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的倾向来源于自身对食物的渴望以及对饱腹感的渴望,而且这种病症往往伴随着睡眠不足、做事低效等副作用,也就是所谓的“连锁效应”。
病患往往内心有强烈的负罪感,并且内心也强烈的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但往往会由于饥饿、习惯以及他人诱导等原因再次过度饮食,而且对象往往是垃圾食品。这是因为垃圾食品中的甜味剂、激素等成分会带来短暂的愉悦感,也就是多巴胺短时增加,所以可以推论,病因往往是精神压力过大或者某一原因对某一特定食物的需求特别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的欲望”。病患往往在暴饮暴食之后进食更多,即“破窗效应”,往往带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在强迫症患者中,病患往往追求完整性,要求吃的东西不能剩下,而且每一种食物所占的比例要大致相同。病患发病后,往往会因为强大的负罪感而去吃一些可以补救的东西,如水果、牛奶等,但事实上,这些举动无疑又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导致恶性循环。归根结底,他们的目标越是不够明确,不够坚定,暴饮暴食的行为越容易发生,也就意味着自己的目标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越低。
暴饮暴食可以说是“清醒的坠落”的一个典型。暴饮暴食的后果不是本文的重点,一下本文论述几条预防措施。
一、改变思想
我们知道,一件事情不在于它能不能做,而在于你想不想做。改变思想意味着你要改变先前的思维方式,在想要进食前等3~5分钟,利用这些时间冷静下来思考,即“三思而后行”。
二、目标坚定
目标具有引领导向作用,作为主旗手的它本身必须坚定,我们可以不制定过高的目标,相反,我们可以从制定一些小的目标开始,比如“今天晚上我只吃这一包零食”,以此类推,“今天晚上我只吃这一口零食”,逐渐向自己的最终目标进军。虽然这个过程需要克服自己内心强烈的欲望,但是实现小目标的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成就感,有时如果实在忍不住,那就需要借助外物来帮助自己了。
三、学会利用外物
即使我们不愿承认,但是不得不说在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面前保持冷静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尽量把可以引起我们欲望的东西丢的远远的,“眼不见心不馋”。其次,生活缺少了大量的食物,可能会让你感到空虚,这时我们要多为我们的生活灌输积极、有益的东西。比如,你可以在你的房间里摆满书,贴满便利贴,并防止自己进入到“零食圈”。也许我们避不开家人的善意,但是选择权最终在我们手中不是吗?只有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当自己的目标明确且坚定不移时,没有人能打乱你生活的节奏和方向。
四、了解其危害
对一个事物由满怀好感到充满厌恶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他的对立面。当你有暴饮暴食的倾向时,可以直接搜集这些食品的坏处以及这种行为习惯的坏处,如“乳腺癌”“胆结石”“脾胃受损”“代谢紊乱“肥胖”等,这些危害肯定会有某些与你的底线或者根本利益相抵触,当我们明白这种行为会让我们身体受害时,我们自然会因为焦虑和恐惧拒绝食用它们。原因很简单,它会破坏你内心根本的底线,并且可能会对你的未来生活造成影响。众所周知,暴饮暴食虽然是过量摄入,但也算不上是生活的主流,它只是我们生活的一小部分,只是我们生活中消极的一个间歇性病症,我们仍然会像正常人一样,以充足的精力投入生活,以极大的热情对待旁人。暴饮暴食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效应,而这种行为对青少年影响最严重。
仔细观察青少年患者,我们会发现,这类患者即使晚上摄入了很多,也没有在半夜起床排尿排便,更没有影响睡眠,相反的,第二天早晨仍然有强烈的饥饿感,要说明显的也只能是他鼓起的肚子。这是因为青少年的消化器官比中老年的发达得多,即使摄入过多,机体也能够迅速的消化吸收,而由于垃圾食品本身就是加重便秘的,所以即使食物消化吸收了,也不会引起排遗排泄。但毫无疑问,患者的体重依然是增加了。但是青少年处于发育期,过多的劳役这些器官无疑会加重其负担,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导致器官衰竭。在吃的同时可能会随着嚼肌的收缩与舒张,大脑细胞持续性兴奋而牵连头部间歇性晕厥,这种晕厥带来的不仅是迷梦一般的体验,还伴随着大脑某一特定部位的麻痹。此时食物给大脑皮层传递的原先积极的信号分子转化成了消极的信号分子。毋庸置疑的是,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则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导致代谢紊乱,久而久之就不是机体异常反应的事了,而是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一些不良习惯必须杜绝,众所周知,习惯成自然,当你发现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工作中时,可能发现已经无法挽救了。有些习惯不是你想不想改,也不是你能不能改,而是必须改,否则将波及终生。 然而这就会使我们白天和夜晚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偏差,暴饮暴食的同时本就腐蚀着我们的时间,消耗着我们的精力,这使我们失去了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连锁效应带来的不仅是一系列的后续反应和越吃越多的趋势,往往会伴随与暴饮暴食的性质相似或相同的事情,比如熬夜与平常关系不明不白的异性聊天,看小说,看漫画等,患者本身知道自己所做的是消极的,但却恰恰与其当时内心的冲动相符,于是就将错就错,一错到底。
这类患者往往有自己的目标,并且第二天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好像自己是个正常人,但到了晚上其消极的一面便会显露出来,但若长此以往,机体的调节能力不能及时响应主体的挥霍,副作用便会显露出来,这时便会使患者自卑,愧疚,后悔,甚至就此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认为自己就是一个颓废的人,这其实是对自身的一种误解。患者没有充分认识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只因为自己不正确的放松方式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无疑是不值当的。因为患者的连续性失误使其对自身的认识出现了迷茫,从而忘记本来的目的。但是不能否认,这类人往往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如果他们摒弃了所有自己的错误的行为习惯,便会树立起自信,重拾希望,向着积极的生活方式前进。相反的,如果不加以挽救,这类人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堕落下去,成为一个废物,如果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便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者是危险品,危害全社会,当然万事靠自己,就当我们真正下定决心去决定做一件事了,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否则你就会发现你原先辛苦维持的早已被别人拉随大劫,到那时再觉醒可能就已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了。换句话说,你可以深陷混沌,但倘若进去太久了,恐怕拔也拔不出来了。
五、转移注意力
当患者有发病倾向的时候,脑子里全都装着食物,稍有不慎,暴食倾向便会侵入你的大脑,此时如果将注意力转向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上,并剔除消极的念头,那么坏习惯自然会逐渐消除。
坏习惯需要一点点改正,良好的习惯是坚持下来的,人生路上,有的时候我们没有第二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