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琐忆儿时四五

2018-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欧小一

(一)

这是搬迁后第一次回小屋看望,想起来自从红砖青瓦的新屋建好后,已有几年光景不曾来过这黄土灰瓦的小屋了。

沿着着熟悉的小径走向小屋,记忆中小屋的模样渐渐清晰起来,那些在小屋的岁月在脑海中也逐渐变得鲜活明亮起来了。记忆中的小屋俨然是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山水中灵逸的居所。屋前屋后都被不肯闲的爷爷和奶奶种上了果树,每到春光浪漫时花色粉白相间,红黄相叠,与一片片翠绿相互映衬着,蝶飞燕舞,留恋于其间,好不热闹。屋旁还有一片静谧的小竹林,多了一份诗情画意,为小屋增添了一番别致的韵味。

都说是岁月不待人,哪怕是物它又何曾待过呢?小屋早已没了旧时的风采,已是满目疮痍,墙面早已破败不堪,像个病入膏肓孱弱的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小屋是爷爷与奶奶成婚时亲自修筑的,那时候的日子格外的酸楚。小屋便是由黄土,稻草,木料,灰瓦简单组合而成。家里家禽的窝或者是棚也只是用灰石块儿堆砌而来,也正是这些简单的用材让我格外迷恋小屋的淳净和朴实无华,只是经过岁月如风暴般的洗礼让小屋老了,旧了……

(二)

走进小屋就像是一脚走进了过去的时光,家里所有的家具几乎是木制的。木制的桌椅,木制的茶碗,木架的床,衣柜,简陋书架,就连菜板也是从一棵有老又粗的树身上截取下来的,闭上眼木头清香的味道似乎还淡淡的弥漫于空气中,那浅浅的味道就这样霸道的侵入你我嗅觉,深深的,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

阳光从破烂的瓦缝中穿过,细细的尘土在光线中飞扬。小屋不挡雨,下雨天的时候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小屋的地是用泥土填的遇水便变得泥泞了,每到下雨天家里的木盆,木桶便不得闲了,全被奶奶用来接从屋顶漏下的水了。嗒嗒嗒、嗒嗒嗒便是一夜。尽管如此也从未听奶奶对爷爷抱怨过。那时幼小的自己挺着小胸脯对着爷爷奶奶大声说,长大后要给爷爷奶奶修一座漂亮的房子。可爷爷却笑着拒绝了,爷爷说“今后他就守着小屋了,哪儿也不去了”说完看着奶奶呵呵的笑。爷爷有一次逗我玩儿,指着邻居王爷爷的房子说:“你王大爷家的房在咱们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好哩,爷爷把琴儿送给王大爷让琴儿去住好房子好不好?”还记得自己可劲儿摇头,说爷爷是坏爷爷,只有坏爷爷才把自己的孙女儿送给别人,哭着跑着去寻奶奶告爷爷的状。为着这事啊,还和爷爷闹了好几天的别扭。后来爷爷问我为什么不喜欢王大爷家的好房子,我呀望着房顶说了一句“王爷爷家的房子下雨天不会嗒嗒嗒的唱歌”爷爷听完哈哈哈畅快的笑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爷爷的笑里掺杂着掩饰不住的酸楚,只不过那时太年幼,笑就是笑,哪里再去体味更深层的含义呢?以后爷爷再是没有问过我喜不喜欢王爷爷家好房子的事了。

(三)

幼时家贫,虽说有父母在外寄钱补贴但也是杯水车薪,尤其是上幼儿园以后家里的光景就更艰难了,是断不会花钱去买零食的。解馋便全靠奶奶一双巧手了。小屋厨房里有一口石磨,那是小屋里唯一一件重量级的家件儿了。爷爷最爱奶奶做清汤豆腐,我最爱奶奶烙的各种饼( 其实小时候对奶奶做的食物都不挑剔的,只不过饼可以当零食一样吃对饼就偏爱些了)。把饱满圆润的黄豆混合少量的黑豆、花生和核桃放进木桶里掺上水,(水一定要漫过黄豆)泡上整整一夜,第二天把水沥尽,再用清水反复的清洗,最后再把洗好黄豆放进清水里,用木勺把黄豆和水一起舀来倒进石磨中间的圆孔里,再缓缓推动石磨,那散发着谷物醇香的奶白色的浆就从石磨中间的缝隙里流出顺着沟槽流进小木桶里。

之后这些散发着浓郁醇香的浆汁儿将会被一股脑儿的倒进大锅里慢慢的熬煮,直到被烧开咕噜噜冒着泡儿为止。这时奶奶就会用木瓢把这些煮好的浆汁儿盛进一个特制的麻袋里,再把麻袋的口捏住放在一个特殊的圆桶里(这圆桶是两层,上下空间用一个厚木板做成的筛子隔开)用力的拧或者用长勺挤麻袋,这时豆浆则会从麻袋的表面钻出来冒着热气儿滑溜溜的流进圆桶底层,汗水也从奶奶的脸颊细细流进衣襟里。奶奶就这样挤呀,拧呀,反反复复直到涨鼓鼓的麻袋变得瘪瘪的,就像气球是泄了气一样。这时已经将豆浆和豆渣已经分离开了每每这时奶奶都会将豆浆盛一部分出来让我和爷爷提前解解馋还记得爷爷端着一大碗豆浆对我嘿嘿笑着说“这可是比酒神的清酒更好的玉露琼浆哩”,那时的我哪懂什么琼浆玉露啊,只觉得这奶白奶白的水可真好喝啊,比糖开水要喝好上千万倍!豆渣奶奶会用来作为家里家禽的饲料,豆浆则会被重新倒回锅中用小火慢慢熬煮,锅铲还要时不时的在锅里搅动,等到了一定的时候奶奶便会把一种叫做“点水”(点水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它会使豆浆慢慢的成型变成豆腐块儿)的东西倒在锅铲里(不须太多,少量即可),像划小船似的一圈儿一圈放入锅中,再用小火慢慢煮,等豆浆成型为豆腐块儿后再用筲箕(shao ji 都念一声)轻轻按压豆腐块儿表面,(这样煮出来的豆腐就会带有长条儿的纹路)然后再用菜刀在锅里划田字把一整块儿豆腐分成九个小块儿,等到这九块豆腐在锅里噗噗闹腾的时候就可以起锅啦。和清汤一起盛在小盆儿里,在豆腐上撒上葱花儿,再配上奶奶烫的红辣椒油,那才叫人间美味儿啊!我和爷爷两个馋猫吃的呼哧呼哧直辣得冒汗也是停不下嘴儿的。那时的我把清汤豆腐称之为“白美人”,红辣椒油称之为“红美人”,“红美人”配“白美人”又好看又好吃,这不就是书本上写的‘秀色可餐’嘛!

奶奶就地取材的本领可大着呢!爷爷养的玫瑰花儿、茉莉花儿、地里成熟的玉米、南瓜、土豆……经奶奶的手一变就变成我小嘴儿里嚼得吧唧吧唧响的美味儿了。奶奶把花瓣儿在水里浸泡搁点儿盐,洗净后切成细丝儿,(南瓜、土豆削皮,南瓜还要把里面的籽取出,放进清水里煮熟至软,放进容器里捣成泥)和上面粉,捏成一个小圆球压扁,撒上适量白糖和上些许干粉,一个一个放进翻腾的油锅里一炸,捞出后沥干油盛进小瓷碗里,花朵的清香混合着菜油的香气充斥鼻尖,味蕾瞬间被唤醒似的,咬上一口,嗯~外酥里嫩,唇齿间大自然的清新简直叫人欲罢不能。从这些简单的食材里生出来的美味,伴随了我整个童年。

井边的美味。小时候用水可不像现在似的,水龙头一拧开自来水便哗哗的流出来了。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我家的井在小屋门前的岩石下许是有诗人“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我家的井水特别的甘甜,井边草类也特别茂盛。尤其是夏季,井边生长的薄荷尤其的丰茂。不仅是我就连家里的小黑猫对薄荷都有着特殊的迷恋,可以说是情有独钟了。轻轻嗅一嗅,鼻腔至胸腔满是薄荷的青新芳香,全身的细胞都被唤醒了。夏季以薄荷泡水不仅清凉味甜还有解毒明目的功效呢!奶奶将薄荷和冰糖一起熬水喝,喝进嘴里,凉丝丝的,甜滋滋的,沁人心脾,回味无穷啊!整个人啊从里到外都透着清凉……

(四)

记得自己上学早,年纪小,老师讲的好多课程都跟不上,尤其是数学。还记得小时候写数学作业的情景,老师教写数字“8”怎么写是硬没有学会,回到家“1、2、、3、4、5、6、7”倒是写完了,“8”让我犯难了,铅笔在作业本的格子上歪七八扭,总写不出一个漂亮的阿拉伯数字“8”来,写出来一个个歪瓜裂枣似的“8”写不完,后面还堆着“9、10”,眼看着太阳公公一点儿一点儿的被推下山,想找爷爷帮忙吧,可贪玩的爷爷早早的吃完饭便和王大爷约着找一帮棋友对弈去了,这时候指不定在哪儿杀得不亦乐乎呢!家里哪还能见着爷爷的影儿啊。可把自己给急坏了,一时想不出什么法子,看着本子上歪歪扭扭的“8”,和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啊像是有千万只蚂蚁在咬,一个没忍住竟趴在小桌上“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奶奶闻声儿赶忙从屋里跑出来瞧瞧自家的孙女儿这是咋啦,好生生的做作业咋还哭了。看到奶奶关切的眼神情感就像是找到了宣泄口,一头扎进奶奶怀里,放声嚎啕哭得更伤心了,受了多大委屈似的。(想起这事儿啊被奶奶给家里二姨说,现在二姨还拿这事儿时常取笑我)

奶奶布满茧子的大手包住我的小手耐心教我。许是自己太笨,大手离开了小手“8”还是不会写,急得我又快哭了,可愁人啦。最后啊,奶奶看着自己的傻孙女儿,没办法呀最后,要使大招了看来。聪明的奶奶教我上面画个圈圈,下面再堆一个圈圈这样一个组合而成的“8”就诞生了。这个写“8”的习惯一直持续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五)

在小屋待的年岁里,供人消遣打发时间的东西不多。再说那时还没有搬到现在的住处,房前屋后并没什么同岁的玩伴,大多数时候都是我自己和自己玩儿。吹泡泡,荡秋千,听爷爷讲故事便成了在小屋时光里最大的消遣了,那时我早已把水波梁山,三侠五义烂熟于心了。

将奶奶用剩下的小块儿肥皂放进瓷碗里,加水捣碎,等到肥皂全融进水中,取一节散发着清香两头空的细竹管简单清洗后,用一头蘸些肥皂水,一头用嘴轻轻吹,轻盈的肥皂泡便从竹管里跃然而出,反射着阳光折射出绚丽灿然的色彩缓缓升上天空,最后消失于空气中,就像童年放飞的梦随着时间的冲刷都被掩于寂寂流光里,泛着让人看不懂的丝丝迷离。我也爱在雨后吹泡泡,雨后的地面还残留着积水,空气里弥漫着雨后草木的清新,到处都潮潮的,湿湿的。泡泡落于地面并不会立刻破裂掉,轻轻晃动几下就稳稳立于地面了,光晕在泡泡表面流转,带出几分绚丽的色彩,看着看着,便不觉有几分痴了。

将木板两边用锥子分别凿出两个孔,用绳子穿过小孔系在房梁上,使木板垂于房梁下方,一个秋千就做好了。许多时间便是在秋千上晃晃悠悠的打发了,在秋千上荡过的时光格外的轻松与纯粹,那时的自己还不知愁为何滋味,不会在夜里一个人悄悄落泪,不用思索明天在哪里将来该怎样。有的只是不谙世事的一派天真和没心没肺,只想着要怎样才能把秋千荡到云层中去。

秋千晃啊晃嫦娥便飞上了月亮上、白骨精便化作了一阵儿白烟将唐僧卷了去、女娲用黄泥捏出了许多小人儿,西施啊,貂蝉啊,王昭君啊也跟着晃……秋千终于停止了晃动我也从听故事的人成了讲故事的人了。等秋千再悠哉的晃动时那幼年与爷爷的时光早已远去写在泛黄的扉页上了。

当岁月的齿轮往回转动。爷爷叼着烟杆儿坐在门前,我懒懒的晃着秋千听爷爷讲故事。每每讲到动人处,爷爷总是会停下来眯着眼吸一口手里的烟杆儿,缓缓吐出一口青烟后笑呵呵的瞧着我故作神秘的说“你猜,后面怎么着啦!”听得入迷的我哪能允许爷爷这样吊人胃口,求着、扭着、闹着也是要让爷爷讲下去的。那时候的我啊,总觉着爷爷那张烟雾缭绕的嘴里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好故事。爷爷的故事没讲完,我也没听够他就离开了我们。奶奶做主将爷爷葬在小屋后面的小山坡上,我有关爷爷的记忆也就到此了。

(六)

那些幼时的记忆在脑海里都十分的模糊了,唯有一些零零碎碎的片段还清晰着,鲜活着。任自己怎样努力拼凑也难以把这些零碎的片段串成一串,那就索性让它散落在笔下吧。

生命给他们如此多的荫翳,他们却愿意为我创造一个动人的黄昏,给我以最真的情和最暖的心。在小屋度过的日子着实平淡也艰涩,不过倒也十分的简单快乐,天很蓝,云很柔,风很轻,时光不扰,岁月不惊。

时光渐渐磨平了我们身上的棱角,可心里却还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现在的我仍爱玩儿吹泡泡、荡秋千仍然喜欢听人讲故事。不过吹出的泡泡却没有幼时的斑斓了,荡秋千也荡不出幼年时的情味儿了,耳边听的都是别人的悲欢离合,爱恨嗔痴自己只是路边的甲乙丙丁一个匆匆的过客而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