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 召公谏厉王止谤(四)
昨天我们讲到,周厉王在面临政治、经济和军事三重危机的背景下,接了父亲的班,走马上任。
面对这个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厉王力挽狂澜,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措施。
政治上,他破除世袭传统,选贤任能,任命年轻的荣夷父为卿士,推行改革;经济上,他重视农业生产,以“稼穑”为国宝主抓农业发展,并对支柱产业实行国有垄断措施;军事上,他启用虢公长父做大将,领兵讨伐淮夷,平定叛乱。
可以说,上位之初的周厉王还是有远大目标和理想的,可算得上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君王。
毕竟,他为匡扶摇摇欲坠的周王朝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他把危如累卵、江河日下的西周王朝从濒临灭亡中解救了出来。
周王朝在他的统治下,军威大振,外敌不敢入侵,国家综合实力增强,震慑四方,使得南方的霸主楚国不敢再有僭越之举,因而西周王朝的江山社稷得以稳固。
周王朝的外部矛盾虽然解决了,但内部矛盾却日益凸现。
厉王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他革除弊政,扩充周王室实力,重新树立周王室在诸侯间的威望,如此方能更好地统御天下。
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他却犯了过分激进的错误。他急功冒进,步子迈得太大,尚未等许多政策发挥功效就推行了“专利”政策。
这一政策的推行,严重违背了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的典章制度,这不仅是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而且也激起了下层贵族和平民的反对,更是动摇了西周王朝的国之根本。
周厉王没收大贵族的私产和古老习俗遗留下来的公产,来加强周王朝的财政收入,这严重触及了大贵族的经济利益,引起了他们激烈的反对,并以谤言攻击周厉王。
而对于下层贵族和平民百姓而言,他们不享受周王室的俸禄,而且还受到大贵族的剥削。连年的征战,田园荒芜,他们不得不依靠山林为生,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如今新典不许他们无偿使用山川林泽等自然资源,这无疑是在短期内断绝了这些人的生路。
所以下层人们也对厉王新政非言不止。厉王与国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尖锐,而且愈演愈烈,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
面对这样的窘境,周朝卿士召公前来劝谏厉王,希望厉王能够采取怀柔政策来安抚民众,并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论断。
然而,厉王拒不纳谏,非但没有采取召公的建议,反而采取了更为极端和残暴的方式来镇压百姓。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
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监察指责自己的人,只要来报告,厉王就将被告发的人杀掉。
国人于是都不敢说话了,在路上碰见,彼此只用眼神示意。
这简直如白色恐怖一般,国人人人自危,敢怒不敢言,更是没人敢来劝谏,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恐怖的气息之中。
至此,厉王肃清了国内不满之人,再也听不到劝谏的声音,他所听到的都是歌颂赞美之词。
下面官员不提供改革的建议,下面百姓的呼声也传达不到权力中心,言路堵塞,上下离心。
沉默是最恐怖的反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然而,此刻的厉王对即将降临的危险还浑然不知,却因为自己的暴政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沾沾自喜。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这时的厉王甚是得意哈,在他的铁血手腕之下,百姓都禁声了,他以为是他的威严震慑到了百姓。
然而,默不作声代表的并不是屈服,而是更为强烈的反抗,要知道,再强硬的手腕也难以堵住悠悠众口。只是自以为是的厉王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不自知罢了!
那么,面对如此狂妄自大的厉王,召公又是如何作答的呢?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