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老人
明天就5.1了,3天的假期。通常我们都会带孩子回爷爷奶奶家住,离得不远一小时的车程。
和往常放假一样,婆婆提前几日先回去(她平时会过来帮我做家务,照看下家里,辛苦她经常两边跑)。她提前回去是为了把我们住的屋子打扫干净整洁,需要用的床单被单全部重新洗好晾晒。公公会去菜市场买一堆鱼肉塞满冰箱,等我们回家就想方设法的炖汤汤水水给我们喝,尤其是两个孩子,总怕他们吃不胖。
因此,我们的小长假几乎都呆在老家了,每次孩子们闹着要出去旅游,可我和老公一想起两个老人想孩子,期盼一家大小热闹的心情,我们的想法就都搁置下来,他们不喜欢出门,觉得外出玩耍是受罪。孩子还小,可以等他们大一点再出门,以后他们成年了有能力可以自己出门,两个老人却都60好几了,我们有时间尽可能的多陪伴他们。
嫁给我老公10几年了,最大的安慰不是他多么爱我,而是他的父母对我是真好,我们婆媳甚似母女。
我还没嫁过来的时候,我婆婆是不满意的,考虑距离太远,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主要也是不想找个外省人,担心以后摩擦的事情多。公公很开明,他知道我们的事后(我和老公大学同学,毕业后他先回了厦门,我继续留在成都),打电话给我说他欢迎我早点去他们家,远距离的感情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如果我和他儿子真心实意打算结婚,就先到他们家看看,多做了解,愿意留下就结婚,他很快就让我老公转几千块钱给我买机票。
我刚去的时候,是春节前夕,老公单位还没有放假,小姑子大学放寒假就先领着我回家了。婆婆初时很生份,毕竟心里有点介意(她后来告诉我,既然儿子认定你了,我就不能让儿子为难,我爱他,我就也爱你,当时听了真是特别感动),我们语言不通,我就大部分时间在房间里看书,偶尔出去走走。公公担心我闷,买了个电动车回家让我没事出门逛逛,骑车方便,他老人家哪里知道我连自行车都骑不好。现在也是,汗颜中!担心我从四川到福建饮食不习惯,去超市买了好几瓶老干妈,还请了一个会做川味的舅妈过来煮菜,说实话心里特别温暖。年后找工作并不顺利,公公婆婆一直安慰我,让我慢慢找不着急,尽量离家近一点,不会那么辛苦。他们为了与我更好的沟通,也为了让我尽快没有陌生感,学着说普通话,要知道他们在我来的这之前可一直说的闽南语。如今,我能听懂也会说简单的闽南语了,他们依然习惯了对我说普通话。
婚后,没孩子前我们小两口自己住,从大的妞出生后,婆婆就过来帮忙,婆婆是个勤快人,每天没有闲的,总是这里那里的找事情做,我比较懒一点,觉得主要的事做好就行,闲下来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出门找朋友,她从没念叨过我半句。就是说现在的女人比她们幸福太多,她年轻时是家里老大,照顾弟弟妹妹5个,自己都没怎么上学。出嫁后侍奉公公婆婆,照顾孩子老公,任劳任怨,习惯劳碌了。
关于对待孩子,她也特别明事理,她说自己没文化,帮我做家务事减轻负担可以,教育孩子还得你们自己来。所以,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对孩子们严格,她都悄悄出门,怕看见孩子被骂被打舍不得。
我们只会在给孩子们穿什么衣物上偶尔会有意见不同,她觉得我的眼光不好,对气候判断不准,增添衣服不适合。刚开始我也颇有微词,后来我也乐于轻松。慢慢的,我们就清楚彼此个性、做事的方式和界限,相处十分融洽。闲时一起泡茶聊天,听她说从前的事,我给她讲网络上新奇的人和事,我身边的朋友,我们会谈论身边人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她总有出人意料的见解让我特别吃惊。
比如,她说村子里一个邻居,媳妇人漂亮又勤快,就是喜欢打扮。婆婆看不惯就和媳妇闹矛盾,老是在儿子面前说媳妇如何如何不好,儿子听了自然心里对媳妇有气,长期如此发展到动手打媳妇,这不闹离婚,媳妇把两个儿子都带回娘家去了。我婆婆的结论是,女人爱漂亮没有错,人品没问题就行。儿子结婚了就和老婆才是一家人,他们有共同的孩子,他应该相信她,一起努力维护好家庭,不能只听妈妈的话。而婆婆不管他们怎么闹,那都是他们的事,婆婆不应该干涉,也没有权利干涉,甚至关键时候你得站出来挺媳妇,建立好好的一个家不容易,你不能再跟着兴风作浪,连带把儿子的幸福给毁了。你看,这就是我婆婆,没读过几天书的人,心里多么通透,这理论完全就是现在我们说的人与人之间要有界限感嘛!这点,我真是佩服她,多读书并不代表你就明理。
她对我的好,对孩子们的好真是无可挑剔的。所以,我找不到半点我们不和的理由,我只有感激。关于婆婆的事其实非常的多,这只是微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