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琴曲历史及释义

2020-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天涯散记

陋室笑谈  品悟人生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天涯散记

“《广陵散》从今天开始就绝迹于天下了!”

01

公元263年,正处三国后期司马昭讨伐蜀汉,“竹林七贤”之一的精神领袖嵇康因得罪副国级最高监察委主任钟会,被处死刑于街头,三千太学学生请愿也不能救,行刑之际要来古琴,弹奏了一曲《广陵散》,从此琴曲名震天下并失传。

《广陵散》据《晋书》记载,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

而宋人所著古代第一部文言纪实小说总集《太平广记》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夜宿月华亭,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并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02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东汉后期一首曲调激昂的古琴曲。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聂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勇士。当时韩国大臣严遂与韩国国君的叔叔丞相韩傀结了仇,大臣严遂想买凶杀人。聂政是个屠夫,但很孝顺因要赡养老母,拒绝了严遂的厚礼,后来母亲离世,聂政在安葬母亲之后,感慨一个堂堂国家大臣不远千里重金邀请,十分感激视为知己,誓死报答严遂。(哎,这知己!)

到了韩国首都英勇刺杀了韩傀,怕连累严遂又毁容自残而死。国君暴尸街头寻求刺客线索,聂政姐姐以为弟弟怕连累自己,为了成就了弟弟勇士名声说出真相,也悲痛而死。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此事后,均赞赏聂政“士为知己者死”的英勇气概,从而使聂政得以名扬天下,同时又称赞严遂“知人能得士”,无人对韩傀的死表示惋惜和同情,可见这国相的悲哀,不得人心。

03

而在东汉蔡文姬的《琴操》里,这次刺杀变成了一则民间故事。在这则故事里,聂政杀的不是韩相,而是韩王。聂政是为父报仇,原来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由于不能及时交付而被杀。长大后聂政在山中遇到了仙人,学会了鼓琴的绝艺,还掌握了易容术。一天聂政在闹市鼓琴,“观者成行,马牛止听”。韩王听说后立即召见了聂政鼓琴,这时聂政取出琴中藏匿的剑,一举刺杀了韩王,为父亲报了仇。这个故事被蔡文姬取名为“聂政刺韩王”。

这个“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反而成了《广陵散》的曲情。虽然故事情节与史书的记载有很多出入,但主要表现的内容井里、取韩、亡身、含志、烈妇、沉名、投剑、峻迹、微行,与“聂政刺杀韩相”的整个过程大致相切合。

04

《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

《广陵散》在清代曾绝响一时,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才使这首妙绝的古琴曲又回到了人间。

   — 往期回顾 —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全文

原来,这9000年,天下是一家!

告密不?给你个副厅长干,不满意可以再商量!

一笑倾城的女人

钟南山,你配住别墅吗?

乔丹:科比去世了,我生命中的那一部分也跟着他一起死去了!

文章【天涯故人】拙笔原创,劈柴火炉旁,记录生活,

感谢阅读,感谢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