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23读最爱历史

2024-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老是要起名字

唐伯虎:风流,是苦难的表象

        一个苏州人 生于1470年 享年54岁 在诗歌方面,他与文徵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方面,他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在人格追求和生活选择方面,他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时代!

        没有人能定义你的成败,除了你自己。(这是开篇第一句话,好有力量啊,第一反应是可以拿去怼人,要是一些讨人厌自恃长辈来评论别人成败的时候,就能甩这句话去噎死他,但细想就想到了一句歌词是非成败转头空,等到自己盖棺定论的时候都是空吧,有什么不一样的定义呢,哎)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地府阳间俱相似,只是漂流在异乡。(这是唐伯虎死前写下的诗,和上文我的感触一样,都是空吧,还有一丝凄凉和无奈,就像大梦唱的,太多的错误,总在重复啊,每个人都是异乡人,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总是循环往复,没谁逃得开啊)

    青少年时期,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家庭富足,有好友有家人。然而守恒定律在命运里也是圭臬,苦难接踵而至,他一生的色彩,在24岁左右基本就泼洒出去了。(这个形容好妙啊,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意气风发到了顶点马上跌落谷底,加上他是画家,和色彩也密不可分的,真的好妙啊,可以说我人生的色彩,在18岁左右基本就泼洒出去了。这加上造句,加深影响。)人生第一次重创,老天爷收走了他的亲情群,短短时间,一家七口,只剩下了唐伯虎兄弟二人。命运要击垮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很难;但要击垮一个顺风顺水的人,太容易。后在好友祝枝山鼓励下,他夜读备考。虽然这样的他让我们陌生,但也真实啊。

      弘治十一年(1498年),28岁的唐伯虎成了鼎鼎大名的唐解元,名声大振。境遇一顺,他的疏狂也回来了,第二次重创也悄然而至。他考完会试,还未放榜,就有言官弹劾考官私漏试题给他,虽后无强有力证据弹劾成了莫须有的指控,但牵涉其中的几人,命运也就此改变,考官断送了政治前途,愤恨而死,另一人35岁死于翻案途中。唐伯虎呢,鼓足勇气回了苏州,还是无法承受命运重击,选择了自我放逐。(搁现在就是另一部去有风的地方啊,逃离都市,寄情山水嘛)

      一年后,他回到家乡。复盘1499年的科举案,也有好处,这断绝了唐伯虎科举求名之路,一位大才子正冉冉升起。要感谢明朝中端的资本主义萌芽,唐伯虎卖画为生,生活也很滋润。他看上了苏州城北的桃花坞,相继修建了桃花庵、梦墨亭等,他号称桃花庵主,还留下了“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中桃花仙。……世人笑我太痴颠,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潇洒诗句。       

        他晚年有些过气,字画卖不动了,生活穷困潦倒,但仍执着的搞创作,坚信万里江山笔下生。他已进入了哲学思辨的层次,参透放空,日渐脱离浮华现世。他追求的是真诚与率性,仅此而已。

      致敬,唐伯虎!(我不想像自小接受的教育一样,最后升华主题,再来个总结展望,就这样突如其来收了吧,挺好,唐伯虎的意义影响无需我画蛇添足,我只记下事实)

还学到了析产是指财产共有人通过协议的方式,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共同财产予以分割,使其分属各共有人所有。析产可以应用于多种情况,包括离婚、分家、继承和共同购买房产等。

另外我想到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李白的月下独酌,和唐伯虎在桃花坞留下的诗异曲同工啊,一起记加深印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