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每天写1000字风语阁

《长安的荔枝》:荔枝虽美味,代价却昂贵

2022-11-06  本文已影响0人  紫陌欣妍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年读到杜牧的这句诗,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心酸,但又不知道这心酸从何而来。而马伯庸先生的这本《长安的荔枝》,则是把这心酸具体化了。

尽管知道这只是一本虚构的小说,但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一个小官,为了几颗鲜荔枝,殚精竭虑。

故事的主角李善德是长安城里的一个九品芝麻官,忙活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在长安郊区买下一间房,每月还要还贷,还没来得及庆祝呢,就被上司及同事陷害,接下了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六月一日前为杨贵妃送上鲜荔枝。

他本想一死了之,奈何舍不得家中的妻子和女儿,想到还有房贷要还,他死了就全砸在妻子身上了,他又决定和妻子和离。

在绝望之际,李善德正巧遇上好友韩洄要请升官的杜甫去喝酒,韩洄喊上李善德一起去,期间见他愁眉苦脸,便问他怎么了。

李善德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韩洄一听便知这事绝无生路,为好友感到遗憾的同时,告诉他可以利用“荔枝使”的身份为家人安排好后路。

倒是杜甫听了鼓励他,又没有尝试过,如何就知道不行?他又说起自己之前因怀才不遇心生退意,却意外在乱坟岗遇到一老兵,在听了老兵的故事后写下了《三大礼赋》,自此才获得圣人青睐。所以说没有到最后关头,都不要轻易放弃。

李善德大受鼓舞,想着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丢了这条老命,既然如此,为何不去努力一番?于是他重新振作起来,亲自去往岭南,并设计各种路线,一一试验。

这过程几多艰辛自不必言说,好在李善德为人真诚,在紧要关头得到了三个贵人的帮助。

胡商苏凉,本是为了自身利益而来,为李善德提供了实验所必须的钱财,却在相处中被这个忠厚之人所折服,最后在李善德绝望之际又送上了一笔钱。

峒人阿僮姑娘,世代种植荔枝,告诉了李善德很多延长荔枝保鲜期的方法,也是她让李善德最终想出了连枝一起运送的方法。

还有那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林邑奴,一生受尽欺辱,只因李善德把他当朋友请他喝酒,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报恩,挡住了前来追杀的士兵。

说起来这李善德也是实惨,本来要和大自然抢时间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好不容易想到了方法却要被岭南的经略使追杀,仅仅只是因为经略使怕圣上怪罪,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把这么美味的荔枝献上。

在林邑奴的帮助下,李善德虽然没有命丧黄泉,但眼看着只差一步就要成功了,所有的功劳又差点被常侍鱼朝恩抢走。

好在这时候有人给他递了署名为“冯元一”的名刺,留了句“招福寺,申正酉初。”

李善德此时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没想到到了招福寺居然见到了当朝贵人卫国公杨国忠,李善德赶紧抓住机会把荔枝运送之法送上,总算是解了困局。

讽刺的是,李善德之前按照流程去找各个部门的人申请荔枝运送之事,无人理睬,得了杨国忠的银牌之后,到是事事顺畅了。

至此,六月一日前将鲜荔枝送到长安总算是有了希望,但之后经历的几件事却让李善德有苦难言。

首先是运送之事由苏凉承担的建议被杨国忠直接否决了,苏凉却以为是李善德过河拆桥,刚好经略使的谋士自作聪明想帮李善德出一口气,居然借故去逮捕苏凉。苏凉早有准备,逃离之前带走了运送荔枝所必需的双层瓮,让李善德头疼不已。

然后则是阿僮的荔枝园,本来只需要砍下一部分荔枝树的,却因为上级层层加码,最后居然把整个荔枝园的树都砍掉了。阿僮觉得李善德是罪魁祸首,再也不愿意相信他了。

再之后李善德在运送荔枝的过程中发现居然有一处驿站连同附近村落所有人都逃走了,尽管他最后想到了应对之策,但回过头来想想,这些人之所以逃走是因为要运送荔枝要垫付的钱财太多了,他们无力承担,只能背井离乡,这让李善德心痛不已。

当鲜荔枝终于成功送达,当杨贵妃绽放出灿烂笑颜,李善德却露出了苦涩的笑。他到底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所以才会在杨国忠想让他以后专门负责荔枝运送之事使慷慨陈词,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了让贵人尝上一口美味,却让百姓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实在是不划算。

杨国忠恼羞成怒,差点没把李善德打死,朝堂上的人立刻见风使舵,纷纷上书指责李善德。

眼看着李善德又要面临绝境,“冯元一”再次出场,甚至帮他得了圣人赏的一篮李子。最后他得到的惩罚便只剩下了全家一起下放到岭南。而早在之前觉得送荔枝无望之时,阿僮就曾建议过李善德,可以带上妻子女儿一起逃到岭南。所以这个惩罚对于李善德来说,反倒是一个赏赐了。

而这“冯元一”究竟是何人呢?还是韩洄解开了谜底,原来他就是那个鼎鼎大名的高力士,他本是岭南人,贵妃想吃荔枝,也不过是因为他多嘴夸了一句罢了。

最后的最后,李善德在岭南种下了一片荔枝林,那是他对阿僮姑娘的弥补。而他的妻子女儿,也在这里生活得很自在,至少要比在长安时自在。

不过,第二年他们却没等到朝廷的荔枝征收,因为安史之乱已经发生了,圣人和贵妃忙着逃命,哪里还顾得上这小小的荔枝呢?

全文到此结束,李善德像极了当今社会的社畜打工人,上头一句话,下头跑断腿,原来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