拯救我们脱离自己的处境。

有人说过,天文学令人感到自卑并能培养个性。除了这张从远处拍摄我们这个微小世界的照片,大概没有别的更好办法可以揭示人类妄自尊大是何等愚蠢。对我来说,这强调说明我们有责任更友好地相处,并且要保护和珍惜这个淡蓝色的光点——这是我们迄今所知的惟一家园。"

暗淡蓝点。在1990年2月14日,旅行者1号摄。

人很渺小,但人可以思考。当一株脆弱的芦苇开始思考的时候,它便插上了翅膀。

2016.7.18

上海 松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