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中的真理

2019-08-26  本文已影响0人  林莎_e83e

今天忍不住看了两集《甄嬛传》,其中有一个情节是皇上正在倚重年羹尧的时候,给了华妃(年羹尧亲妹妹)很多特别的恩宠。

华妃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公然在皇上面前指使安贵人和菀常在为自己弹琴歌唱助兴。然而,皇上心中甚为不悦,却在华妃面前隐忍不发。皇上郁闷之情,却在皇后和皇太后面前尽情宣泄。 由此可知,皇上对华妃的多是形势所迫,也就是利用,而没有真情。

最理想的关系,是在敞开的真实中,有接纳的恩典,有极高的信任,有无上的敞开自我的勇气。

接纳是一种恩典,因为若是主究察罪恶,谁又能站得住呢?如果,我不接纳别人,其实隐含的意思是,我比别人强,比别人好,所以,别人理应受到更严重的,或者与此行为相当的惩罚,而不是就这样一笔勾销就轻而易举地饶恕了。

不接纳其实是,我的自以为义和看自己为审判官所导致的。

不接纳的结果是,指责,抱怨,控制和苦毒,最后会害死自己,也害死别人。

既然无条件接纳如此重要,那么是不是我做到了无论何时都接纳,允许对方,就是一种良性关系的标志呢?

当然不,没有真理的放纵只能害一个人。“其中若少了盐,就失去了他本来的味道。”

盐的味道,是要劝诫,是警醒,是逆耳的忠言!“虽然在管教时,觉得苦涩,却结出平安的果实,就是义” 爱中的管教大抵如此。

恩典与真理并重,就如同爱与管教同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