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周刊

简书周刊061发布-科技时代新生活

2015-05-12  本文已影响1835人  简书
《简书周刊061》封面图作者:Gigi-熊

《简书周刊061》epub下载地址
《简书周刊061》豆瓣阅读地址
《简书周刊061》多看阅读地址
《简书周刊061》亚马逊阅读地址

点击链接即可下载,看完后别忘给个好评哦。


点击简书在各电子书平台主页,可下载其他期周刊及电子书
简书·豆瓣阅读
简书·多看阅读
简书·拇指阅读
简书·亚马逊阅读


卷首语-没有隐私的互联网

互联网「人肉搜索」的历史还不到十年,我记得大约是九年前吧,有人在网上发了「虐猫」的图片,随后,虐猫者就被「人肉」了,各种个人信息被公之于众。

人肉搜索很可能是伴随着社会化媒体网络诞生的,在此之前,人们并没有把现实中的社交关系搬到网上来。然而,网络上的一切,是非常难以清除的。

Google的 CEO施密特在纽约大学演讲时说,「互联网上缺乏一个删除按钮则是一个重大问题。当互联网能够实现删除按钮之时,则是当下互联网业界所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

由于复制成本极低,互联网上的多数东西都难以删除,然而,这些无法删除的东西未来会给人们带来何种影响,则是难以预料的。我身边就有类似的例子,有朋友多年前的隐私不断被人从网上翻出来,给她带来极大的伤害。

上周在一个活动上,有人问我,想做一个活跃的社区,又想保持匿名性,有没有好的做法。对此,我的回答是,在互联网上,想通过「匿名」来保护自己的隐私无异于掩耳盗铃,偶尔连一下星巴克的无线网络,你的个人隐私就已经泄露了不少,上网越多,个人隐私泄露就越多。

在整个互联网出现一个有效的删除按钮之前,想要保护个人隐私,恐怕只有暂时先远离互联网了。

刘淼


本期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