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方法论及其应用的标准化

2017-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威威专栏

前言

统计学方法在现代经济、社会、工程、金融等各学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量化分析和管理价值,并且统计学学科本身方法和理论的不断更新,需要有统一的统计学理论和应用的国际标准,减少沟通差异和管理成本。

尤其是大数据和I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演变,对数据和统计的标准化也带来了挑战。

谁在负责统计方法的标准化?

负责统计学方法应用标准化的国际组织有ISO/TC 59技术委员会,截至目前已经颁布了107项标准和更新,23个参与国,30个观察国。委员会下设8个分委会,以及大数据专项组。对统计学定义,术语,应用,抽样方法,实验设计,精确度,统计学方法和工具,流程控制,数据的统计学翻译等各个层面,进行了基础性和实用性的标准化工作。

委员会工作侧重于如下几个主要领域:

企业在流程管理中的统计学方法应用,例如控制表,流程管理方法和策略,流程容量等。

抽样方法确认。

检测方法和结果问题中的统计学解决方法

6西格玛的统计流程的应用

服务和产品中的通用标准应用

产品研发和新技术中的统计学方法应用

简要说明统计学方法应用

根据ISO/TC 69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公开文件,本文对统计学方法在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应用进行简要描述。相关标准涉及到QFD质量功能部署,用户反馈VOC和利益相关方反馈VOS,方案策略,最优方法,商业化和生命周期指引等几个方面。

QFD和传统质量管理的区别

其中QFD定义为管理所有组织功能和活动,以保障产品质量。

和传统质量管理体系不同,QFD的重点关键词为部署、应用、实践、执行,而非体系文件,架构组织等形而上层面的要求和方法。

其次它改变了传统的质量管理思想,即从后期的反应式的质量控制向早期的预防式质量控制的转变。

并且能够有利于突破部门壁垒,使公司上下成为团结协作的集体,共同为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而努力。

QFD的历史来源

QFD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初起源于日本的三菱重工,由日本质量管理大师赤尾洋二(Yoji Akao)和水野滋(Shigeru Mizuno)提出,旨在时刻确保产品设计满足顾客需求和价值。后来被日本其他公司广泛采用,现己成为一种重要的质量设计技术。 1983年,当美国质量控制协会在其会刊上发表了赤尾洋二的著作后,QFD被介绍到了美国和欧洲。

QFD的应用效果

日本企业采用QFD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公司成本削减了50%,开发时间缩短了30%,生产率提高了200%。例如采用QFD的日本本田公司和丰田公司已经能够以每三年半时间投放一项新产品,与此相比,美国汽车公司却需要5年时间才能够把一项新产品推向市场,日本企业也在电子、家电、服装、集成电路、合成橡胶、建筑设备以及农用机械行业广泛使用QFD法,他们还在零售店的设计、套房布局、游泳池、学校等服务性行业使用QFD方法。

目前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认为它是满足顾客要求、赢得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目前,负责统计学方法在研发和技术中的应用的TC69 SC 8分委会也由日本专家和成员国担任。

QFD的应用能够从启动产品开发,到提升跨部门沟通,系统化和可追溯设计决策,资源高效利用,减少复工,减少上市时间,降低生命周期成本,提高组织信誉等层面,提升客户和利益相关方满意度。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不同组织功能部分,包含了商业规划,市场营销,研发,工程,IT,制造,采购,质量,服务,包装和供应链,服务,测试,法规等软硬件,服务和系统各个方面。

QFD的工具和方法

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s)。 使具有深层结构特征的顾客需求“浮出水面”。

关系图(Relations Diagrams)。 用以发现优先需求、造成产品质量流程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沉默顾客的需求。

树图(Hierarchy Trees)。 用来寻找亲和图和树图中的缺陷和遗漏。

各种矩阵(Various Matrixes)。 用来表示各指标之间的关系、优先项以及责任等。

流程决策程序图(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Diagrams)。 用以分析可能造成新产品或服务失败的潜在因素。

层级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对一系列的顾客需求进行优先排列,并选出满足这些需求的设计、生产方案。

蓝图(Blueprinting)。 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整个流程进行分析、描述。

质量屋(House of Quality)。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