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哲学/现代之二3《存在与虚无》让.保罗.萨特1

2023-10-26  本文已影响0人  放下皆得

1905-1980年

绝对自由的伦理说

人注定要受自由之苦

对人来说,“在”意味着什么呢?“在”存在于虚无中。萨特基于这个问题,批判胡塞尔现象学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为线索,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存在论思想。

萨特在本书中通过思考存在,考察了人这一存在的自由问题,人注定要受自由之苦,人通过自由告知自己应该达到的目的,意识的绝对自由是人的存在的根本条件。这就是萨特的基本立场。

存在是被显现出来的

开卷之处,萨特对胡塞尔的现象学进行批判,其批判内容如下:

现象学提倡在意识内部思考一切,但是有些东西是无法被还原自意识之内的存在。

胡塞尔认为存在是知觉的基础,但是,只要思考不在,我们就会发现,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存在的虚无本身确实是存在的,因此,存在并非知觉的基础,存在就其本身来说是在的。

存在不因一时体验而在,意识不构成客体。因为存在要被感知就必须先于知觉存在,认识只是显现出存在。

基于存在是被显现出来的这一见解,萨特接下来开始思考虚无,他认为,只有人才能将虚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萨特说,我们通过虚化客体周遭背景认识客体,当我们集中于客体时,其他事物都会淹没在背景之中。通过将虚无带入世界,我们对世界进行重新编排。虚无因人而被存在。

当我们盯着电脑或手机时,背景中的事物都好像不存在了,认识客体就是将虚无放入客体周围的环境,突出客体的过程。

那么给世界带来虚无的人是怎样的存在呢?这是萨特接下来讨论的问题。

自为的存在~自由地进行选择的存在

萨特认为,人在不断做出与自身存在有关的选择中存在着。作为选择的存在,人首先是自由的,人在对未来的不停追求中存在着。

人和物品不同,并不仅仅单纯的存在于某处,人是超越现在朝着目标前进的,往往能够自由地超越自身状态的存在。

萨特称人的这种状态为自为的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