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

“知识付费”与“真实世界”

2019-08-11  本文已影响14人  穷巷白头

2018 传媒学院 潮声文学社 张睿哲

不试试知识付费,你可能就错过了真实世界。

“知识付费”,这是个近几年才出现的新词儿。我不知道你对这个词的印象是什么,在我的印象里,我第一次见到“知识付费”,是在高三一次模拟考试的作文题目里。

是的,我们那次考到了“知识付费”,而当时的我看到这个词的一瞬间,可以说是心潮澎湃,汗如雨下。因为我清醒地意识到,我连题目里的这个关键词都不明白啥意思,作文当然是……几乎没法下笔。

到了大学,我才开始初步体验到所谓的“知识付费”。用起来还不错,我可以用它学习专业课,还能找到一些诸如PS、PPT小技能的网课。买下来,学一学,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或许会有些帮助吧。

我不知道你是否与我不谋而合,但我想讲一次亲身经历,正是这次经历,让我改变了对“知识付费”的原有看法。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意气风发地想,应该把高中学习时的许多好习惯——诸如早起、做笔记等——保留下来,不能在懒散的生活中逐渐松垮,消磨了大好时光。

这当然是个好想法,可惜,只是想法。

大学生活逐渐丰富,各种活动纷至沓来,我常常席不暇暖。

压力随之而来,我发现,每当我学习的时候,都有许多杂乱的念头在脑海中上翻下跳,这使我难以专注——我一会儿想起一件没完成的事,一会儿回忆起一段昨天活动的场景。杂乱的念头就像宿舍堆积的垃圾,打扫一遍又一遍,还是累叠如山!我想了很多办法——学二十分钟休息十分钟,亦或在写字桌上贴一个字条,上面写着“不许走神”……

这些办法有没有用呢?

经大量实验证明,丝毫没用。

于是这样的状态依然困扰着我,我每天都过得很沮丧。直到我意外看到一个关于“有效学习”的网课,价格倒不贵,二十块钱。我正苦恼于低效学习,立马买了开始学。里面提到,原来我这个问题在心理学上叫“蔡格尼克效应”,而想要保证专注,得学会“冥想”——就是那个类似和尚打坐的“冥想”,只不过不用念“南无阿弥陀佛”。

想提升学习时候的专注度,最有效的方法竟然是被我们认为只有宗教信徒才会做的事——“冥想”?

我继续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冥想几乎是国内外的高效能人士通用的一种帮助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很多大咖大牛无论平时多么忙,也要挤出点时间来每天做一次冥想。

请问,在听我说这些之前,你能想象国内外最精锐的一批人有这么一个奇怪的习惯吗?

上完这门课,我开始反思,自己到底从这区区二十块钱的课里学到了什么。

我最终的答案,是“视野”。相比于一个提高专注程度的小技能,我收获更大的地方是我打开了自己的视野。而我也由此发现,我真正缺失的东西,也是视野。

在我们的生活中,认知的局限无处不在,我们往往陷入自己的局限心理而不自知。如果不改变这种心理上的局限性,我们未来的进步将非常有限、非常艰难。

两个例子。

第一个,我们都习惯一日三餐。但是我上了一门“精力管理”课,人家说,一日三餐容易导致血糖忽上忽下,容易犯困。如果想保证精神饱满,得一日五餐——当然,每顿都不能多吃。

第二个,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下次更有助于成功。

可你不知道的是,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意思是,这次我失败了,下次我就更不相信自己能成功,也就更容易失败。

但是成功难道就这样没有妈妈了吗?不是的,成功的妈妈还是成功,“成功,是成功之母”。

这涉及到另一个概念叫“认知内驱动”,意思是,一次尝试成功了,就会自觉比没成功的人更厉害,一来更有自信,二来对此事会更有兴趣,学起来也更专注、高效,下一次也就更容易继续成功。你不妨想想,自己的很多兴趣爱好,是不是都是一次次小成功积累出来的?就是这样。

你不觉得“细思极恐”吗?我们总是忘记审视自己的思考,以至于拿着一个有瑕疵的观念到处宣扬,有的观念甚至一辈子得不到纠正。

所以,我们需要更大、更全局的视野。

那么视野这东西有何功用呢?说白了,它不决定你能处理好什么事,而是决定了你能不能“想到”。

如果不是这门网课,我都根本想不到,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竟然不是一些写写画画的表面功夫,而是“认知心理学”,甚至竟然还能牵扯到宗教练功的方法。

当然,如果你随便从街上拉个人来和我说,“学习不好?打个坐呗。”我大概率会嗤之以鼻。但如果说这句话的人,代表了学习这一行业的最高水平或者最新研究成果呢?我能依旧固执己见吗?

这就是知识付费真正的大价值,它能帮我们快速地扩大视野,对于很多原本高精尖的理论,我们终于有机会“知道”,终于有可能“想到”了!

你可能要问,“能想到”算什么?能想到的不一定有用啊!

恕我直言,这又是一种心理的局限。我们总以为“能用的知识”才是好知识,但殊不知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与他真正能投诸应用的知识根本不成正比,有时候连十比一都不到。遇到问题时,能多“想到”一种可能的解决办法,这难道不是已经值得我们庆贺了吗?

况且,我们还可以有更深刻的解释。现居美国的科学作家万维钢在他一本书的前言里提到:

“事实上大多数热爱生活的人之所以热爱生活,是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小日子和小故事里,他们处理不了真相。”

是的,在这样的所谓“小日子”里,我们试图拿心灵鸡汤去浇灌努力,拿横冲直撞去应对复杂,拿白日做梦去自我慰藉。我们,真的处理不了这个真实世界里的真实问题,等待我们的是困顿,是迷茫,是一望无际的黑夜。

我们在一次次梦想的幻灭中,逐渐滋生了我们的“习得性无助”。

那么,这样的现状,有解法吗?

我们需要来自权威的智慧,需要知道这个领域最顶尖的人是怎么处理同一个问题的。在以前我们无法可依,现在,我们有“知识付费”!

是时候给自己来一次全面的知识武装了!

你知道什么叫“元认知”吗?你知道成功也有公式吗?你知道什么是“认知偏误”吗?你知道“系统思维”吗?你在开会的时候,有想过“六顶思考帽”吗?

在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中,我了解到了来自当今各个科学领域最前沿的资讯,我知道了对于同一个问题,业界权威是怎么处理的。

在叶修老师的《极简思考术》课程中,我了解到生活中的许多复杂情况都是可以像解数学题那样,直接套公式解决的,几乎不用动脑子。

在许岑老师的《有效学习》课程中,我了解到我之前自创的许多学习方法,在科学上根本站不住脚。大师的学习,得靠“心流”。

在一次次对认知的冲击和洗礼下,我眼中的世界,渐渐不同了。

我虔诚地认为,每一个人一生都至少有一次从困境中被救赎的机会,只是当机会来临时,我们能否把握住?

给自己一个拓展智识的机会吧!别受制于心理的局限,别为一时的选择困扰太多,让我们正视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救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