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泥巴的前尘往事
孩子归家,父亲出院,生活回到日常的轨道。
翻闲书,读闲文,关注闲事,于是一种新奇的玩具进入视线。
这新玩具的玩法其实一点也不新,估计50岁以上的老阿姨老爷爷们小时候都玩过。
泥巴这东西。熟悉不熟悉?
挖点地上的沙土,如果太干的话,浇点水,和一和,捏一捏,找个瓶盖杯盖什么的当模型,把泥巴结结实实地压进去,再翻面往地面磨平整,拿起来轻轻一磕,一个圆柱体或立方体就出来了。圆柱或方块若要不缺角不坍塌,沙土和水的配比非常重要,太干了聚不起来,太湿了磕不出来。
馒头、饼干、烙饼、糖块……用黑糊糊的泥巴制作一桌丰盛的美食,这是女孩子爱玩的,男孩子们玩得更野,他们根本不满足用沙土加模型的玩法,他们玩的是粘土,特别硬要不断加水捣鼓摔打,做弹丸手枪什么的。
可以说,在过去没有玩具的时代里,玩泥巴是小孩子随时随地随便玩的方式,玩着玩着专注力玩出来了,立体几何的启蒙也有了,模仿和创新的初步技能也在不知不觉露出头角。
泥巴这东西随处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因为脏且不卫生被独生子女们的家长严令禁止,孩子们只会玩橡皮泥不会玩泥巴。
如今新奇的还带着彩色的泥巴玩具出现了,看上去和沙土一样,铺开摊平,拿模具一扣,一个可爱的小动物造型就出来了,好玩不脏手更不会弄脏衣服鞋袜,这玩具让我这个老阿姨看着都馋,想买一套回来重拾儿时的乐趣。
玩泥巴这事写着写着,想起过去的一则趣事也是冤事,时日不可考,只记得那个时候QQ的聊天室很火,互不相识的人们聚在不同的聊天室闲扯各种各样的话题,有一天夜里我登录QQ进了聊天室,里面只有一位医生的小企鹅还是亮的,于是跟他打招呼,问:愿不愿聊一聊玩一玩?回:玩什么?我回:搅沫沫。搅沫沫是方言,想想对方未必知道就是侃大山的意思,删了一时不知怎么回复,不过搅沫沫的口水沫沫让我想起儿时男孩子们玩泥巴的样子,他们做弹球懒得去搯水,呸呸呸往手心吐口水搓弹子的样子恶心又好笑。于是我回:“玩泥巴”。这个玩泥巴,就是我抓一把土开个头,你添一点水拉扯拉扯,和成一块泥,至于玩出什么花样互相引发出什么有趣的话题谁也不知道。其实跟医生聊天我还挺期待的,望闻问切高深的学不了,气虚血虚皮毛弄明白也是好的,可谁知玩泥巴的话发过去,医生那边秒回:玩你吧!迅速下线消失了。
解释一下,那个时候聊天室已经有一股污流暗涌,这也许是后来腾讯关闭并下架聊天室的主要原因。我曾经在聊天室遇到一个名叫“驴友”的人,一上来就问要不要去玉珠峰,喜欢旅游的四处跑的我还以为遇到同道,以为对方是徒步或攀登爬山的爱好者,据我所知,玉珠峰的攀爬难度非常大,不是一般人可以随便爬的,于是我诚实地回答:爬不动。那人回复了句:呵呵,然后就走了。隔着电脑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呵呵里的阴阳怪气,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直到有一天乘坐公交车看见街道一宾馆大写的店名:玉珠峰,一股恶气方从心里生出来,特别特别的想骂人。
哎,玩泥巴的冤,到现在还没洗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