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意思人物

明朝崇祯皇帝为什么要裁撤驿站这种古代的“快递”机构

2019-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慕容读史

相信大家对于“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这样的古装剧台词并不感到陌生。在古代也有类似于现代快递公司这样的机构,那就是驿站。

驿站

驿站作为古代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往来官员中途食宿、换马的场所,在古代政治特别是军事战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明朝的崇祯皇帝曾撤销这样重要的政府机构,还因此导致了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给你一一道来。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御史毛羽健向崇祯皇帝汇报说:“驿递一事,最为民害。”他解释说兵部调动部队征用驿车的文书只见发出的,不见交回的。一些人将乘坐驿车的文书互相借用,一张纸经过多次涂改和修补。他还痛陈说:“差役之威如虎,小民之名如纸。敲骨吸髓,见闻心寒。”他希望崇祯皇帝捉拿这破坏驿递制度的人。

崇祯皇帝当即命令有关部门严加清理整顿,整顿后长期积聚的问题果然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可这并不是毛羽健想要看到的结果,他又给崇祯皇帝写信,认为驿递制度的作用已经非常的小,其存在的必要性也微乎其微。

崇祯

毛羽健有个亲戚叫刘懋是个有为青年。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刘懋被提为刑科给事中。刘懋对毛羽健这个愤青很欣赏,对毛羽健递交给崇祯皇帝关于驿递制度的报告也很支持。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刘懋上书崇祯皇帝,建议裁撤驿站。

刘懋不但是一位有为青年,他做事情也比毛羽健直接、有技巧、脑子灵活,他在给崇祯皇帝的上疏中说:“当今天下州县困于驿递的约十之七八,而驿递用于公务的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刘懋把问题的着眼点重点放在了崇祯皇帝一直非常关心的财政问题上,他指出,如果将裁掉驿卒的工资用在对付满洲人身上,那将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崇祯皇帝一看这既解决了政府资源浪费的问题,又解决了对外用兵军费的问题,于是当年五月下令刘懋改任兵科给事中,专门负责驿递整顿的事务。

刘懋整顿驿递的进展并不顺利,不但朝中许多大臣反对,因裁撤驿站导致成千上万的失业驿卒也加入了造反大军。刘懋最后是身心疲惫,虽然为崇祯皇帝节省了许多的银子,但是终究受不住朝中大臣和老百姓的唾骂,辞官回家。更可悲的是,他死后他的家人居然雇不到一个给他抬棺木的人。

明朝官服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毛羽健和刘懋那么积极和热情的提议崇祯皇帝裁撤驿站,真的只是单纯出于工作角度的考虑,为了政府能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该用的地方吗?查阅史料我们发现并不是。

先说毛羽健,他最初提出驿递制度的问题是源于自己的家庭矛盾。

毛羽健的妻子温氏是一个悍妇,而且是善妒的悍妇。中国古代妇女的传统美德在温氏身上一点都看不到,毛羽健自从娶了温氏后,每天被折磨的死去活来。像“河东狮吼”这种情况在古代封建社会本来是很少见的,但这种概率很低的事情还是让毛羽健碰上了。所以在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当毛羽健从一名知县升职为御史调入京城后,他每天开心的都会笑醒。

调入京城后,毛羽健真的像是脱了缰的野马,他异常兴奋,随即娶了小妾,过起了自己认为的正常人的生活。谁知有一天,温氏突然从老家赶来,给他来了个措手不及。小妾最后被温氏打死,他自己也被罚跪了一天一夜,这可是京官啊!不过当时面子上的事都是次要的,他还承受了温氏一天一夜无休止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折磨。

事情过后,毛羽健冷静下来回想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一下想到了驿递制度的问题,因为温氏告诉他,她能来京城这么快主要靠的是各个驿站的力量。可见当时的驿递制度确实有问题,“公车私用”的情况很严重啊!对于毛羽健来说,他想到的不是怎么改革制度,而是恨上了这个制度。他想到的办法就是让这个制度消失,于是就给崇祯皇帝递了个建议报告。

锦衣卫飞鱼服

再说刘懋,他是为什么呢?

刘懋和毛羽健是亲戚,他肯定非常清楚毛羽健的家庭状况和毛羽健递交给崇祯皇帝关于驿递制度问题报告的目的,所以他大力支持。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有为青年,他也想做出一番成就、升职加薪、光宗耀祖。对于驿递制度资源浪费的问题和满洲对大明王朝的威胁,他也是想要去解决的,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明朝的腐败不是他一个人能解决的,而且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只顾表面,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对于裁撤驿站的想法和行为,可能毛羽健和刘懋都有自己的理由,就是崇祯皇帝也有自己的考虑和判断,但是令他们谁都想不到的是那些成千上万失业的驿卒会加入造反的队伍,而且这里面就有大明王朝的掘墓人李自成。作为驿卒李自成失业后迅速组织起了他的同行,组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反叛大军。

李自成

驿站作为古代“快递员”的中转站,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谓马歇人不歇,在传递重要物品和军事情报时体现的尤为突出。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能吃到新鲜可口的荔枝,驿站是功不可没的。唐朝规定普通驿马一天要行180里,最快的要达到600里。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时,唐玄宗当时正在华清宫,两地相距3000里,结果6天之内唐玄宗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可见当时驿站的传递速度达到了日行500里。

一骑红尘妃子笑

这么重要的信息与情报传递机构,崇祯皇帝为了节省费用说撤就撤了。结果李自成攻打到昌平时崇祯皇帝才知道消息,要知道昌平现在是北京市的一个区,直线距离也就60里。没有了驿站,崇祯皇帝就成了瞎子和聋子,不亡国才怪,他裁撤驿站的行为也算是他自掘坟墓,加速了大明王朝的覆灭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