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书的方法看电视——《锦衣之下》之我见
漫长的假期,在家不能出门,所以就追了一部电视剧《锦衣之下》,一口气看到48集,暂不去评论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单纯用阅读的方式来给大家总结一下这部剧,或者也能让各位读者耳目一新。
这里所谓的阅读方式就是应用《怎样阅读一本书》第6-7章,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所遵循的四个阅读规则。
原则一:你必须要知道这本书属于哪个类型,而且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是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知道。
原则二:用一个单一的句子,至多一段话来说明整本书。
原则三:列举出全书的重点部分,并说明这些部分如何按顺序构成一个整体架构。
原则四:说明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这四个原则其实在解决的是关于阅读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本书的主题是什么,这个主题是如何按一定的顺序被化解为次要的主题或论题的。
这四个原则解决的是全书的框架问题。
按照第一个阅读的原则,在看电视之前,首先要弄明白这部剧是什么类型的,这个类型的剧有什么特点。
从名字看《锦衣之下》,很容易就联想到明朝锦衣卫,所以就是只看一眼名字和电视剧的宣传造型,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部历史剧。当然这里的历史剧并不代表是严谨意义的历史研究,只是区别与仙侠、架空穿越之类的剧作。历史剧有什么特点?按照“历史”本身的特点,是在特点的时间,特点的地点,发生的特定事件。历史类书籍研究的是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在这个特点的时空中发生。所以历史剧也一定离不开这个特点,在特定的时间背景下,发生了一系列特点的事件,而故事要探究的就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
追完48集,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来概括整个剧情。
我尝试了几个版本,确实颇为困难。但按照阅读原则,如果不能用简短的文字来说明故事的整体,就是只看到了故事的多样性,而没看到它的整体性。比如下面这个介绍:
这部剧48集还没有结束,是由一个一个破案故事组成的。故事开始是六扇门和锦衣卫同时在侦破兵部丢失边防地图的案件,随着这个案情的发展和侦破,六扇门和锦衣卫这两个本身毫不相关的机构被牵扯在了一起,故事的主人公锦衣卫佥事陆绎与六扇门捕快袁今夏也从破案对手成了上下级的破案搭档。之后,随着案件的展开,牵扯出越来越多的人物,而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故事中的大反派严嵩和 严世蕃父子,故事也从单纯的破案上升到了政治斗争的层面。另一方面故事的两个主人公在破案过程中朝夕相处,逐渐产生了爱情。就在好事将近的时候,袁今夏的身世逐渐付出水面,她竟然是前宰相夏言的孙女,夏言当年被严嵩诬陷,导致满门抄斩。袁今夏与严嵩有不共戴天之仇。同时她和陆绎的爱情也随着她身世的揭开发生了突变,陆绎的父亲当年犯事,下跪求夏言放过,夏言虽救了陆父,但陆父也因此记怀在心,因为他高傲的性子,怎能下跪求饶?所以即便没有主动出手帮助严嵩迫害夏家,也暗中通融,间接导致了夏被定罪。陆绎得知此事后,百般无奈,为了不更深的伤害今夏,只能忍痛分手。48集的故事暂到这里结束。
这段话是相对简洁的说清楚了故事的梗概和走向,但说明的是故事的两条线索,还是故事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故事的主干整体。看看下面这个故事如何:
一个年轻的锦衣卫,看起来冰冷无情,实际上内心充满正义。他授命于皇帝,秘密查案,他的身边始终有朋友和恋人的帮助,也遭受到敌人的各种阻碍,经历生死,最后终于揭开真相,把真正的祸国之人定罪,为受冤的人洗清冤屈,同时收获爱情。
这个主干看起来就简洁的多了,虽然没有详细的故事介绍,但它就是串联所有故事的那条线,如果没有这条线,这个电视剧就成了散落了一地的珍珠项链,珍珠还是那些珍珠,却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珍珠项链。其实在这个主干的基础上,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具有了不唯一性,我们可以创作出许多情节来丰润这个骨架。就像好莱坞的英雄之旅一样,同样的故事模式下,却又千人千面。
下面来看看是哪些关键的部分构成了整个故事。
用两个图来说明
最后看看这个故事在回答作者的什么问题?
也就是作者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个主题的故事?看完整部剧,我在想,编剧写这样一个故事意欲何为?是什么动机触发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批判严嵩父子,澄清历史?显然并不是。这部剧虽然是根据历史改编,但又不全是历史的真实面貌。那是为了颂扬爱情?也不是,爱情只是为整个故事添加了更多的情感色彩,却并不是整个剧的中心。我猜想,也许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正义”。年轻的陆绎看起来冰冷,实则内心最是柔软和正义。他痛恨严嵩父子的跋扈专权,敢于去与一手遮天的严家父子斗争;他怜惜百姓,他的所做,包括保住吴大人,都是真正的为百姓的疾苦着想;他有情有义,为了救自己的爱人、朋友,不惜牺牲自己,与严世蕃正面交锋;他有智慧,知道忍让示弱,懂得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所以,以这样的一个人物为中心来构建一部剧作,虽然不是好莱坞式的“super star”,但又何尝不是所有中国式英雄的典型?所以,我想作者的问题是,一个中国式的英雄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