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语香苑书香澜梦从此再无鸟伯乐

少说话

2025-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天崖浪子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5期“少”的专题活动。

晚上多喝了杯水,总觉得是个事儿。

果然半夜时分,老房躺在床上正睡意朦胧间,下腹部忽然憋得慌有了尿意。他极不情不愿地翻身坐起,下地准备去上厕所。突然,发现有亮光在窗前一闪。

“外面有人,要干什么呢,可别是——”,老房不知怎的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的自行车正在外面。

“不会是有谁想趁夜色偷拿自己的自行车吧。”他趿拉着拖鞋,下意识地快步走到窗前向外面张望。

苍茫夜色中真就有个黑影在自己停放自行车的位置晃动。

“不好!大抵是有人要偷拿自行车。”

老房心头不由得一紧,慌乱中摸到墙壁上的电灯开关猛然下按,顿时室内灯光明亮。

那道黑影为之一怔,迟疑间抽身匆匆走开了,身上手电筒发出的光一晃一晃的,很快整个人便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中。

老房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出门一看,自行车被移动了位置,他庆幸昨晚自己发现情况并及时打开了室内的灯光,惊走了偷车人。

说来自行车不值二三百元,却是自己的宝贝物件。每天都要骑上它行走十多里地锻炼身体,居然把自己的便秘治好了,已然成了自己离不开的“老伙计”。

可是竟然有人要算计自己的“老伙计”。

那个偷车人会是谁呢?

老房不假思索,第一时间想到了眼中钉、肉中刺刘大虎。

刘大虎,小区内的一霸。年轻时胡打乱砸无人敢惹,如今岁数大了依然胡搅蛮缠,没人愿意搭理他。

自己却不知怎么地惹到了他。只记得有次去超市买东西,付款时排队紧赶慢赶抢了他的先,便看到刘大虎眼神斜视了他一眼,此后总感觉刘大虎有意无意地找自己的别扭。

比如微信上总给他发无用的消息骚扰他。或者见面时总是说话阴阳怪气地撩拨他,搅得他心不静,心烦。

而昨晚发生的事,他觉得一定是刘大虎又在起什么夭蛾子。‘这刘大虎可真是太欺负人了’,想想心里更加堵得慌,愁眉苦脸。弄得自己一连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唉!惹不起你,躲你远远的可以吧。老房想到了要搬离这个小区另找个地方,或者尝试搬回儿子家住。

黑瘦的脸蛋子,褶皱的面皮,愁闷忧郁的眼神,低垂着头。老房一副憔悴无力的模样,好像身陷苦海,在痛苦地挣扎着。当孝顺的儿子小房看在眼里,心中很不好受。

“爸,你和我妈岁数大了,别再去外面折腾了。实在不行,就搬回我这住来吧。”

“可以吗,慧敏她会同意吗?”

听到儿子的话,老房心下自然欢喜。“叶落归根”,自己都快奔八十岁的人了,回到儿子身边终究是个依靠。可是一想到儿媳慧敏,不免心里打怵。

原本儿子、儿媳结婚后,自己和老伴是和他们同住在一个院子的。十多年前当自己和老伴提出搬出去住时,儿子极力反对,儿媳也是百般不同意。

清楚记得儿媳当时哭着说:你们往外搬,不是磕碜我和你儿子呢吗,要被人家背后戳脊梁骨说我和你儿子不孝顺,家中搁不了老人,那我和你儿子在别人面前成了啥样的人。如果非要搬出去住,那以后就别再回来了。

并且儿媳举例说,屯中的王四老俩口本来和儿子在一起过,后来搬了出去单过。结果屯里的人当面背后对王四的儿子儿媳指指点点,说他们小俩口不孝顺,甚至说他们对自己的父母关系都这样,不可交往。一时间弄得小俩口声名狼藉,结果人们开始有意地疏离他们。

其实王四搬出去过,外人不知内情,老房却是清楚的。因为两个人脾气相投,天天在一起聊天,无话不说:

“年轻人过日子,自己咱就是看不惯。”一天闲聊时,王四无意中起了话头。

“怎么呢?”

“早上小俩口趴被窝子八点多钟才起,我和老伴六点左右钟就起了,起来还要给他们做饭。做饭行,锅碗瓢盆还不能弄出动静来,真要惊扰到人家,会遭致儿媳白眼。有一次不小心做饭时盆掉地上,磕出动静,儿媳推开门,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大声说:‘干啥呢,加点小心。’”

“侍候他们还要听喝,憋气又窝火。还有不论做啥事,你说这么的,他们偏说那么的,那真是没招。这不,小俩口看人家李三儿子买了小汽车,也张罗要买一台,说什么别人有的东西咱也得有,不能叫别人瞧不起。你说咱一个土里刨食种地的,要花不少钱买那个东西有啥大用。挣俩钱现在多不容易,好花不好挣,咱说有钱用到正事上,看病应急,孩子教育,钱花在这上面行。”

“可是人家小俩口不考虑这些,就想买车。你说不同意,儿子儿媳成天在你面前脸蛋拉拉多长,一声不吭,那眼神瞅你楞楞着就像有多么的深仇大恨,你说这咋在他们跟前待。我和老伴商量着到外面找个房子搬出去住,省得在一块他们瞅你不顺眼,你瞧着他们不痛快。唉!没招。”

就这样王四搬出老宅,另找好房子买下来自己住。当时自己还在想,王四儿子和儿媳真是不懂事,把老人气得搬出了家。老房想着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可千万不要这样子。

“爸,想和你商量个事。”

这天吃过晚饭,儿媳妇慧敏对自己说。

“什么事呢?”

“我和小房想养些羊,现在看养羊挺挣钱。”

“嗯。行了,趁你们正年轻,多研究咋挣钱。”

“可是,可是养羊要建羊舍,要买羊,我们手里没有那么多钱。”儿媳慧敏脸上面露难色。

“缺多少钱,看看爸帮你们一把。”……

儿子、儿媳知道正经八百过日子,这让老房感到很欣慰。对比王四的儿子、儿媳过日子懒惰,爱慕虚荣,他感到了满足。在家中出来进去,天天满面笑容,逢人就会说起儿子,儿媳的好处。

“老房,看你儿子儿媳真好,知道过日子,现在这样的年轻人少啊。”老房听了心里高兴。

本来以为日子会这样一直进行下去,家庭和睦,子女孝敬。可后来却并不是如此事事顺心如意。

时间过了春天,气温一天比一天高。羊圈北窗户还用砖块堵着,慧敏想到要把堵北窗户的砖块拿掉,通风换气。她便去扒掉砖块,但并不是一块一块地拿下,而是一层一层地推掉。

老房看见,心想着这样扒法,砖块掉到地上会相互碰撞挤压砸坏,要一块一块地拆才行。于是他上前对儿媳说:

“慧敏,你把砖一块块地往下拿,别一古脑儿地往下推。”

本以为儿媳会听话照做,却不料自己刚说完,慧敏把砖堆猛然一推,一起掉下来两三层。当时老房心里一颤,想到这是自己的话儿媳不愿听了,拿砖出气来发泄对自己的不满。

老房感到了心里别扭和委屈,儿媳怎么会这样子对待自己呢,心里想着没有什么地方对不起她的地方,说养羊自己拿钱资助他俩,平时也帮着干活没看笑话。扒砖让一块一块地拿掉说的话也没错,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难道自己也成了儿媳的碍眼包。有一段时间,屯里接连有二三家和儿子一家生活的老人搬出去单过了,当时屯中人议论纷纷。

“听说没,东街老孙家儿子和儿媳吵架了,几乎闹到离婚。”

“为啥呢?”

“老孙儿媳爱买快递,买的东西多是图一时新鲜,过一阵子就扔掉。老孙看不下去,向儿子告儿媳的状糟蹋钱,让儿子和儿媳说说过日子要节俭……”

“结果怎么样?”

“就因为这个事,儿媳和儿子大吵了一架。儿媳说儿子没能耐、没本事,自己挣不来大钱却在她买东西花的小钱上斤斤计较。含沙射影地又说儿子就知道听老人的话,纯属窝囊废。”

“这个媳妇不讲理,还有些胡搅蛮缠,真够呛。”

“是啊,老孙儿子感觉到被媳妇贬低得一无是处,面子上过不去,便甩手给了媳妇一巴掌。媳妇自然不让,你拉我扯间相互动了手。媳妇吃亏不得,哭闹着要离婚。弄得俩人孩子哇哇直哭,老孙居然后悔自己说错了话,不该怂恿儿子去和儿媳叫板,到头来搞的家里鸡犬不宁。万一儿子和儿媳再离了婚,那自己一家在屯里丢了砢碜不算,儿子将来找不到对象咋办,现在男的找个对象成家有多难。”

“后来什么情况?”

“后来找外人说和,老孙向儿媳倒了自己的不是,求儿媳看在孩子的面上不要和儿子离婚,并且自己搬出这个家,再不干涉他们俩口子的事,就这样儿媳还依旧忿忿不平,但事情总算暂时平息了。”

“现在老年人和年轻人真的不适合在一起生活,啥事想法不一样,说话不能一致。共同处事交集中,做事情不依谁的心情,谁就会不痛快。如果再个性倔强一点,不能相互包容,理解对方,很容易产生矛盾,到头来失去理智、情绪化,谁看谁都不顺眼,谁看谁都别扭。谁再说啥,好话孬话都听不下去,好话也会当作孬话听,或者歪曲了对方本来的意思。”

“你说的对呢。西街老赵和儿子一家分开,搬出去单过就是从话语上引起的。老赵平时爱唠叨几句,看儿子早上起床晚,说人家懒。看儿子儿媳干啥活也相不中,总是告诉人家小俩口这活要这样干,那活要那样大。老赵说的都在理,可是说的多了,没头没脑让小俩口感觉烦絮——”

“有一回,儿子在外面做小工刚回来,累得躺在炕上想好好歇一歇。而这时老赵下地看地回到了家,没等回到对面屋自己的屋,却是直接奔儿子的屋来了。进屋后对着儿子说:‘你别一天啥也不寻思,地打完药也不瞅也不看,除草剂到底好不好使啊。’儿子干活累得身体像散了架,腿肚子酸痛本想休息,被老赵说得心烦,破天荒地嘟囔了一句:‘这个唠叨劲!’老赵听见,想着自己去给儿子看地,为儿子操心却没落下好,也不由得动了火气:‘我大老远的去看地,图个啥呀,以后没人再管你们的事。’说完脸沉沉着、气乎乎地回到自己屋去了。‘看你爸样子,总是唠叨挑你毛病,我看分明是瞧不起你。’儿媳一旁看见说道。‘哼!也许真是,没有这样一天天唠唠叨叨的。’儿子也生气。后来不论老赵说啥,儿子儿媳就是不爱听。要么不吭声,要么顶撞几句。老赵渐渐伤了心,觉得和儿子在一起生活无趣,便搬出去单过。”

老房想起这些,不禁觉得今天慧敏扒窗户推砖是针对他而来的,认为儿媳对他产生反感,难道自己也要步那几家的后尘,搬出去单过。不免心中暗自伤心,自己一心要帮儿子过好日子的,操了心费了力却弄得儿子儿媳不欢喜,这是何苦呢,自己图个啥,最终还要落得个搬出去地步,成为别人的笑柄。

老房一连几天脸色阴沉着,出来进去眉头紧锁,眼神冰冷,闷声不响。儿子和他说上一句话,老房权当没听见,置之不理。儿媳看在眼里,不敢和他言语,躲在自己屋里省得碰见难堪。一家人搞得心情压抑,胃口上火,老房腹痛胃胀,儿子口干舌燥起了口疮,都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头隐隐作痛。

就这样僵持了几日,老房把儿子叫到自己屋里。

“儿子,我和你妈想搬出去住。”老房深沉地说。

“怎么想到搬出去住?”儿子吃了一惊。

“我和你妈考虑好了,老年人和年轻人各有各的生活习惯,两下住着各方面都方便。如果在一起生活久了,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到时会弄得都不开心。不如相互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保证相互始终都总有个好心情,这样对每个人身体健康都好。”

“而且我和你妈虽然搬出去住,但你们这边也不会不问不管,该照顾还照顾。”

“我不同意你和妈搬出去住,咋想的啊?”儿子听说爸妈要搬出去住,不觉心里发酸,眼泪含在眼角。爸妈生养自己,辛辛苦苦一辈子,自己还要在身边好好照顾他们呢,咋舍得分开。

要说搬出去住,老房自己和老伴当时心里也不好受,可是下定了决心搬出去住,也是经历了一般痛苦的思索。

“你以为我们愿意搬出去住吗?但我们还能住得下去吗,你看慧敏出的事叫我们出来气了吗。”老房面对着儿子拉拉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我们不搬去住受了吗,慧敏别说不懂事,她也是太霸道了。”老伴在一旁也搭了腔。

“我和你妈对你们也够意思了,啥活都帮你们干,可你们不知足啊,你们还让不让我们活了。你说说慧敏出的那都叫啥事,搁谁受得了。”老房接着便一一道出往事。

“过日子我和你妈可没瞅着你们笑话,你们俩刚结婚想养羊没钱,我和你妈拿出钱给你们建了羊圈,又出钱帮你们买了羊羔仔,我和你妈起早贪黑地干活,一辈子省吃俭用攒那俩过河钱容易啊,钱花在儿子身上我们不心疼,可并没弄到好啊。”

“怎么回事,到底因为啥啊?”儿子脑海中一团雾水。

“因为啥,那天慧敏扒堵羊圈小窗户的砖,不一块一块的拿,而是一古脑地儿把整个砖摞推掉,我在旁边看见一堆砖块砸在地上,心里格登一下子,这不明摆着冲我来的吗,这是对我有气啊,冲我撒气呢,不然哪有那么拿掉砖的,搁谁不得一块一块地取下来。”

“那不可能,不可能是针对你。她干活是个粗拉人,她是那种干法。而且在一起生活这么多年了,她啥样你们也能品出来,她不是那种搁不了老人的人。”儿子非常耐心地说。

“你也不用替她辩解,我知道咋回事。”

“那你说说能咋回事?”

“她知道好歹吗?你说那羊圈门,出来时门一带拉倒,总关不严,冬天时顺门缝不往里钻冷风吗,有回我刚好看见她从羊圈喂羊出来,让她把门关严一些。她那家伙把门使劲一摔,当时我这心突突的,这是摔门吗,这不明摆着摔我呢吗,这是对我有气啊,怨我说她啊。”

“那你真是冤枉她了,这事我知道。那门门口紧,不用力合不上。后来慧敏告诉我把门框边用木刨子刮去一薄层,门就好关了。这事你可是真冤枉了她。”

“你都替她辩解吧,行,这也不算事。那她为啥一天天沉着脸,看见我和你妈就没有一点欢喜样。”

“是啊,慧敏沉沉脸那个样,弄得人一天天心里不敞亮,堵得慌。”老伴也插上一句。

“她真是瞅着我们心烦,我们也不是非得在你们面前待啊!”老房自己马上接着说。

“这事你也不能全怪人家,你想想你脸拉拉着面对慧敏,那她咋能对你有好脸色笑得出来。”

“啊,那她做得对,那全是我们的毛病,那都怨我呗。”

“不是说谁的毛病,十有八九是慧敏做啥事,你产生了误会,然后你闹情绪了,脸色便不好看,这样面孔你面对人家,慧敏咋欢喜起来,可能还会以为你因为什么来了气,生怕惹到你,会躲着你呢。你有什么疑会,你可以和她沟通,直接问她这么做那么做怎么回事,话说开了,有误会或啥事不都解决了吗。何苦有话不说,你这憋在心里,生闷气,她那有可能不知道咋回事呢。”

“我和她沟通,我和她沟通啥,我有错呗,我还找她沟通。她会不知道咋回事,她都结婚成年人,岁数不小了还会和小孩子一样不懂事。你不用替她辩解,她咋想的我知道,就是看我们来气,一瞅我们就烦,我和你妈也不是不知趣,非得在你们面前赖着,离开你们我和你妈也活了,再说这么多年竟帮你们过日子了,也尽到义务了,也行了啦,也没啥对不起你们的了。房子我和你妈己经找好了,先和你说上一声,不管咋地你是我儿子。”

“而且我和你妈真在这个家里待不下去了,时间长了会作病,这几天都感到头昏沉,真要弄出脑血栓啥的咋办?”

最后不管儿子怎么说,自己还是搬了出来,搬出来那天儿媳哭着不让搬,问起为啥要搬出去,她有啥做的不对地方说,真要硬搬出去,对她和小房来说是在人前是件不光彩的事,让她和小房在人前丢了砢碜,真要搬出去以后就别搬回来了。

可自己依然说自己搬出去过好,两下各方面生活都方便,就搬了出去。想起往事,如今再搬回来,儿媳会同意吗?老房心里打鼓。

“慧敏,爸和妈岁数大了,想搬回来住。”

“当初搬出去时说再不回来,即便走不动了爬不动了也不再回来。话说得那么绝,咋又变样了。”

“是他们岁数大了,不和他们计较。可是就你爸敏感多疑,无事生非的性格,啥话啥事都往心里去,总往歪处想,没有的事都给你想象出来,然后他生闷气,闹情绪,拉拉脸蛋可咋办?”

“你也知道你和我学舌那年扒羊圈窗户的事,我干活是个粗拉人,没耐性,推倒砖摞是那干法,可没有针对他的意思,还有关羊圈门,咱那门口紧,不使劲关不上,你爸却误以为我使劲摔门是针对他发泄怨气。如果以后在一起生活,这样小里小去的事多去了,再闹误会,再有意见可咋整。”

“那你也知道我爸的性格脾气,多包容多担待些吧,别和他一般见识。”

“我担待他,谁担待我呀。真要是天天面对他拉拉脸蛋子,我心情也会不好受。说实在的,以前在一起生活着,多少也还适应着,他们搬出去这么多年了,生活都早习惯了各自清净,这冷丁又归拢到一起,适应都得适应一阵子,这适应过程中难免又有冲突,出心不是我搁不了他们,是我害怕怎么适应他们,相互适应的好不好。”

“慢慢来吧,他们岁数大了,落叶归根,做子女的对他们也不能不管不顾,我理解你,也是难为你了。”

老房终究是回到了儿子身边。刚到一起的二三个月还好。一日三餐有说有笑,相互之间并无交集冲突。而且都相互板着自己的性子,加着小心,生怕哪句话哪件事说出来做出来惹起对方发烦。

三个月后的一天,正值冬末春初之际,气温忽冷忽热不稳定。患感冒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这天晚上慧敏感到胸闷气短,半夜睡不着觉,赶紧吃了片感冒药,第二天状况不见好转,便到诊所去输液。一连输了七八天液,结果输液一停就犯病,接着输液也不见好。身边的人们说,输液七天感冒差不多就好了,你这不见效果,应该到大医院检查下。其中有的人说某屯某人也是连续多少天输液不见好,便去了大医院做检查,回来对症下药,二三天就好了。

慧敏听说便动了心,在小房的陪伴下到大医院做了检查,确诊为肺结节,医生建议切除。一听说要切除肺结节,慧敏当场吓哭了。这让她想起和别人聊天时说起过某人肺部动手术后,一直气促,对肺呼吸影响很大。如果自己也要切掉肺部一部分,那可咋整。好在医生说现在都是微创手术,对身体健康状况影响很小,慧敏才放了心。

同意接受手术后,便办理了住院手续,交押金需要几万元。小房手头紧,便向父亲张嘴凑齐了押金。小房和慧敏感激父亲困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帮自己渡过了难关。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五天安排出院,医生嘱咐要静养,不能生气,不能劳累,注意别感冒。

出院回到了家,慧敏一边吃药,一边按医生的嘱咐调养。但总感觉气短,内心烦躁,特别看到老房老俩口在眼前走动说话感觉心不静,尤其当老房听收音机时,收音机发出的声响大,搅得她心乱,肚子里总像憋着一股火随时要发泄出来。慧敏极力压抑控制自己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白天吃过饭便出去溜达,减少在同一个屋檐下的接触,保持眼前清静和内心的平静。

可老房俩口子并未太在意慧敏需要静养,要少打扰她的神经,却是不时地会关心询问慧敏身体恢复情况,有时说起话来无休无止,还会说些无关的事,唠叨起来这让慧敏内心烦絮,又不便发作出来。

直到有次闹得慧敏心没缝加之身体状况,心情不好,慧敏大声地嚷了一句:“别说了!”竟吓了老房俩口子一跳,心想:干啥对我们这么大声,这是反感我们啊。当时老房脸色很不好看,一声不吭地回到了自己屋,生起了闷气。心里说:你慧敏真不知道好歹啊,关心你还关心出错了。

他马上联想到慧敏从医院回来后一直好像在回避自己,这是家中搁不了我们,变相撵我们走啊,可笑的是自己这么多天竟还末察觉,今天慧敏这嗓子总算是把她的内心想法暴露出来了。啍!真不是东西,可恨自己还拿钱给他看病。

老房越想越气,等儿子从外面回到家,马上叫过儿子说要搬出去住。小房纳闷地问:“爸,这又咋回事啊!”

“……她搁不了我们,你没瞧见她那大吼一声的劲呢。”小房听过,内心一阵苦笑,忙对老房说:“爸,你咋能寻思慧敏这是在撵你们走呢,这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回事。”

“那你说咋回事,为啥冲我和你妈大声吼一嗓子,不是好声调。”

“爸,她身体没恢复好呢,身体本身不得劲,加之心焦,怕动静扰心神,你们和她说话时间长了,会心烦情绪不好,声调可不就大了。你得理解这个,病不在咱们身上,咱们体会不到这种情况。不过我可以保证她绝对不是在撵你们,如果真的像你说的搁不了你们,那当初就不会同意你们搬回来。你寻思寻思,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儿子的一番话,老房陷入了沉思。

“爸,还有我得多说一句,有时有些事你这么想这么说,她那么想那么说是想法不一致的问题,并不是说她咋反驳你,还是怎么的。这都需要相互说明各自想法,有效沟通,不能话语一不顺心就只知道生闷气,不说或说不明白情况,到时不是误会就是误解,最终闹得无事生非,都不痛快。”

“那我以后当慧敏的面少说话或者不说话行了吧,省得哪句话说差了,惹她心烦不痛快。”

“爸,看你说的。我那意思遇事好好沟通,又不是不让你说话。唉!你看你是不是又误解了我的意思。”

“行吧,爸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听你的我再看看、品品,真要是你说的那样,我担量慧敏,如果要是搁不了我和你妈,我们就再搬出去住。”

父亲被说服了,情绪也算平静了,暂时也安稳地住了下来,不过小房仍然担心哪一天会再起波澜。

同时他深刻地体会到老人和年轻人相处思想沟通的重要性,当然更需要双方具有包容的心理,遇事碰到问题时的冷静和理智,有一定的格局和境界,尽量避免情绪化,脾气暴躁,多疑误会。要多看、多听、多思考,少说个性、偏激、执拗话语。

他想起多年前听到的一段对话:

:一个人有几只眼睛,几个耳朵,几张口?

:当然是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一张口。

: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呢?

:要多看,多听,少说。

(某一年,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