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中国》知你我心中的乡土气息(上)
《乡土中国》是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主要奠基人费孝通教授所著的一本关于社会学的书籍,在这本书中能够让你深刻感受到那些存在于我们日常,却又很少让我们被发掘的本质东西。
“从基层来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本书中,作者先集中注意哪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因为他们才是社会的基层。乡土性,顾名思义就是乡下人带着点土气,土气并不是什么贬义词,因为这个“土”字,指的是泥土,人中国基层民众的生活就是离不开泥土离不开那边生他们养他们的那边土地。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农耕文明的历史从第一个部落开始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结束,土地,就是中国人的命根,即便是中国是一个现在化的国家,但是始终在中国乡下,土地仍然具有这种性质。一个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家乡,长辈们总会给他们准备一包家乡的泥土,在水土不服时,就将泥土煮了吃,由此也可以看出土地对于乡下人的意义。
在书中说到“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从墓碑上可以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上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不流动的人口就造成了以一处住在集团为单位的孤立和隔膜。因为人口的流动小,所以社区之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中国古代便是小农经营,现代在中国的四川有梯田的较为落后的地方也依旧是存在着这种现象。而就是由于这样的乡土性,因此使得新中国在成立时的文字下乡运动难以维持,造就了中国的差序格局、私人道德以及男女有别和礼治秩序。
文字下乡难以完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国农村不需要文字。乡土环境下的农民们。他们是小范围的居住,文字和语言就是传情达意的工具,但是在熟人之中,我们可以做到眉目传情,指石为证。而文字是可以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去看,所领会到的东西也未必会符合当时当地的反应,文字在传情达意的反面也有着不可补救的缺陷。在是从空间上看,而在时间范围上的阻隔也可以看出。“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每个人‘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的‘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并且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这是一个用模子里印出来的一套。”从前人们不需要文字,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自给自足,虽然语言的使用有时也会因为缺陷而导致传的情达的意是有限的,但是文字何尝又不是呢?再者,以小聚落为生活的为数不多的农民,文字的存在实用性和使用性也不会太高。
关系“家庭”的概念,中国社会的家是个绵续不断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轴而不是横轴。夫妇成了配轴。配轴和主轴都不是临时的,但是这两轴却被事业而排斥了普通情感。“我们的普通感情和纪律是相互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如宾,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就是事业社群的特色。”也造就了中国人心中的男女有别及重男轻女的现象。
宽广中国大地上,一直伴随着中国人的乡土气息一直持续下去,古往今来,中国人脑海中的乡土性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从《乡土中国》看中国的乡土气息,你会发现那些存在着却并未统一说明的东西,就是乡土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