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时候该上什么辅导班?读完第1章我就有了答案-《跟早教专家

2020-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韩青霖

开启在泽宇读书会今年阅读的第2本书~

作者大J因为女儿早产,与医生和康复师长期接触过程中,了解到很多科学的育儿知识,并按照自己的理解写成了文章。随着孩子长大,她的育儿重心转移到性格塑造、早期教育跟潜能开发方面。

我十分信赖这样“实战”经验丰富的妈妈,所以想要看看到底她说的潜能开发和我们的潜能开发训练营有什么异同~

在前言里,这个妈妈就收服了我的心,她说在孩子两岁前所学的知识,是关于“为她做什么”的,这个阶段是在替孩子领航;两岁以后侧重点转变为“和她一起做什么”,时刻带着觉察去育儿,提醒自己分清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界限,开始学会克制和尊重,不再以自己的预期去要求孩子,接纳孩子的节奏,想方法让孩子自己尝试。

这些过程中,她逐渐意识到:育儿的本质就是父母的内省和成长。于是她对于下一阶段亲子关系豁然开朗:从并航到护航。

在第1部分观念篇,她说早教启蒙的要义是唤醒而不是灌输。比如,如果孩子从小有了向往的状态,那么自然会对通往这个状态的学习路径感兴趣,不需要给孩子规划兴趣班,例如,那些看过很多芭蕾演出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坚持学习和练习,因为不感兴趣的孩子感受的是练习过程的累和苦,而内心充满热爱的孩子却会因为向往舞台上最终优雅的样子而坚持到底。

教授的一段话非常好:

目前的传统教育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默认孩子是个空杯子,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往里面倒水,却从未想过孩子的杯子是否是空的?他们是需要水,还是需要别的东西。

不用着急用外界做参照,别人学了什么也得犹豫一下是否不能让孩子落后。英文里面的启蒙,是要把混沌的孩子照亮,而在我们的训练营里理解恰恰是相反的。孩子本身的世界是非常清亮的,在加入了复杂的参照之后,才会变成混沌的成人。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孩子从生下来起就是准备好的。

比只顾给孩子灌水的父母,更可怕的是一股脑灌进去的父母,把自己的紧迫感用在给孩子打开水闸拼命报班上,结果只能让孩子反感。

我们必须承认所有的学习最终都是枯燥无趣和痛苦的,但正是因为之前的那些热爱,那些我们觉得孩子不懂却让孩子体验的最原始快乐的经历,那些他们体验这些东西时,闪闪发亮的眼神会让他们比其他孩子更有决心和毅力再去坚持一下。

只灌水的父母只会让自己的格局限制住孩子的潜力,带孩子多去体验这个世界的大山大海,花草树木,大师名家。最终孩子会去发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从心底放下各种报班指南吧~

没有什么有用没用的差别,孩子享受求知的快乐、体验探索的美好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