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让私募基金频频爆雷

2019-06-14  本文已影响0人  三七丸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最近私募基金频频爆雷?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区别。

什么是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针对少数高净值人群募集资金的基金。在美国,私募基金被称为“对冲基金”。

私募基金还可以分为:投资一级市场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公募基金是指向大众、公开募集资金的基金。

和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有两大特征:少监管、高激励。

少监管

公募基金面向社会,管理着普通老百姓的钱,如果基金经理拿着这些钱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导致老百姓的钱血本无归,容易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公募基金要严监管,公开透明,追求安全性。

而私募基金面对少数高净值人群,这些人对风险有着一定的承受能力,即使亏损了也不会影响社会稳定,而监管是需要成本的,所以相对公募基金来说,私募基金就少了很多限制条款。

正因为监管的放松,私募基金可以“放开手脚”在市场上寻找机会,同时又产生了更大的风险。

高激励

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大部分来自管理费,一般是基金规模的2%。而私募基金经理的收入主要来自业绩提成,通常是基金超额回报的20%。

这么一对比下来,公募基金经理会偏向追求基金的规模,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而私募基金经理更偏向追求超额业绩,因为赚到的都是自己的。

这种激励机制和巨大的收入水平的差距,使得金融市场上曾经出现过公募基金里的明星基金经理们纷纷跳槽到私募基金去的情况。

这样看来,是不是私募基金比公募基金要好?因为私募基金吸收了大量的人才,追求超额业绩嘛。

并不是这样的。

正因为私募基金的少监管,市场上的私募基金良莠不齐,呈现“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情况。投资者一不小心就“踩雷”。

加上私募基金追求超额业绩,基金经理就有可能拿着投资者的钱去做高风险投资。亏了算别人的,赢了自己能赚提成。所以市场一波动,我们就看到很多私募基金就遭到清盘。

选择私募基金的标准

选择私募基金时,要注意:

1、基金经理如果大量持有自己的基金,说明他对自己有信心,可以持有。

2、因为我们的钱交给基金经理管理,那么基金经理的口碑就是很重要的参考点。

以上基于《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第53课内容的学习,感谢您的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