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知否》才知道,原来“不争”这个词也有多样性,结局也不一样
在《知否》里,大多数人都活得相当不容易,有些人妄想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借各种手段,最终害人害己。
有些人,因为自身境遇,或许连想都不敢想去争取一番,最后委屈自己,甚至连命也搭进去了。
有些人,明明赢在了起跑线,却不屑于争。能信手拈来的东西,从来都不会有人懂得珍惜,只有到失去的时候,才发现它的难能可贵。
我们都想自由地活着,能够自己做自己的主,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不想要的。
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选择的权力与自由,更多的是身不由己。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说:“人生最大的自由,在于选择的权利。”
不管是在《知否》里,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被动地做出选择,选择一条,当下觉得适合自己的道路,被迫的也好,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有人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很多时候,因着自己的身份,却不敢有那么一丝丝的念想去争取一番。
电视剧《知否》中,围绕着明兰,就有3个不争的人,她们的境遇充分说明了一些问题。
这三个不争的女人,分别是从小到大的闺蜜余嫣然、被大家所喜爱的闺蜜英国公独女张桂芬张大娘子和明兰生母卫小娘。
同样是不争,看了《知否》才知道,原来“不争”这个词也有多样性。
余嫣然是不能争,卫小娘是不敢争,张桂芬是不想争。
不能争的余嫣然
想要争取什么,肯定要有相匹配的能力才能够争取到,如果没有能力,那肯定争取不到。
按理说,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作为太师府里的嫡长孙女,就算生母早亡,父亲再娶,有这个身份在这里摆着,也不至于连下人都骑到自己头上了,可她不仅没有凭着自己的身份,让自己生活过得好,还被下人典当了生母留下来的遗物。这么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
在一次马球会上,余嫣然看到了生母的九转累丝金簪,那肯定不用想,也要让她再回到自己手中。
于是,余嫣然求弟弟妹妹,希望他们让给自己。可弟弟妹妹哪里是体谅人的主,巴不得你不好过呢。最后是明兰看不下去,作为闺蜜的明兰帮她出了头,才赢回了亡母的遗物。
可是,明兰只是闺蜜,早晚要结婚生子,过自己的人生。这回有明兰帮衬,下次呢,该怎么办?
还有一个问题更严重,按理说,亡母的遗物,这么重要的东西,本应该好好保管着,怎么就偏偏流落到外头了?
余嫣然问不到,也查不到,你说奇怪不奇怪,堂堂太师府,竟能出这种事。这很明显,没有管理下人的能力,空有一个嫡长孙女的头衔,却任由下人骑到头上来。
不过确实,有继母,就有继父,爹爹不疼,哪怕是太师府,也只是空有大小姐的头衔,每日里夹着尾巴做人,恨不得做一个透明人。
只能说余嫣然太善良,人善被人欺,如果适当地强势一些,或许也不至于发生主这样的事情。
余嫣然估计很无奈吧,有时候没得选择,也没有能力去选择,去争取。
不敢争的卫小娘
在明兰为华兰赢回雁聘的时候,卫小娘这样教导孩子:“大娘子娘家势大,是有尊贵;林小娘最得宠,是有体面;她们都是主人家。我不一样,我是家里人得病了,卖身过来要钱的。”
看完这一段,我时常觉得悲哀,为什么卫小娘要这样教导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去争取,如果争取了是不是就不会出现那一尸两命。
可是,看到明兰争取之后,最后受累的是自己的丫鬟,连累的她被迫赶走,才明白,原来卫小娘是不敢争。
虽然说论体面,确实不如大娘子,可怎的也比林小娘体面。
论宠爱,只要卫小娘争取了,林小娘肯定不会是对手的。
论孩子,孩子也有。虽然大娘子有三个,林小娘有两个。可她也是有两个,尽管一个是所有的孩子中最小的,另一个还在腹中,可也是个男孩啊。
卫小娘要智慧有智慧,要颜值有颜值,怎么就不争一争呢?
可能卫小娘心里明白,争一争,这条路太辛苦,实在没有那个心力去争了,不敢去争。
在那个时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父死从子,可卫小娘生父已亡,而自己是一个妾,一个大娘子买来压制另一个妾的工具。
难不成靠孩子吗?
孩子尚且年幼,正是需要自己作为依靠的时候,何况来靠孩子?她只有为自己子女拼出一条明朗的路,哪怕付出生命。
所以,卫小娘不争不抢,之想做一个透明人。可偏偏林小娘就是看不过眼,容不下,最后一尸两命收场。
卫小娘有过争的想法吗?那肯定的。不然也不会向明兰说李娘子的故事,不靠父母兄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是她为了孩子,不敢争罢了。
不想争的张桂芬
如果说,余嫣然的不能争、卫小娘的不敢争让我们意难平,那张桂芬张大娘子的不想争,肯定让我们神清气爽。不管什么时候,还是得有硬核实力才是,只有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的底气。
以前看过的看过不少宫廷剧,宅斗剧,好像都是在争,只有争了才能有一席之地。
但看了张桂芬,张大娘子,才恍然,原来并不说所有的家庭都是千篇一律地争来争去。
张桂芬原本是个妾,但比一般的妾要高贵一些,因为是由皇帝指婚的。
起初,张桂芬并不快乐,如果能成为一个人的妻子,谁愿意做妾。
但是,事情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向发展,索性破罐子破摔。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过自己的日子,有事没事儿跟闺蜜聚一聚,聊一聊,有马球会的时候就去打一打马球。
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别人处心积虑,争得头破血流想要争的结果没有争到,她这个不争的人反而得了人别人梦寐以求的,孩子也有了,丈夫的心也得到了。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张桂芬有底气。她乃英国公独女,要身份有身份,要靠山有靠山,她完全不需要靠丈夫的宠爱,就可以活得很滋润。
结语
出身不同,命不同,嫁的人不同,面临的选择也不同。
如果换成卫小娘,她根本没有那种不争的条件。卫小娘压根没有经济基础去看马球,在盛家院子里有口饭吃就很不错了。
卫小娘的爹死了,家人生病了,她是换药钱才进的盛府。她没有张桂芬那种皇上指婚,没有娘家作为靠山。
所以卫小娘没有那个命去争。
同样,余嫣然的生母死了,父亲再娶,不是独女,享受不到独一份的宠爱,也只能夹着尾巴过日子。
现在想一想,还是生在普通人家里好,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简单快乐。像余嫣然,虽顶着嫡长孙的头衔,又怎样?连亡母的遗物都保不住。
如果我们身在其中,又将如何选择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