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总想长大,长大后却开始怀恋童年?

2024-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百卉含英2024

为什么小时候我们总是渴望长大,而长大后却开始怀念童年的纯真与无忧呢?这或许是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背负了更多的责任和期望,对未来的迷茫与焦虑让我们不断走神,怀念起那段简单而纯粹的时光。

正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达·芬奇与白日梦:弗洛伊德论美》中所言,人们常常在回忆中找寻幸福,因为在那段过去的时光里,我们无需担忧未来,只需尽情享受。

童年的我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未知充满期待,一片树叶、一棵小草都能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那时的我们,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无忧无虑,能够真正地活在当下,享受每一刻的美好。

然而,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学会了担忧。我们担心自己,担心身边的亲人,无法做到课题分离,总是陷入无谓的焦虑之中。

国内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曾说过,过度的担心相当于诅咒。我们以爱的名义为他人操心,但实际上却可能给他人带来压力,甚至伤害。

首先,担心他人,实际上是一种不信任,对别人能力的一种怀疑。没有人喜欢与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打交道。

其次,我们表现出了一种你比别人强,别人不如你的感觉。哪怕有时候是事实,但也没有人愿意承认。

比如,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方式与行动策略并不一定比父母差。生物学家尹烨说,正是因为下一代不怎么听上一代人的话,才有了更多的发明与创造。

每个人都是自恋的,相信自己是好的,是对的。人生而不同,遵循万物守恒定律,没有绝对的差,也没有绝对的好。

再者,即使对方经过你不断的强行证明,习惯了你超强的“责任心”,建承认你做得比他们好,他们只是失去主动性。

比如,不怎么擅长做家务的先生,学习不自觉的孩子。他们都需要你的操心,你会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与其这样,不如相信对方。

最后,如果你是出于无私的爱,那倒无所谓。如果不是注定会失望。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即使是对自己的孩子,我们也期待他们语言上的理解与感谢。

我们总是强调活在当下,但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我们总是在忙碌中追求着所谓的完美生活,却往往忽略了生活的本质——享受过程。

在我的坚持中,做得最好的是朗读。并不是指能力,而是心态。

朗读,对我来说,是最没有压力的坚持。我不需要担心别人的评价,只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享受朗读带来的快乐。即使我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每当得到平台的推荐或他人的认可时,我都会感到无比欣喜。

我们怀念童年,并非因为那时的我们拥有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是因为那时的我们能够真正地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即使现在的我们重现当时的场景,也不一定能够找回那种纯粹的快乐,因为我们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改变。

但我们可以学会珍惜现在,学会放下对过去的遗憾和未来的担忧,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学会课题分离,做好自己,不干预他人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