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六月

“你的一生,我只送一程,不忍言别,但车已到站,我原路返回,你远走高飞!再见!”“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今天是六月进入最后一天,一个学年又要结束了。这几天,满眼满耳的毕业、毕业、毕业;离别、离别、离别;再见、再见、再见...... 每年的六月,是学校收获的日子,莘莘学子在学有所成之后将离开校园,在这收获的日子里,有几项工作值得留下痕迹。
一、教育 教学方面:
1.组织八年级地、生测评及期末考试
今年期末考试战线拖得有些长,6月24日八年级地、生省测评,组织赴市里考试。七八年级期末考试从6月29日考试,7月1日结束。
加上持续高温,复习效果不是很好。提出要以老师的状态带动学生的状态。总务处每天给学生熬制祛暑降温的绿豆汤。
2.市县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集训被评为优秀学员
期待已久的《优秀教师培训者专业修炼》“国培计划(2021)”—市县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集训,从5.26上午《用更棒的自己、迎接新的学习》开班典礼,到今天-经过将近20天的学习培训,我感觉收获很多,有很多地方还需要再思考,再消化:
善于学习的人永远年轻。集中培训是短暂、难忘的,能近距离聆听邓文勇、王郁雯、黄佑生、李更生、王全乐、王红、卜彩丽等全国知名专家、教授的授课、解惑,提升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更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但有相关的《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书籍陪伴,便于边实践、边品读、边消化。不断阅读这些书籍是此次培训的延续和深入,更是教师培训师专业成长路上最好的伙伴。空袋不能直立,思想造就伟大。作为教师培训师要系统学习成人教育学、社会学习理论、经验之塔理论、培训迁移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每天读书15分钟,读完余新的《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还有《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成人学习者》(第七版)购置相关书籍,并在“简书”打卡记笔记、写心得。
践行“五个”一工程:每日一读一练一运动,每周一文一思,每月一书一结,每期一学,每年至少一节培训课程。专业交往的修炼(敢于展示自己。每次外出学习,至少加5个同仁的微信)。“化书成课”的修炼近7年来读了大约有200本书,涉及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家庭教育、专业成长等。争取在两周内整理出自己“化书成课”的教师培训课程。
每一个伟大的梦想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让我们行走在成长的路上,一群人,一个梦,一路鲜花盛开,一路芳香弥漫,一路欢歌笑语,走向诗和远方·····
二、跑步锻炼:
跑步锻炼好处多,不仅强身健体,而且还有利于刺激人的大脑,以及血液循环,身心都可以有所改善。青少年经常进行跑步锻炼,对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三、读书学习:
为了继续坚持读书学习,借助“勇气读书会读书打卡”活动,每天读书不少于15分钟,在“简书”已连续打卡62天。再忙再累不忘读书,每天睡前读几页书,伴着书香入睡,睡梦也带着甜蜜!读书打卡、与心灵对话,一种积极的力量,战胜疲劳、乐观面对、心情愉悦。
每日一修一练一运动(每天读书15分钟、练字15分钟、跑步15分钟)、每周一文一思(每周写两篇文章)、每月一书一结(每月读一本书、写一篇心得和反思)、每期一学(每期至少外出学习一次),每年一次专业成长讲座。
过去的6月份,写了10篇文章,3篇教育随笔、2篇读书心得、2篇专业成长;读了两本书刘忠伟的《名师起跑线—做好明师的5项修炼》、余新的《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
1.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再读刘忠伟的《名师起跑线—做好明师的5项修炼》
名师之名在名师,意思是说名师的核心不在名而在明,名师故名诗意就是鲜明的教师在对梦想的追求成长的思考,思想的梳理,智慧的表达,艺术诠释等方面,名师能独树一帜,但绝不哗众取宠,就不为名所累。
成长的关键在于自我觉醒。教师的真正成长不仅仅是依靠行政推动的被动成长,更重要的是自我成长意识,被唤醒后的自发,主动的成长。德国教育学家斯普兰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寻找自己的成长偶像。名师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内心深处都有指导自己前行的精神导师,向名师学习,向专家靠拢。在不断的激励着他们,指导着他们向着梦想的远方前行。
成长需要心灵的触动,心里的触动从来都不缺乏。我们不能等待触动,更不能去片面的追求触动,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成为自我成长路上的奔跑者,这才希望迎来水到渠成的触动。
不折腾,不足以成长突围。折腾是对成长路线的规划,是要体现在专业成长目标上,要有志存高远的理想,远大宏伟的规划。要体现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在一次次大事件中,实现突破、完成蜕变,用“催化剂”来成长助力。
敢于折腾就等于给自己创造一个个黄金发展期,让自己在黄金发展周期内找寻机会,茁壮成长。 所处的状态不同,与环境、与生活的应对关系就不一样,所产生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忙碌的背后,是充实,是精神上的丰盈,在折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梦想的同行人,大家志同道合,彼此鼓励,我感受到了成长的温暖,感受到成长的幸福,提升了自己的幸福指数。
2.增强角色意识做温暖的培训师—读余新的《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心得
40年入职后的教师培训,属于培育提升过程。注重职后专业成长,对现实的真正教师培训。对教育实践和学生的影响是现实、直接的。
正如余鑫教授所说:中国的大学每年都在大批量地“生产”新教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掌握了数学知识就等于会教数学了吗?从掌握一门学科到会教一门学科之间的距离究竟多长?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这个差距缩短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关于新教师培训学情的三问)通常我们习惯把一个学习过没有专业的大学生安置在一个学校中,他在第一天进校门时,就被领进教室,推向讲台,于是他便回忆着当年他的老师是怎么教他的,凭借着自己的灵感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至于教师资格培训和岗位胜任力的培训环节,在一些地区到了被忽略不计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